第199章 十头牛都拉不回来的李承乾(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同时失望的,不只是他。

    还有一向疼爱李承乾的长孙皇后:“承乾,不想竟会至如此地步,这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

    长孙皇后正自难过间,忽听得自家大哥长孙无忌说道:“陛下切勿过度气愤,臣方才听天幕上仙人所说,太子之所以堕落,除了因陛下偏爱魏王之外,还有受汉王李元昌蛊惑所导致。”

    “众所周知,李元昌乃太上皇之子,陛下之亲弟,今之鲁王是也。年岁与太子殿下相当,今虽其恶行未着,但为未来计,亦不可不防啊!”

    “是了,辅机你说得对!”

    李世民瞬间反应过来,将来太子之所以会堕落。

    定然和他身边的人尽是宵小之徒脱不开关系。

    而这鲁王李元昌,就是其中最重要的罪魁祸首之一。如今,他既已知道将来鲁王李元昌会鼓动太子谋反,又岂能不防?

    “传旨,令鲁王李元昌速来见朕!”二凤当即下令说道。

    很快就有宫人得到旨意,下去传唤李元昌了。

    不多时,一个和李承乾差不多岁数的小男孩,被宫人领着上前来。

    见到李世民的那一刻,小李元昌立即朝李世民下跪,并颤颤巍巍的拜道:“臣弟李元昌,叩见陛下!”

    李世民闻言,只冷冷的看了李元昌一眼,道:“瞧见了吗?天幕上未来的你,因为对朕心怀怨恨,所以就想着鼓动太子谋反!”

    “你说说,面对将来会犯下谋逆大罪的你,朕该如何处置你!”

    长孙无忌见状,趁机进言道:“陛下,臣以为,鲁王既性情不端,又与太子交好,为将来计,不若将之外放一地,使其不得与太子见面,或可避免将来之患。”

    “陛下,陛下千万不要将臣弟外放啊!犯错者,乃是天幕上的汉王李元昌,非是臣弟啊。”

    李元昌一听长孙无忌竟然建议李世民将他外放,顿时就慌了。

    他现在才不过十一岁,要是这么小就被外放别地,那将来日子之艰难,不用想也知道。

    就在此时,太子李承乾也因看不下去父皇将要处置与他平时兴趣相投的七叔,从而进言道:“父皇,儿臣也以为不可。”

    “七叔毕竟现在年龄不过与儿臣相仿,倘若骤然将其外放,天下人想必也会指责您苛责幼弟。”

    “另外,七叔乃是皇祖父的爱子,便是看在皇祖父的面上,还请饶了鲁王叔这一回吧。”

    “是啊陛下,承乾说得有理。”

    长孙皇后也在此时适时的开口:“就是看在父皇的面上,也当要饶过元昌这一回。否则老爷子要是闹起来,只会让大家心里都不快。”

    最终,二凤思忖再三,还是决定放弃了对李元昌的惩处。

    只是下令,从今以后,不准他再与太子有任何的来往。

    李元昌自是千恩万谢的答应。

    然后二凤就让他从哪儿来的,赶紧滚回哪儿去。

    这边,二凤刚处置完李元昌。

    就听天幕上秦明续道:“且说太子李承乾与汉王李元昌在一起厮混的同时,他的摆烂行为也依旧在持续不断进行着。”

    “与唐太宗李世民身为开基立业之主,一向崇尚节俭不同。李承乾瘸腿以后,不仅喜好女色,还一改太宗节俭之风,大肆在东宫修建密室,并且一修就是数月,常常匠人们不得休息。”

    “而后,他又经常与太监们在一起玩乐,并听从他们的奉承,且与他们在一起乱搞男男关系。”

    “如此逆天的行为,身为东宫太子太师的孔颖达,太子庶人的于志宁等人自然是看不下去,于是纷纷上表向李承乾谏言。”

    “因为他们都是李世民给李承乾精挑细选的好老师,且身为太子的老师,他们自身的命运,本就与东宫绑在了一起。自然而然的 三人的谏言也是真心为了李承乾好。”

    闻言,贞观三年的太宗不由感慨说道:“于志宁,孔颖达,张玄素,皆不愧为忠臣也!倘若太子能听得进去这三人之言,又岂有未来他日之祸耶?”

    秦明:“谁料对于三人的谏言,太子李承乾的做法竟是一概不听!”

    “不仅如此,他还因为于志宁多次对他进谏,从而对于志宁心怀怨恨,并派出麾下亲信纥干承基,张师政二人,刺杀于志宁。”

    “好在张师政二人到了于志宁家中一看,原来于志宁因为家中老母去世,正在草庐里给老母亲守孝。二人见于志宁如此仁孝,最终不忍心刺杀他,于志宁这才得以逃过一劫。”

    “岂有此理,简直是岂有此理!”

    “身为太子,不仅不听老师谏言不说,还派人刺杀犯颜直谏的老师。”

    “我李世民 ,真真是养了一个饱读诗书,熟知忠孝仁义的好儿子!”

    不得不说,太子李承乾的每一次逆天行为,都超出了年轻的太宗皇帝李世民的预料。

    这不?李世民刚刚好不容易压下去的火气,又蹭的一下被天幕中的李承乾给点燃了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