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商量易储人选(1/2)
咸阳宫内。
始皇正在头也不抬的处理着诸多政务。
便是扶苏来到他的近前,他也不曾抬头看儿子一眼。
扶苏躬身朝始皇拜道:“儿臣参见父皇!”
嬴政闻言,语气淡淡的开口道:“你来了,这么说交给你的事情都已经办妥了?”
“嗯。”
扶苏回答:“不负父皇厚望,都已经办妥了。”
嬴政这才放下手中毛笔,道:“那就好,能收服项羽和韩信二人,这是我大秦将来,能否征服极西之地的关键。”
如今这第一步已经走好了,接下来的路,就只需要按部就班就行了。”
“儿臣明白!”
“你明白个屁,快到朕的座位上来。”始皇突然说道。
扶苏顿时被老爹这话搞得有点大脑宕机。
嬴政见儿子愣在原地不动 ,继续催促道:“叫你上来就上来,半天磨磨蹭蹭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呆住了呢!”
“是,儿臣这就上来。”
等扶苏来到嬴政的位置上坐下后。
始皇这才起身指着几案前的一摞书简对其道:“呐,这些都是全国各地郡县上奏来到奏表,就全都交给你处理了!”
“天黑之前,务必把它们处理完毕,朕先出去溜达溜达,顺便叫御膳房的人做点吃食上来。”
“从刚刚一直看奏章到现在,朕连一口水都没喝过,简直累死我了!”
扶苏就这么静静的一边处理朝政,一边看着自家老爹那与平时高冷模样不符的样子。
这一刻。
他忽然发现,似乎老爹变年轻以后,性子也恢复到了以前年轻时,那放荡不羁的模样。
嘿嘿!
他忽然咧嘴一笑, 看着老爹身影逐渐远去的样子。
心中暗道:似乎这样也挺不错的!
…………
西汉初年。
未央宫内。
与老嬴家父慈子孝差不多。
原本今日需要上朝的刘邦,突然心血来潮之下,下令由太子刘盈监国。
并规定,凡军国大事,皆上奏给太子知晓后,再由太子择其重要的报与自己听。
这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皇帝陛下这是想着从现在开始,就开始着手锻炼刘盈处理政务的能力了。
对此,最高兴的莫过于刘盈的母亲吕雉。
而对此最为气愤者,莫过于刘邦的宠妾 ,赵王刘如意的生母戚夫人。
东宫。
刘盈刚一下朝,才回来没多久,正准备吃点东西填饱肚子休息一下呢!
就见到自家老爹刘邦,像个街溜子一样,背着个手,溜达溜达着就来到了他的东宫寝殿内。
“儿臣见过阿父!”
刘盈见到自己老爹的瞬间,立马朝老爹躬身行礼。
而刘邦却是摆摆手,示意他不用在意这些虚礼。
刘邦来到太子平时读书习字的书案前。
坐下,问道:“太子今日第一次监国,有什么感想没有?”
“有。”
刘盈回答:“儿臣第一天上朝听政,就有许多朝臣向儿臣上奏。且无论上奏之事 事无巨细,皆需为君者自辨,而后方能处置。”
“然而儿臣愚钝,时常因为不能判断众臣所奏所请该如何处置,因而在朝上闹了不少笑话,为此苦恼不已!”
刘邦听罢儿子所言,知他所言非虚,笑道:“你说的话比较诚实,朕喜欢听。”
“的确,这个世上没有一生下来就会处理和判断事物正确的君主。所以该怎么处理好一件事 ,这需要你自己去辨别。”
“儿臣知道。”
刘邦骂道:“光是嘴上说说,那不顶用。趁着今日无事,你且与朕说说,今天朝臣与你都说了哪些事?”
于是刘盈岁将今日朝臣所奏,全都一字不落说给了刘邦听。
听完,刘邦笑道:“这是朝臣们欺汝年幼,欲试一试你耳!且看你这储君待人处事是个什么样的脾性,他们也好从今以后 对症下药!”
刘盈叹道:“我性格自来仁善,似朝臣们那等弯弯绕绕的心思,我自是不愿去理会。”
“便是阿父此前教我的,为君者当手握权柄,一人独揽之,且要我不信任身边任何人的做法。”
“儿臣试过了,发现自己是真的无法做到如阿父所说的那样铁石心肠。”
刘邦闻言,无奈的说道:“所以我就说过,汝之性格不适合为君。可偏偏你又是我的嫡长子,许多事情你无法改变。”
“朕虽然有心改变,却也很多时候总是有心无力。”
刘盈道:“阿父此言儿臣明白,我知阿父久有易储之意,非是不喜欢儿臣,而与之相反 ,易储恰恰是为了儿臣的将来考虑。”
“因为阿父知道,以儿子的性格,天生就不是当皇帝的料。所以即便是阿父想废了儿臣,儿臣也是
始皇正在头也不抬的处理着诸多政务。
便是扶苏来到他的近前,他也不曾抬头看儿子一眼。
扶苏躬身朝始皇拜道:“儿臣参见父皇!”
