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柴荣的崛起之路(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哼,你们这些贼人还真是煞费苦心。

    不过赵匡胤曾是朕的亲信,知道这些也不足为怪。”

    柴荣听归听,但仍旧觉得任小天几人不是什么好人。

    任小天没在意的耸耸肩道:“说起来郭威也算是五代十国时期难得的明君之一了。

    他在位时期革除弊政、重用文臣。

    兼之他性格宽厚,崇尚节俭、仁爱百姓。

    奈何天有不测风云。

    他突患重病,仅仅做了三年皇帝就驾崩了。

    死后朝臣按他的吩咐秘不发丧,直到柴荣返回之后才取出遗诏遵他为帝。”

    刘邦摇摇头说道:“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好人不长命。

    要是大唐那个李隆基能把寿命分给郭威一些,也不至于让他如此英年早逝了。”

    任小天笑了笑说道:“不管郭威是不是好人,他对柴荣绝对是没的说的。

    当初柴荣的储君位置也并不是那么的稳固。

    因为柴荣算是郭威的妻侄,而郭威自己还有亲外甥李重进。

    非要以远近亲疏来算的话,李重进和郭威的关系应该比柴荣还要亲一层。

    但是郭威仿佛是认准了柴荣一般。

    为了防止李重进日后有什么不臣的举动。

    他还让李重进当着大臣的面以君臣之礼参见柴荣。

    这一下就算是彻底巩固了柴荣的储君地位。”

    听着任小天的话,柴荣不自觉的就想到了姑父郭威。

    郭威确实都是以亲子来对待自己。

    要知道当年郭威的亲信里有很多都是支持李重进的。

    如果没有郭威的大力支持,自己即便是能登基称帝也难免和李重进斗个你死我活。

    “柴荣的危机也不仅仅只有这一点。

    再者就是郭威一朝的权相王峻。

    王峻作为郭威兵变时的智囊,也算是有从龙之功。

    郭威建立后周之后,他几乎总揽朝政大权。

    甚至郭威看在他的功劳上也会都刻意迁就他。

    这也就让王峻行事愈发的张狂。

    也不知道他到底和柴荣因何而起的矛盾。

    总之王峻就是各处都看柴荣不顺眼。

    就连郭威想要立柴荣为太子这等大事,王峻都要从中干预。

    乱世中安身立命的资本是什么?

    是军队的功劳,是在军中的威望。

    而柴荣身为皇子却寸功未立,他心里的焦虑可想而知。

    为此他屡次向郭威请命领兵出征,但都被王峻强行阻挠了下来。”

    柴荣冷冷的笑了笑。

    其实他和王峻之间根本就谈不上有多大的矛盾。

    只是因为王峻此人度量极其狭小。

    他无非担心的是自己登基之后会清算于他。

    毕竟他对郭威有拥立之功,郭威难免会迁就于他。

    而自己跟他并不相熟,又怎么会容忍他如此嚣张?

    “后来郭威提拔自己做节度使时期的心腹李重进几人。

    但这却招来了王峻的嫉恨,即便他当时已经位极人臣。

    王峻担心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于是想出了一招以退为进。

    他表面上借口生病请辞,私下却联系各个藩镇联名上书挽留自己。

    谁成想这反而弄巧成拙了。”

    刘秀笑道:“这个王峻也是够没有头脑的。

    你再怎么大也不过是人家的臣子而已。

    可你居然敢私下联络这么多的藩镇。

    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想要篡位称帝呢。

    如果朕是郭威的话,肯定第一时间就将他斩首示众。”

    任小天微微颔首道:“秀儿你说的没错。

    尤其这是在五代十国那种乱世的情况之下。

    本来皇帝们最担心的就是下属会造反。

    王峻这一手让郭威心惊不已。

    但郭威仍旧给了王峻最后一丝情面,再次将他请回了朝中。”

    刘邦摇摇头说道:“郭威的脾气那真是够好的。

    如果换了我,单就这一点罪名就足以让王峻他死上数十次了。”

    “后来黄河决堤,王峻自告奋勇前去代天巡视。

    时任镇宁节度使的柴荣听闻王峻不在朝中,于是请求入朝觐见姑父郭威。

    在得到郭威的应允后,柴荣立马就赶到了京城。

    谁知王峻得到消息后连黄河灾民也不管了,当即就跟在柴荣后面回到了京城。

    他在朝中据理力争,坚决不让柴荣在京城内过夜。”

    王莽急吼吼的说道:“不是,人家皇帝想要见自己的儿子(养子)跟你一个外臣有什么关系?

    王峻这手伸的也太长了些吧?

    要搁我这暴脾气,非把他狗爪子给剁下来不可!”

    柴荣似乎也想到了当初在王峻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