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悲剧的结局(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天幕上,画面中。

    可以看到,当众多大臣共同审理得到的真相,递到唐太宗李世民的案头时。

    这位昔日曾经多次率领部下征战天下的天策上将,又一次在群臣面前,哭得那叫一个稀里哗啦。

    一边哭,太宗一边哽咽着问群臣:“你们都说说,如今太子谋反罪证确凿,该如何处置太子,处置…我的儿子!”

    半天,竟无一人敢直言。

    谁都知道,太子虽患有足疾,但是陛下却无废太子之意。

    否则也不会在不久前,宣布任命刚刚过世的魏征为太子少师,并当众宣布不会废储一事。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

    司空房玄龄站出来说道:“按大唐律法,谋反者,当以死罪论处!太子谋反,依律……当斩!”

    闻言,太宗顿时哭得泪流不止。

    直言自己做不到。

    随后,又有一人站出来道:“太子虽然谋反,但毕竟是陛下的骨肉。臣以为,若陛下能仍不失为慈父,终其天年,当属最好的结局。”

    太宗视之,说话者乃昔日隋朝大将来护儿之子来济是也。

    太宗于是从其言 ,将李承乾废为庶人,幽禁于太极宫内。

    与此同时的诸天万界。

    无数人在看到这令唐太宗李世民心痛的一幕后。

    都不约而同的,为太宗感到悲伤难过起来。

    “呜呜呜,实在是太感人了。唐太宗李世民,不愧是史书记载中最爱哭的皇帝。看到他因为太子谋反一事艰难处决的样子,看得我心都疼死了。”

    “凤皇陛下实在是太难了!”

    “可不是?太宗本以为李承乾会是一个好太子, 可谁曾想,李承乾除了前期好一点 ,后期的所做所为 ,简直令人心寒。”

    “就这,太宗依旧没有要废黜他的意思。可李承乾呢?他不仅图谋杀害亲弟弟魏王不说,还起兵欲造太宗皇帝的反,简直太伤老父亲的心了。”

    “是啊,做错事的是李承乾,到头来,难受的却是唐太宗皇帝。这要是放在别的朝代,太子谋反,那可是大罪,甭管你是不是皇帝的儿子,先砍了再说。”

    “所以说啊,太宗就是太宗,一代仁德之君。仁慈到就连太子谋反之事都罪证确凿了,他依旧不愿重处自己的儿子。只是将李承乾废为了庶人,这对李承乾来说 ,处罚确实太轻了。”

    当然,他们没说的是,唐太宗的仁慈,仅限于对待自己和长孙皇后所生的嫡子。

    至于他的其他儿子,看看齐王李佑的下场就知道了。

    同样是谋反,太宗直接将他处死。

    而李承乾仅仅是被废为庶人。

    从这就可以看出李世民的双标。

    画面一转。

    太极宫内。

    二凤坐在龙榻上, 询问站在自己面前的好大儿为什么要谋反。

    他双目血红的盯着李承乾。

    心中十分的不解。

    明明他之前都已经明确的下诏说过了,不会废除李承乾的太子位。

    可为什么他们父子最终还是走到了这一步?

    画面中,只见心如死灰的李承乾,面对父亲紧盯着的眼神时,他回给李世民的,只有平静且淡漠的目光。

    “承乾,你不是太子吗?为什么要谋反?”这一刻,太宗用极其悲痛的声音,发出了灵魂般的质问。

    李承乾闻言,先是冷冷一笑,而后不屑的说道:“为什么要谋反?这个问题问得真好。因为我不愿意做隋朝杨勇,和前朝大伯李建成那样的人!”

    “想当初隋朝太子杨勇就是因为受到晋王杨广威胁,才会被隋文帝杨坚废为庶人,最后在杨广登基以后,被杨广鸩杀。”

    “而前朝的大伯更是如此,他就是因为心不够狠,才会在玄武门之变中中了父皇你的先手,从而死在了父皇你的手上,这两位太子的前车之鉴可都不远。”

    “而想我呢?我身为太子,待遇竟然还不如一个藩王,父亲你说可笑不可笑!”

    “更可恨的是,父皇你不仅宠爱魏王,让他待遇超过我这个正统太子也就罢了,你还允许他可以自行开设文学馆,招揽人才,到了后来 ,你甚至让他住进武德殿。”

    “武德殿是什么地方,父皇你心里比我更清楚!再者 ,父亲你扪心自问,敢说你从始至终就没有过想要废我而立魏王的心思吗?”

    “你敢吗?!”

    此言一出,堪称石破天惊。

    二凤最终还是沉默了。

    因为他心里确实动过想立魏王为太子的心思,而且还不止一次。

    只是这种话,他身为一个帝王是万万不能说出口的。

    他沉默半晌,才缓缓说道:“即便你说得对,我是有过在你和魏王之间动摇的念头,但我最终还是选择了确立你为储君。”

    “所以,你为什么还要谋反?难道你就这么等不及吗?”

    “因为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