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工部的成果(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本来图纸上是用小气罐提供压缩气体,不过大侄子建议直接用气瓶,可以提高射程和威力。”

    “这不是火器,而是用这个罐子驱动?”傅友德惊奇道:“这个射程有多远呢?”

    “根据目前的测试,使用标准的铅弹,射程大约在150米左右,这个距离上,可以有效杀伤没有穿着盔甲的目标。”沐英说道。

    “哦?英儿这里开始用‘米’这个单位了?150米,确实比目前大明装配的火铳要远不少。”上次华英雄讲解天文学的时候,提到过这个长度单位,因而朱元璋对150米也有一个概念。

    “如果不是密封问题,应该还能有所提升。”沐英说道:“目前的密封材料,均是大侄子提供的医疗耗材改造的,并不完全合适。”

    “嗯。”朱元璋拿起枪把玩了一番:“枪身是木制的,枪管是铁质的,倒也精巧。”

    “都是工部调过来的工匠的功劳!”沐英说道:“按照大侄子划分的流水线工位,儿臣这边三日内生产了一百余件成品。”

    “大孙,要不你来演示下这气步枪怎么用?”朱元璋说道。

    “气步枪,最大的优点就是战斗人员的培训成本很低。如果我来演示,难以体现这个效果。不如让从未接触过的颖国公试试?”今天是沐英的主场,华英雄并不打算喧宾夺主,因此一直保持低调。

    “也好,没用过的人也能用得好,就说明其简单可靠。”朱元璋说道:“老傅,你来!”

    “遵旨!”

    沐英略微讲解使用方法后,傅友德背起气瓶,拿着气步枪,用机械瞄准器,对准了150米开外的假人。

    “请傅将军一口气发射弹匣中的所有铅弹。”沐英说道。

    “嗒,嗒,嗒。。。”很快,傅友德射出了全部20发铅弹。

    “只用了30秒!”朱元璋看了看手环的计时,惊叹道:“如此射速,敌人如何能近身?”

    士兵取来了假人给众人查看。

    “看来前5发脱靶了,不过后面都打中了。”朱元璋说道:“确实是直接把这个假人打穿了,看来150米开外的威力也足以杀伤敌人了。”

    “怎么样,傅将军,这枪很容易操控吧!”沐英得意道。

    “确实好用!只打了几发就能掌握诀窍,此枪比火铳稳定得多,因而很容易打中靶子。”傅友德说道:“原来殿下说的‘另一种方式合作’,指的就是这个!”

    见傅友德和沐英你来我往,朱元璋笑着发话了:“傅友德听令!”

    “末将在!”

    “本来俺是想派你出去练兵的,不过现在不必了。即日起,你率领一个百户所,就在此地专门练习气步枪作战,务必五日之内形成战斗力!”

    “末将领命!”

    能够重温昔日并肩作战的感觉,傅友德和沐英都非常感激这个安排。

    回去的马车上,朱元璋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大孙啊,这气步枪是不是该取个名字?”

    “要不就叫92式气步枪?”华英雄说道。

    “为何是92式?”朱元璋不解。

    “因为今年是1392年,一般这种军事装备,都是按照设计时的年份来命名。”华英雄解释道。

    “哦,就是那些书本上的‘公元纪年’是吧。”朱元璋说道。

    “是的,这是以西方一种流行的宗教中的其中一个偶像诞辰年为公元元年。”

    “这样纪年,在整理历史事件的时候 ,确实比年号纪年更方便。”朱元璋分析道:“不过,这个西方的人物俺用起来总感觉别扭。如果要换算,又挺麻烦的。这个公元元年,俺们这边有没有什么代表性事件?”

    华英雄想了想,有些为难地说道:“有是有,不过。。。”

    “不过?”

    “那年,是王莽新朝的元始元年。。。”华英雄幽幽地说。

    “。。。”老朱也有些无语:“算了,此事还是从长计议吧。。。”

    这段时日,有工部参与的成果,并不止气步枪这一项。

    不得不说,大明建立初期,朱元璋的户籍管理政策,确实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然,两三代人之后,这种制度显现的弊端,就是后话了。

    “殿下,这就是您吩咐的反射望远镜的成品。”秦逵向华英雄介绍着这个心血之作。

    口径150毫米,物镜焦距1400毫米,能够观测到12.6等星,对于现阶段的钦天监来说,应该也够用了。

    “这么大的镜片,研磨费了不少功夫吧!”华英雄感叹道。

    “殿下明鉴!这块物镜,微臣安排了30名工匠进行打磨,最后只获得两块合格的成品,其中一块就安装到了这个望远镜上。”秦逵回答道。

    “这次参与了制作的工匠,都是我大明不可多得的人才,我自掏腰包,给他们每人发放十贯钱的奖励。”

    不同于苦力,虽然匠籍的工匠也要服徭役,但是朝廷的这种征调是会发放给这些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