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半年来的变化(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豿人的反扑力度很大。

    豿人身材矮小,仗着身形灵活如狗,又熟悉地形,不时地展开袭击。

    给大明军民和仆从军造成不小的伤亡。

    明军和仆从军发起清剿,由于朝阳省的地形颇为复杂,岛屿众多,远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明军兵力不足,这是最大的短板。

    随着时间的推移,明军不但没有取得压倒性的局势,反而愈发被动起来。

    经过蓝玉的预估,至少要二十万兵马,才能清剿豿人。

    大明没有那么多兵力派到朝阳省,而且也不划算。

    王柯献上一策!

    佯装败退,全面撤出北面岛屿,让豿人从山林和海岛中走出,重新聚集在城镇中,到时一举歼灭!

    如此反复数次,豿人的精英消灭殆尽,将不足虑也!

    王柯的这条计策可谓歹毒、有效。

    没了明军威胁,豿人精英肯定不甘躲在山林中当猴子,就会回到城镇让族人围聚身边为它们服务。

    这是人性。

    奈何不了东躲西藏抽冷子下手的豿人,还奈何不了聚在一起的豿人?

    这个计划刚下达蓝玉手中。

    …………

    北元丞相兼辽东太守纳哈出,集结了各部二十余万人,不时地进攻辽东省西北部各地。

    北面的女真人,也不时地从深山老林中窜出,袭扰哈城等地。

    …………

    亦力把里国,就是分裂的东察合台汗国。

    大明建立,明军一路打到哈密,建立哈密卫。

    东察合台汗国与西察合台汗国一直在纷争,都想要统一对方。

    东察合台汗国为了避免腹背受敌,就结交大明,并且主动向大明进贡。

    老朱的注意力都放在北元身上,也是为了避免两线作战,就默许了东察合台汗国的进贡,待收拾了北元,再攻东察合台汗国也不迟。

    在洪武十五年之前,老朱是想要将盛唐时的安西四镇都纳入大明版图的。

    大明基本盘确立后,整个察合台汗国,在老朱眼里,都是咱的。

    开春以后,气温上升积雪消融,朱老四就悍然向亦力把里国发起进攻。

    亦力把里被朱老四打了个措手不及,在明军强大的攻势下连连败退,甚至东部重镇火洲(吐鲁番),都失陷在朱老四的手里。

    朱老四得饶人处不饶人,趁势出击扩大战果,又向北攻下别失八里城,兵锋向西南直指叉力失。

    叉力失,也就是焉耆!

    在没有被碎叶取代前,焉耆是盛唐时期的安西四镇之一。

    这时候的朱老四,不是久经磨砺的永乐大帝,年轻气盛雄心万丈,这是好事,也是坏事。

    在焉耆,朱老四吃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次败仗。

    亦力把里,毕竟是蒙古人建立的汗国,在被朱老四打得措手不及丢失火洲后,就料到朱老四下一步要打叉力失,先一步设下埋伏圈。

    朱老四成功中计。

    在亦力把里铁骑的围追堵截下,朱老四利用火器硬生生地打出一条通道,率残部败退到火洲。

    又因为后勤线路太长,不得已,只能洗劫火洲,撤回哈密。

    辛苦征战数月,又回到原点,朱老四气得发狂。

    这一战,也打掉了朱老四的目中无人狂妄自大。

    …………

    吕宋国跟苏禄等其余国家不但不交好,甚至还是敌对势力。

    吕宋和苏禄,是这片群岛中最大的两个国家,都想要吞并对方。

    大明以吕宋收留张士诚旧部为由,悍然进攻吕宋,以强大武力征服了吕宋,将吕宋纳入了大明版图。

    苏禄等国家难免唇亡齿寒,害怕步吕宋下场,想要联合起来抵抗明军。

    大明派出使者,保证不会攻打苏禄等国。

    听其言观其行。

    明军的确只在新宋府,并未越雷池半步,甚至还收购苏禄等国的土特产,出售各种大明好货。

    苏禄等国安下心来,与大明商人进行贸易。

    大明宝钞,也出现在这些国家中。

    新宋府稳定,安南明占区的处境就不太好了。

    朱榑率两千青州兵出击,中了安南人的埋伏,要不是副将赵南德及时接应,朱榑就要全军覆没了。

    即使如此,两千青州兵阵亡一千二百人,其余人人带伤,要不是朱榑穿着防弹衣戴着头盔,这条命也就交代在这块土地上了。

    安南兵乘胜追击,进攻归顺城。

    城内五千士绅家眷和三族,深知一旦城破,大家都无法幸免,在赵南德的调度下积极应战,打退安南人的一次次进攻。

    朱桢增援,守住了归顺城。

    安南形势不好,老朱调朱棡和朱樉两部进入安南明占三城。

    老朱设立归顺府,管辖三城之地。

    只守不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