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混乱的立嗣(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谁知任小天摇摇头:“其实一开始也不是直接就选中了赵昀。

    最早赵扩是找到了赵德昭的九世孙赵与愿,也就是后来更名的赵询。

    赵询这个人在史料中记载的比较少,所以我也不是很清楚他为人处事如何。

    但是赵扩确实是把他立为了太子,一直悉心培养他。

    奈何天不遂人愿,赵询年仅二十八岁就因病去世,走在了赵扩的前边。

    此时的赵扩已经五十三岁了,没有足够的时间再重新培养一个年幼的继承人。

    所以他把选嗣的范围扩大到及冠以上的皇族子嗣。

    于是沂王赵抦的养子赵竑进入到了赵扩的视线中。

    说起来沂王赵抦跟赵扩之间还有点渊源。

    赵抦的父亲魏王赵恺是孝宗赵眘的次子。

    按说当初赵眘长子庄文太子赵愭去世后,太子之位理应是次子赵恺来继任。

    但是赵眘却越过了赵恺,选中了三子赵惇继承了太子和皇位。

    赵恺对此倒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对,反而是更加精心吏治、心系黎民。

    或许是赵眘对赵恺有愧,于是让赵惇死后把皇位传给赵恺的儿子赵抦。

    赵惇哪里肯干?于是父子二人闹得不欢而散。

    甚至未来赵眘驾崩,赵惇作为孝子都不去发丧现场。

    到了赵扩继位之后,他一直对皇兄赵抦新催愧疚。

    他一直想着怎么弥补当初自己父子抢了魏王父子皇位的事。

    正好这时候赵抦死了。

    因为赵抦的亲子赵垓早夭,赵扩顺势把赵抦的养子赵竑给接进了宫中。”

    李世民听到这儿,心中只有四个大字:一团乱麻。

    赵匡胤心中也是这个想法,于是他又追问道:“不对啊?

    按小天你的说法,那皇位不应该是这个赵竑来坐吗?

    怎么最后又落到了赵昀的头上?

    难道是这个赵竑也突然暴毙了?”

    任小天摆摆手道:“那倒没有,赵竑一直活的还算健康。

    甚至他自己也认为自己的皇位没跑了。

    谁知道这时候出了个变故。”

    不明真相的几人异口同声的问道:“什么变故?”

    朱棣嗤笑道:“还不是因为赵竑和权臣史弥远有矛盾的事嘛。

    史弥远他仗着权势,强行把赵昀给扶上了皇位。

    就连赵竑本人也在几年之后被史弥远给弄死了。”

    “好大的胆子!!!史弥远是想做第二个秦桧吗?!”

    赵匡胤勃然色变,随即用力拍了一下茶几。

    巨大的声响把愣神的赵昀给吓了一跳。

    任小天补充道:“其实赵竑没坐上皇位或许也是件好事。

    就他那智商和情商,当了皇帝指不定比赵昀做的还差呢。”

    赵昀心中立马有些不服。

    什么叫比朕还差?难道朕做的很差吗?

    赵匡胤转头问道:“小天,你这话何意?”

    任小天撇了撇嘴道:“赵竑就是典型的一把好牌打的稀烂。

    他的职场情商约等于零,执政的水平估计也不咋地。

    他人生最大的爱好就是弹琴和音乐。

    或许跟赵佶一样,不做皇帝可能会是个大艺术家的材料。

    毕竟搞艺术的人多少都有点特立独行。

    他跟史弥远向来不睦,仗着赵扩的宠爱他多次公开说登基后要将史弥远流放到崖州。

    虽然史弥远确实罪大恶极,但是你这么公然的说出来,岂不是给了史弥远时间来整治他?

    更何况他和嗣母杨皇后的关系也很差,虽然不说势如水火,但也算是互相看不顺眼。”

    赵匡胤点点头道:“这点确实,那这个赵竑属实是太过于单纯了。

    想要在深沉的宦海沉浮,没点脑子就只能等着被人吃的渣都不剩。”

    “就是说啊,赵竑想的太过于理想化了。

    他确实是能够分辨忠奸,但是他这种处事方式太儿戏了。

    老谋深算的史弥远又岂会坐以待毙?

    于是他开始遍寻天下,试图找到另一个合适的人选来顶替掉赵竑。

    在他广泛撒网之下还真就让他找到了,那就是现在的赵昀。

    赵昀原名赵与莒,他的生父赵希瓐是赵德昭的八世孙。

    但是到了赵希瓐这儿,跟皇室的血脉关系就已经很淡薄了。

    赵希瓐本人也就是山阴县的一个小吏,甚至连官都算不上。

    赵希瓐死后,赵昀的母亲带着他投靠了自己的亲兄长那儿讨生活。

    史弥远的亲信余天锡在得到命令之后前往绍兴寻找老赵你的后裔。

    恰在躲雨的时候投宿在了赵昀母亲兄长的家中。

    也就是在那儿他发现了赵昀。

    大喜过望的他立马将赵昀带到了史弥远的面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