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三刀六洞(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任小天说的口干舌燥,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柴荣顿时有些着急。

    任小天放下茶杯继续说道:“赵匡胤他三次出征北汉。

    前两次都因为辽国契丹的援军及时导致功亏一篑。

    第三次赵匡胤秣兵历马做足了准备,非要将北汉彻底消灭。

    然而就在中途,他突然离奇的驾崩了。

    皇位落到了他兄弟赵光义的手中。

    借着赵匡胤打下的底子,赵光义一举拿下了你们二位都没有拿下的北汉。”

    柴荣闻言嗤笑了一声。

    他一直没理会北汉难道是因为北汉是难缠的对手吗?

    实在是北汉相较于南方诸国来说不值一提。

    在没有解决大后方的困扰之前,柴荣完全没有打算北伐北汉。

    因为恰恰有了北汉,后周和辽国契丹之间才有足够的缓冲余地。

    一旦收复了北汉,那后周就要直面辽国契丹的威胁了。

    这并不在柴荣的战略谋划之中。

    而且柴荣也不相信以赵匡胤的军事能力会拿不下一个北汉来。

    这时柴荣挥手说道:“不对,朕怎么不知赵匡胤他有什么旧疾?

    难道他和王朴一样也是那劳什子的脑溢血吗?

    还有一事方才朕就觉得奇怪。

    赵匡胤在朕麾下效力多年,朕如何不知他还有个叫赵光义的兄弟?

    再者朕记得赵匡胤是有自己亲生儿子的吧?

    为何皇位又会传给他的兄弟?”

    “赵光义就是赵匡胤的三弟赵匡义。

    宋朝建立之后为了避讳赵匡胤而改名赵光义,后来他登基后又自己改成了赵炅。

    至于赵匡胤有没有旧疾,其实他从军多年多少都会有些暗伤。

    但是以他的身体情况来说,那些个暗伤并不足以致命。

    真正让他驾崩的原因还要从那个夜里说起......”

    任小天把烛影斧声的典故详细说给了柴荣。

    柴荣冷笑一声:“朕之前看赵匡义就有些小人之相。

    没想到他居然连自己的亲兄长都能下得去手。”

    王莽笑呵呵的说道:“这有什么?

    为了皇位哪个时代不是争的你死我活?

    李世民还不是踩着他兄弟的鲜血上位的?”

    这也就是李世民没在这儿。

    否则听到王莽这话非得好好跟他理论理论不可。

    柴荣点点头道:“你说的不错。

    但据朕所知,赵匡义在军中混迹多年并没有什么拿出手的战绩。

    更多还是蒙他兄长的庇护才分得了些许战功。

    要不是看在赵匡胤的面子上,朕才不会封赏他那种才疏学浅之人。

    像他这样的人造反篡位,难道朝臣会愿意服他不成?”

    任小天轻笑道:“那你还是小看了赵光义的本事。

    他虽然打仗水平稀烂,但是人家耍起阴谋诡计来可是个中好手啊。

    他早就私下和赵匡胤身边亲近之人打好了关系。

    宰相赵普、近侍王继恩都被赵光义收买。

    即便赵匡胤想要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圣旨也根本出不去皇宫。”

    柴荣鼓掌说道:“赵匡义真是心机深沉啊。

    看他表面上轻浮顽劣,朕还真看不出他是这种人呢。

    赵匡胤你机关算尽,没想到最后被自己兄弟摆了一道吧?”

    赵匡胤顿时恨的咬牙切齿。

    幸好现在赵光义被他囚禁在府中。

    这次回去之后定要将今日积攒的怒气全部发泄到赵光义这个混蛋身上。

    “赵光义拿下北汉之后志得意满。

    立马组织了人马向辽国发动了进攻。

    结果高梁河一役大宋一败涂地。

    他本人更是抛下将士架着驴车狂奔数百里,留下了一代车神的名号。

    后来他又不死心,再次发动了雍熙北伐。

    然而他人菜瘾还大,非要让将士们按他的阵图一板一眼的打仗。

    结果可想而知。

    你和赵匡胤苦心培养的精锐在这两场战争中一朝丧尽。

    再加上大宋重文抑武的国策。

    至此大宋再无能力能够发动像样的北伐之战。”

    任小天把两宋时期的事情简要说给了柴荣。

    柴荣被气的脸色铁青。

    他是做梦也想不到赵匡胤建立的宋朝会是这么个奇葩的朝代。

    若是赵匡胤能够继承他的遗志一统华夏,重塑汉唐荣光。

    柴荣或许心中对他的恨意还能减少那么一些。

    结果你如今来告诉朕,现在这局面还不如自己这个战乱的时期?

    尤其是赵佶那个蠢蛋。

    自己被俘虏了就算了,居然连朕的京城都给丢了?

    而且愚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