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0章 遗留的弹壳(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实话实说,今天也是朕第一次开枪。

    幸亏有先生您提醒。

    不然真炸膛了朕这条命可就悬了。”

    朱厚照现在也是有些后怕。

    当时一股热血上脑,才造出了这来福枪。

    得亏是没有炸膛。

    要不然现在他就只能把皇位让出去了。

    听到这儿朱元璋本来蠢蠢欲动的手又收了回去。

    本来他还想仗着太祖的身份把来福枪要过去的。

    可任小天说的这么危险,也算是打消他的想法了。

    “你也不用气馁。

    既然我这儿连生产线都能送出去。

    将来备不住就有现代火器的生产线给你们。

    你暂且再等上一段时间。

    说不定就有惊喜了。”

    任小天将枪交还给朱厚照,拍了拍他胸脯说道。

    随即他把玩了几下子弹正要交给朱厚照。

    “你这弹头是什么做的?”

    他随口问了一句。

    因为这弹头是朱厚照复装的。

    颜色黑黢黢的,明显和后世黄澄澄的弹头不同。

    朱厚照一愣,随即答道:“自然是铅啊。

    朕看纪录片里不是说你们后世子弹都是铅芯吗?

    朕为了还原子弹威力,当然不能马虎了。”

    任小天顿感无语:“人家是铅芯不假。

    可外面还覆了一层黄铜啊。

    哪里有整个弹头都是铅做的。

    你搁这儿打达姆弹呢?”

    孙权不解道:“铅和黄铜有甚区别吗?

    许是黄铜太过贵重,朱厚照不舍得用吧。”

    “铅这种金属本身过于柔软,不适合单独当做弹头的材料。

    在击发出去的时候就容易造成精度下降、弹头破裂乃至炸膛的风险。

    所以我们后世都是在外面覆盖一层黄铜来保证弹头的稳定性。

    也幸亏是朱厚照装填的火药质量不高,导致子弹初速不快。

    不然还真可能会炸膛了。

    再者铅弹击中人体后由于本身柔软,极易破碎。

    这就会让它在人体内造成巨大的伤口。

    故而又叫达姆弹或者开花弹。

    这种子弹对人损伤巨大。

    因此在后世战争中国际上已经严禁使用这种不人道的子弹了。”

    孙权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这些时日火器的威力对他的三观冲击也不小。

    此时任小天心中不由得对中枪那名蒙古万夫长默哀起来。

    被这么颗子弹打中,死前一定受了不小的罪吧。

    对于这点朱厚照倒是没什么心理负担。

    蒙古和大明本来就是死敌。

    他可不在乎敌人死的有多惨呢。

    “这枪你还是收好吧。

    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最好还是别用。”

    任小天不放心的又叮嘱道。

    朱厚照点点头道:“放心吧先生,在确定它的安全性之前朕是不会再用了。

    只是以后若是能有提升大明火器威力的机会。

    还请先生不吝赐教。”

    朱元璋没好气道:“那还用你说吗?

    就咱和小天这关系。

    他有好事能不想着咱大明?

    你以后还是少玩这些危险的东西。

    咱可不想因为这事再去寻个人接替你的皇位。”

    本来朱元璋是想着踹朱厚照一脚的。

    可想到刚刚才答应不打他了,只好克制住了这个冲动。

    “别的不说,起码朱厚照在此战中的确是立功了。

    朕怎么也要代我大宋谢谢他。”

    赵匡胤握住朱厚照的手说道。

    朱厚照笑道:“哎,宋太祖太客气了。

    这才哪到哪儿。

    不过是杀了万余蒙古军队而已。

    算不得什么。

    如今城中尚有数十万蒙古大军。

    咱们还是要再接再厉才是。”

    雍正沉声说道:“想来伯颜经此一役后也能明白过来了。

    他想要派兵摧毁咱们的火炮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可他固守怕也是守不住了吧?

    毕竟他也不难明白。

    这临安城的城墙早晚会被咱们轰塌。”

    乾隆皱眉道。

    朱元璋搓了搓乌黑的胡子道:“伯颜绝非是一个蠢货。

    明知守不住还要强守。”

    朱祁钰问道:“太祖您的意思是伯颜会逃?”

    朱元璋摇摇头道:“逃还不至于。

    毕竟他手下还有数十万大军。

    临安城又是宋朝的旧都。

    他要就这么逃了的话,回去也没法跟忽必烈交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