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赤焰传奇》(八)(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司监,这条暗道通向城外,看车痕迹象,有大量车辆就在这几天被运走。”

    听到属下人汇报情况,夏冬、穆霓凰、梅长苏沉默不语。

    悬镜司办案,很少出现纰漏。

    然而,前有卓狄被追杀,后有红袖招提前转走证据,连续出现两次事故。

    前一次事故,证实了夏江跟赤焰军粮案有关。

    这一次事故,证实了夏江跟誉王府有关。

    对于穆霓凰来说,这一次事故才是关键。

    追杀卓狄,夏江可以推辞说悬镜司失职什么的,但这一次夏江再怎么也说不清楚了。

    悬镜司是特殊机构,它的存在只能为皇帝服务,可现在有疑据表明,悬镜司偏袒誉王,也就是说皇帝的耳目被誉王掌控?这足以让朝堂掀起轩然大波,也会让皇帝震怒,从而迁怒于夏江。

    夏江因特殊机构身份,难以与朝廷百官为伍,那军粮也好、装备也罢,夏江无从干涉。

    所以,赤焰军惨案不可能由夏江一个人完成,朝廷中定然存在一个或多个帮凶。

    而一旦夏江落马,朝廷中隐藏再深的帮凶肯定坐不住,只要有所动作露出马脚,穆霓凰就有查出一切的机会。

    这,就是为什么穆霓凰要再次试探夏江的原因。

    “太聪明了。”小希赞叹,她可太喜欢穆霓凰了,这才是运筹帷幄的元帅!

    只是让观众奇怪的是,穆霓凰把目前调查出来的一切,统统交给了大理寺卿言侯。

    这让很多观众看不懂了,言侯明确表示不想调查赤焰一案,穆霓凰每次和言侯会面喝茶也都是劝阻穆霓凰不要调查,以所谓的真相要付出很多生命为理由,乃至于还用国体动荡为由。

    这样的一个人,虽说还不知道是好是坏,但观众们对言侯还是不感冒的。

    这也正常,站在主角视角上来看,不帮主角的配角总是不那么讨喜。

    但跟随穆霓凰和靖王两人视角的解释,观众们渐渐明白了言侯是什么样的人。

    言阙,此人的家国理念与众不同,有点极端。

    在言阙心里,任何不利于朝堂安稳的人或事,他都不想看到。

    不管这个人是好是坏,不管这件事是正义还是邪恶,只要对朝堂有负面影响,他就不允许出现。

    就比如赤焰一案,言阙深知调查此案定会让朝堂产生震荡,让人心变得惶惶,所以他很清楚的知道赤焰一案有冤情,他因此就不查。

    言阙这个观念,有点不分是非、不分善恶。

    “真乃奇葩。”

    “这是将中庸平衡之术玩到了极致。”

    “……”

    广大观众无语了,但如此人设不是从古自今都存在么?

    或许,言侯这样的人设,才是很多为官之人的真面目。

    悬镜司夏江,权力之大足以监察天下,这样的人物最是要公平公正才能让朝堂稳定。

    可夏江偏袒誉王?助力还未成为太子的一位皇子?这就违背了言侯的理念。

    当穆霓凰命青红将调查的东西交给言侯时,言侯想都没想,当朝就向梁帝状告夏江。

    虽然没有实质性的证据,但穆霓凰给言侯的呈堂供词脉络很清晰。

    最重要的一点,红袖招有地道是真,几天内运走大量不知名证物是真,夏冬也来到朝堂证明这件事只有夏江知道也是真。

    这让满朝文武一片哗然,又心里兴奋面色却义愤填膺的指责夏江。

    将悬镜司搞垮,是满朝文武的共识,这是不分派别的。

    如今有了夏江的黑料,那满朝文武还不得群情激愤?

    “夏江你好大的胆子!”梁帝发怒。

    哪知,夏江语出惊人:“受誉王威胁,不得已而为之。”

    此话一出,全场震惊。

    言侯也怔怔出神的看着夏江,他不想让此事跟誉王牵扯起来,因为兹事体大,会引发的朝堂震荡会更大。

    且他还没说红袖招背后有誉王呢,这夏江就主动跳出来了,这什么情况?嫌死的不够快么?还是夏江跟誉王有什么仇怨?

    “我……”誉王懵了。

    小希和全国观众也懵了。

    夏江不是夏国余党么,还和秦般若密谋着什么,怎么可能会拖誉王下水?

    誉王不是他们复国的核心人物么,这夏江到底在干嘛?

    今天的三集到此结束,给全国观众再添一份疑云。

    等到第二天的时候,小希早早就等在了电视机前。

    随着剧情的展开,她坐在沙发上全神贯注看了起来。

    夏江被监禁在大理寺,夏冬暂代悬镜司卿彻查红袖招。

    誉王被幽禁在誉王府,事情调查出来前不得踏出誉王府半步。

    只看画面里的誉王在府里发泄着怒意,想不明白夏江为什么会把脏水泼在他的身上。

    红袖招是他的产业没错,但一切都是秦般若在帮他打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