嬴政闻言,语气淡淡的开口道:“你来了,这么说交给你的事情都已经办妥了?”
“嗯。”
扶苏回答:“不负父皇厚望,都已经办妥了。”
嬴政这才放下手中毛笔,道:“那就好,能收服项羽和韩信二人,这是我大秦将来,能否征服极西之地的关键。”
如今这第一步已经走好了,接下来的路,就只需要按部就班就行了。”
“儿臣明白!”
“你明白个屁,快到朕的座位上来。”始皇突然说道。
扶苏顿时被老爹这话搞得有点大脑宕机。
嬴政见儿子愣在原地不动 ,继续催促道:“叫你上来就上来,半天磨磨蹭蹭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呆住了呢!”
“是,儿臣这就上来。”
等扶苏来到嬴政的位置上坐下后。
始皇这才起身指着几案前的一摞书简对其道:“呐,这些都是全国各地郡县上奏来到奏表,就全都交给你处理了!”
“天黑之前,务必把它们处理完毕,朕先出去溜达溜达,顺便叫御膳房的人做点吃食上来。”
“从刚刚一直看奏章到现在,朕连一口水都没喝过,简直累死我了!”
扶苏就这么静静的一边处理朝政,一边看着自家老爹那与平时高冷模样不符的样子。
这一刻。
他忽然发现,似乎老爹变年轻以后,性子也恢复到了以前年轻时,那放荡不羁的模样。
嘿嘿!
他忽然咧嘴一笑, 看着老爹身影逐渐远去的样子。
心中暗道:似乎这样也挺不错的!
…………
西汉初年。
未央宫内。
与老嬴家父慈子孝差不多。
原本今日需要上朝的刘邦,突然心血来潮之下,下令由太子刘盈监国。
并规定,凡军国大事,皆上奏给太子知晓后,再由太子择其重要的报与自己听。
这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皇帝陛下这是想着从现在开始,就开始着手锻炼刘盈处理政务的能力了。
对此,最高兴的莫过于刘盈的母亲吕雉。
而对此最为气愤者,莫过于刘邦的宠妾 ,赵王刘如意的生母戚夫人。
东宫。
刘盈刚一下朝,才回来没多久,正准备吃点东西填饱肚子休息一下呢!
就见到自家老爹刘邦,像个街溜子一样,背着个手,溜达溜达着就来到了他的东宫寝殿内。
“儿臣见过阿父!”
刘盈见到自己老爹的瞬间,立马朝老爹躬身行礼。
而刘邦却是摆摆手,示意他不用在意这些虚礼。
刘邦来到太子平时读书习字的书案前。
坐下,问道:“太子今日第一次监国,有什么感想没有?”
“有。”
刘盈回答:“儿臣第一天上朝听政,就有许多朝臣向儿臣上奏。且无论上奏之事 事无巨细,皆需为君者自辨,而后方能处置。”
“然而儿臣愚钝,时常因为不能判断众臣所奏所请该如何处置,因而在朝上闹了不少笑话,为此苦恼不已!”
刘邦听罢儿子所言,知他所言非虚,笑道:“你说的话比较诚实,朕喜欢听。”
“的确,这个世上没有一生下来就会处理和判断事物正确的君主。所以该怎么处理好一件事 ,这需要你自己去辨别。”
“儿臣知道。”
刘邦骂道:“光是嘴上说说,那不顶用。趁着今日无事,你且与朕说说,今天朝臣与你都说了哪些事?”
于是刘盈岁将今日朝臣所奏,全都一字不落说给了刘邦听。
听完,刘邦笑道:“这是朝臣们欺汝年幼,欲试一试你耳!且看你这储君待人处事是个什么样的脾性,他们也好从今以后 对症下药!”
刘盈叹道:“我性格自来仁善,似朝臣们那等弯弯绕绕的心思,我自是不愿去理会。”
“便是阿父此前教我的,为君者当手握权柄,一人独揽之,且要我不信任身边任何人的做法。”
“儿臣试过了,发现自己是真的无法做到如阿父所说的那样铁石心肠。”
刘邦闻言,无奈的说道:“所以我就说过,汝之性格不适合为君。可偏偏你又是我的嫡长子,许多事情你无法改变。”
“朕虽然有心改变,却也很多时候总是有心无力。”
刘盈道:“阿父此言儿臣明白,我知阿父久有易储之意,非是不喜欢儿臣,而与之相反 ,易储恰恰是为了儿臣的将来考虑。”
“因为阿父知道,以儿子的性格,天生就不是当皇帝的料。所以即便是阿父想废了儿臣,儿臣也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