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国子监的状况(2/3)
的教学科目相结合,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刘夫子了,李大人,你们先去找国子监祭酒,探讨一下国子监有哪些教学需求。我不便暴露身份,正好先去里面转转,听听监生们的真实想法。”
此时,正是午休时间,监生大多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高谈阔论。
“钱兄,在下新作了五言绝句一首,还请品评一番!”
“山河万里国,
烽火燃千年。
英雄豪杰志,
家国情怀深。(AI写的不是作者写的233)
不愧是宋兄,心怀家国天下,钱某自愧不如!”
虽然诗写的很烂,不过还算有志气。今后若能为官造福一方,也算不错。华英雄这么想着,从两人身边走了过去。
“这家店我投了!”
“王兄果然大气!你我两家强强联手,必定可以赚个盆满钵满!”
“既然今天大家这么高兴,不如由我请客,晚上大家出去大吃一顿!”
“就这么决定了!”
“今夜不醉不归。。。”
看来这些是通过捐赠入学的监生了。不过商籍是不可以参加科考,因此这些人家中估计都是士籍,同时还享有税收优惠。所谓人各有志,这些人要经商,华英雄并没有什么恶感,不过收税的话,嘿嘿,到时候。。。
笑着摇摇头,华英雄从这群人身边离开了。
“听说醉香楼来了个新头牌,晚上真想去一睹为快!”
“那晚上大家一起啊!”
“我准备了不少宝钞,看看今晚能不能。。。”
这几个应该是些纨绔子弟了,来国子监应该只是“镀金”的。勋贵子弟,如果只是纨绔的话,华英雄认为并非不可接受,只要能合理解释资金来源。如果不然,也轮不到华英雄去追究,锦衣卫和老爷子那关就过不去。
走了半天,华英雄发现,李原推广的内容并没有在国子监引起什么反响。果然这里的学子各有背景,或是科举入仕,或是家底殷实,均对新学没什么兴趣。
就在这时,华英雄发现走廊边,有个人独自拿着一本书在阅读。
这国子监的情况,看起来大多数监生都有自己的“圈子”,华英雄一路走来,这些监生也都是几人一群,因而,这个形单影只的监生引起了华英雄的兴趣。
华英雄悄悄走近,发现此人拿的书,是横向排版,恐怕正是李原负责发放的新书。这么一来,华英雄兴趣更浓了。
“请问兄台看的是什么书?”华英雄明知故问。
这时,这个人才注意到华英雄,不过却并没有给什么好脸色,直接反问:“与你何干?”
“。。。”说起来,已经有段时间没人敢跟华英雄这么说话了,一时间华英雄也有些懵。
“新来的吧?”那人稍微缓和了一些,说道。
“呃。。。没错。”华英雄决定将错就错。
“呵,果然是新来的,否则又怎么会愿意与我为伍。”这人自嘲道。
“你在看新发的书?”华英雄没有介意此人的冒犯,反而把话题转移到书本上。
“是的!”这人回答道:“此书的编排方式,绝对是天才之举!只可惜这国子监里,大家并不会关心此事。”
“这是为何?”
“国子监教授的都是些老生常谈的东西,于国计民生根本无所裨益!实不相瞒,今年课业结束之后,我就会离开这里了。待下次再开科举,我会去应试,希望能高中,起码可以造福一地百姓。”
“没人搭理你,就是因为你这种与众不同的想法?”华英雄问道。
“不止如此。我是回回人后裔,因此与其他人更加格格不入。”
说完,这人站了起来。华英雄看这身高已经超过自己,至少有190公分以上,再看其面容,蓄着络腮胡,果然有一些异族的特征,看来是色目人和中原人的混血无疑了。
“无论是何种族,只要尊重中华文化,心怀家国天下,都是我大明的子民,理应一视同仁!”华英雄表明了自己的民族观。
“可惜像阁下这种人并不多!没请教阁下高姓大名?”这人见到华英雄的态度,自己也客气起来。
“在下不过是尘世中一个迷途小书童——华安!”名字太中二了,华英雄暂时不想暴露,因此想到了这个比较符合监生身份的名字:“没请教?”
“我本来就快离开这里了,名字什么的,已经不重要。。。”这人黯然道。
“也罢,相逢何必曾相识。既然你我有缘,这本书送给你,希望你届时能高中。”华英雄掏出一本现代排版的《农政全书》。此书是万历年间徐光启所着,总结了当时的农政措施和农业技术。这人想要造福一方,此书想必可以助其一臂之力。
对于一些油盐不进的人,或许只是用错了方法!此人看到这本书之后,马上两眼放光!“多谢华兄!不知在下有什么可以报答华兄的?”
