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中午小聚(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本拟定好今天上午就回国的,但得知这一家子恰好今天上午回洛杉矶,又逢《希望》拿下金奖这个喜讯传来,他们便推迟回国的时间至下午,决定中午和这一家子吃个中饭,也算是聊表下庆祝之意。

    “姐,三哥,张哥。”听到门口的动静,楚轩从卧室中走了出来。

    “恭喜恭喜。”韩三坪道贺。

    “公司制片出来的第一个国际获奖作品。”张继忠扒上楚轩的肩,重重拍了拍:“非常可以。”

    “嘿,你们还没回呢?”刘小丽闻听外头动静,在对面开门走出来,看到王金花他们,也如刘艺妃一样感到些惊讶和惊喜。

    王金花招了招手,道:“走,丽姐,下去吃饭。”

    路途中,刘小丽也得知了王金花他们在洛杉矶办事的概况。

    酒店餐厅楼层提前订好的包间,一行人乘坐电梯下来,在服务员的带领下,怀着愉快的心情走了进去。

    在场的都是自己人,从某种层面上讲也可以说是“家人”,各自入座点菜等服务员退去后,大家便无拘无束的聊了起来。

    围绕的话题,都是一家三口在戛纳的经历。

    《希望》遭受不利舆论的事,在美利坚这边亦有报道,王金花他们身处全球娱乐行业中心的洛杉矶,自然也收到了舆论的情况。

    期间王金花还打过电话给楚轩,只是在国际上碰到这档事,以姐弟俩目前的实力还没能力去妥当处理,王金花也只能予以安慰便作罢。

    刘艺妃一边吃着瓜子,一边陈述着在戛纳的经历。

    得知具体情况后,张继忠才说道:“王佳卫肯定帮忙说话了,不然评选在最终阶段也不可能来个大转弯,但首要前提还得是《希望》足够优秀。”

    王金花点了点头,根据茜茜的表述,王佳卫帮了忙这不难分析出来。

    不管王佳卫是纯粹的帮忙,还是带有些什么寻求利益上的目的,这份人情搭起来的通道已然存在,就看以后有没有合作的机会了。

    韩三坪探着身子抓了把瓜子:“《希望》获奖,于国内电影行业而言,意义不凡。”

    此言一出,楚轩和刘艺妃面露怔色。

    去巴黎第一天从王佳卫那里就被提醒到,《希望》作为华国第一部科幻是否在戛纳获奖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此刻韩三坪又亲口说了这份意义,且说的话很大,事关国内电影行业?他们实在想不到一部短片和电影行业间能有什么更深层次的关联。

    韩三坪翘着二郎腿,磕着瓜子:“通往国际电影节是新人导演快速晋升的机会,不管获奖不获奖,只要入围了,在国内圈子就会打开名声和资源渠道,也会有演员的信任和加盟,有了演员就会有资本的投资,从此开启导演事业。”

    韩三坪拍了拍衣袖,让瓜子碎屑飘落:“国内大部分导演就是这样起家的。”

    张义谋、陈恺歌、王佳卫、贾章柯等等一大批电影导演,基本都是通过在国际电影节上崭露头角,然后在国内起势并发展至如今地位的。

    为什么硬要去国际电影节获奖才能起势,国内电影节不行吗?

    这就是国内资本市场的需求。

    改革开放后,一批又一批人因此发财而成了资本,也因大环境见识到了海外的很多东西,更是体会到了豪来坞和欧洲三大电影节带来的电影文化。

    加之当时的国内电影行业几乎是不毛之地,即便发展至今也跟海外有很大差距。

    在这样的对比下,很多资本多少有点崇洋媚外的心理,能上国际电影节的人则视为高端。

    你的电影入围戛纳了?那你是牛逼的导演,我给你投资。

    你入围戛纳最佳演员了?那你是牛逼的演员,我来捧你。

    这就是娱圈资本市场的意识形态,在这种资本市场风向的驱使下,才使得国内一批又一批导演和明星对国际电影节前赴后继,到如今更是愈演愈烈。

    想要改变这个现状,唯有国家强大起来,国内电影行业发展起来。

    “短片,制作难度低,时长短,不挑演员,从而成本很低。”

    “基本可以说,短片是每个新人导演上国际电影节的必备,也是最优选。”

    楚轩在剥着花生吃,刘艺妃在吃着瓜子,两人听到韩三坪的话微微点头。

    没资源没背景的导演,在新人阶段几乎都拍过短片,就像他们熟悉的朋友们,孔生、黎雪、宁皓、文木野、陆洋、陆传等,都是从短片开始的,这已经成了任何导演发展事业的必经之路。

    “一二十年来,由华国导演拍的短片都是文艺片,无一例外。”

    “文艺片本身没什么,也不是说文艺片不好,但不说创新吧,最起码也要老瓶装新酒是吧?”

    听到韩三坪的话,在场的人好像知道韩三坪的一些想法了,无非是在说国内的文艺片一直在走老路,仿佛进入了一个无休止的循环。

    韩三坪无奈道:“看看这几十年的文艺短片都是什么玩意,不是华国旧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