“无所谓了,
此时,正是午休时间,监生大多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高谈阔论。
“钱兄,在下新作了五言绝句一首,还请品评一番!”
“山河万里国,
烽火燃千年。
英雄豪杰志,
家国情怀深。(AI写的不是作者写的233)
不愧是宋兄,心怀家国天下,钱某自愧不如!”
虽然诗写的很烂,不过还算有志气。今后若能为官造福一方,也算不错。华英雄这么想着,从两人身边走了过去。
“这家店我投了!”
“王兄果然大气!你我两家强强联手,必定可以赚个盆满钵满!”
“既然今天大家这么高兴,不如由我请客,晚上大家出去大吃一顿!”
“就这么决定了!”
“今夜不醉不归。。。”
看来这些是通过捐赠入学的监生了。不过商籍是不可以参加科考,因此这些人家中估计都是士籍,同时还享有税收优惠。所谓人各有志,这些人要经商,华英雄并没有什么恶感,不过收税的话,嘿嘿,到时候。。。
笑着摇摇头,华英雄从这群人身边离开了。
“听说醉香楼来了个新头牌,晚上真想去一睹为快!”
“那晚上大家一起啊!”
“我准备了不少宝钞,看看今晚能不能。。。”
这几个应该是些纨绔子弟了,来国子监应该只是“镀金”的。勋贵子弟,如果只是纨绔的话,华英雄认为并非不可接受,只要能合理解释资金来源。如果不然,也轮不到华英雄去追究,锦衣卫和老爷子那关就过不去。
走了半天,华英雄发现,李原推广的内容并没有在国子监引起什么反响。果然这里的学子各有背景,或是科举入仕,或是家底殷实,均对新学没什么兴趣。
就在这时,华英雄发现走廊边,有个人独自拿着一本书在阅读。
这国子监的情况,看起来大多数监生都有自己的“圈子”,华英雄一路走来,这些监生也都是几人一群,因而,这个形单影只的监生引起了华英雄的兴趣。
华英雄悄悄走近,发现此人拿的书,是横向排版,恐怕正是李原负责发放的新书。这么一来,华英雄兴趣更浓了。
“请问兄台看的是什么书?”华英雄明知故问。
这时,这个人才注意到华英雄,不过却并没有给什么好脸色,直接反问:“与你何干?”
“。。。”说起来,已经有段时间没人敢跟华英雄这么说话了,一时间华英雄也有些懵。
“新来的吧?”那人稍微缓和了一些,说道。
“呃。。。没错。”华英雄决定将错就错。
“呵,果然是新来的,否则又怎么会愿意与我为伍。”这人自嘲道。
“你在看新发的书?”华英雄没有介意此人的冒犯,反而把话题转移到书本上。
“是的!”这人回答道:“此书的编排方式,绝对是天才之举!只可惜这国子监里,大家并不会关心此事。”
“这是为何?”
“国子监教授的都是些老生常谈的东西,于国计民生根本无所裨益!实不相瞒,今年课业结束之后,我就会离开这里了。待下次再开科举,我会去应试,希望能高中,起码可以造福一地百姓。”
“没人搭理你,就是因为你这种与众不同的想法?”华英雄问道。
“不止如此。我是回回人后裔,因此与其他人更加格格不入。”
说完,这人站了起来。华英雄看这身高已经超过自己,至少有190公分以上,再看其面容,蓄着络腮胡,果然有一些异族的特征,看来是色目人和中原人的混血无疑了。
“无论是何种族,只要尊重中华文化,心怀家国天下,都是我大明的子民,理应一视同仁!”华英雄表明了自己的民族观。
“可惜像阁下这种人并不多!没请教阁下高姓大名?”这人见到华英雄的态度,自己也客气起来。
“在下不过是尘世中一个迷途小书童——华安!”名字太中二了,华英雄暂时不想暴露,因此想到了这个比较符合监生身份的名字:“没请教?”
“我本来就快离开这里了,名字什么的,已经不重要。。。”这人黯然道。
“也罢,相逢何必曾相识。既然你我有缘,这本书送给你,希望你届时能高中。”华英雄掏出一本现代排版的《农政全书》。此书是万历年间徐光启所着,总结了当时的农政措施和农业技术。这人想要造福一方,此书想必可以助其一臂之力。
对于一些油盐不进的人,或许只是用错了方法!此人看到这本书之后,马上两眼放光!“多谢华兄!不知在下有什么可以报答华兄的?”
“无所谓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