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8章 死磕合肥(1/2)
任小天无力的摆摆手道:“一切还是等老曹你统一了天下之后再说吧。
有些扯远了,还是继续说回到孙权身上。
孙权在面对这些内忧外患上扛住了压力。
他年期虽轻,但也称得上有魄力。
在他的力主下,周瑜等青壮派快速上位。
周瑜也没有让孙权失望,很快就平定了阴谋作乱的庐江太守李术。
其后威胁其地位的三弟孙翊遭遇刺杀身亡。
舅父吴景去世,孙贲之弟孙辅暗通曹操被孙权囚禁。
江东再无人能够撼动孙权的地位。”
朱元璋突然问道:“说到这儿咱倒是想问问孙权你。
你弟孙翊之死十分离奇。
他果真是被边鸿等人所杀吗?”
“三弟他性格急躁,时常打骂属下。
边鸿、妫览、戴员三人正是嫉恨三弟打骂才阴谋刺杀于他。
这有何离奇之处?”
孙权辩解的同时,脸上闪过一抹不自然的神情。
任小天看在眼里却没有说出来。
孙翊骁悍果烈,与长兄孙策极为相像。
孙策临死前张昭等人曾提议让孙翊接任,却被孙策拒绝。
而后孙翊担任丹阳太守,却被属下几人刺杀。
其中或许是因孙权所说孙翊打骂属下导致其怀恨行刺。
毕竟日后张飞也是死于此。
但从孙权的表现来看,或许孙翊之死并没有那么简单。
朱元璋点点头,没有再追问下去。
“孙权在稳定位置之后开始着手处理江东士族的问题。
与孙策和士族对立的态度不同,孙权更希望和士族和平共处。
因为他知道以孙家寒门出身想要在江东立足,就必须获得士族们的支持。
为了示好,孙权也征辟了不少士族子弟为官。
士族也知孙氏为江东实际掌控者,故而也没有拒绝孙权。
以吴郡顾陆朱张四姓为例。
顾雍、朱桓、陆绩、张温等人先后出仕孙权。
他们在江东也都身居高位,与青壮派和元老派互相制衡。”
“平衡之道,乃为君者首重。”
朱元璋也对孙权这种做法颇为认可。
洪武一朝当初也是浙东派和淮西派相互制衡。
奈何双方斗的实在太凶,连朱元璋连杀了好几轮都没有止住。
后来浙东派败于淮西派,朱元璋出于多方面的考虑只能废除宰相制。
任小天摇头笑道:“世间哪有什么绝对的平衡?
这种事其实就是在走钢丝而已。
像孙权晚年把朝堂平衡给玩崩了,几乎让东吴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孙权顿时一惊。
听任小天这话,东吴似乎是没有落到什么好下场啊。
正当孙权想继续听下去,任小天却转移了话题:“那事待会再说,咱们还是循序渐进。
自刘备入蜀之后,三国鼎立的局面初现。
两国也不甘心久居南方坐视魏国强大,于是各自出兵攻打魏国。
说到这儿我倒是想给孙权正一下名。”
孙权愣道:“为孤正名?孤名声怎么了?”
“后世许多人都说你是绝对的守成之君、偏安一隅不思进取。
与开疆扩土的父兄根本没法比。”
孙权的脸色极为难看。
毕竟这几乎是被人指着鼻子说是怂包了。
任小天摊摊手道:“其实孙权你还是很有进取之心的。
就是吧.....你也确实是太菜了。
莫说是攻城略地,单单一个合肥就困住了你数十年不得寸进。”
曹操闻言哈哈大笑。
“老曹,你也别高兴的太早。
吴国的确是六征合肥无功而返不假。
但是你们魏国也是如此。
四越巢湖都被吴国给挡了回来。”
曹操的笑声顿时戛然而止。
“哈哈哈,笑死俺了。”
反倒是张飞笑了出来。
朱元璋颔首道:“自古以来合肥就是长淮咽喉、军事要地。
兼之经济民生发达。
是为兵家必争之地。
魏吴两国在此鏖战也在情理之中。”
“史载东吴四十五年间共六次进攻合肥,孙权参与了前五次。
第六次乃是孙亮在位期间,东吴太傅诸葛恪亲率大军进攻合肥。
其中四次无功而返,逍遥津一战和诸葛恪攻合肥更是兵败而逃。”
逍遥津一战是孙权一生最大的痛点。
眼下被任小天反复提及,他的脸色是一会青一会红。
离远看还以为是红绿灯成精了呢。
“文远,这次你可是给本相立了大功了。
有些扯远了,还是继续说回到孙权身上。
孙权在面对这些内忧外患上扛住了压力。
他年期虽轻,但也称得上有魄力。
在他的力主下,周瑜等青壮派快速上位。
周瑜也没有让孙权失望,很快就平定了阴谋作乱的庐江太守李术。
其后威胁其地位的三弟孙翊遭遇刺杀身亡。
舅父吴景去世,孙贲之弟孙辅暗通曹操被孙权囚禁。
江东再无人能够撼动孙权的地位。”
朱元璋突然问道:“说到这儿咱倒是想问问孙权你。
你弟孙翊之死十分离奇。
他果真是被边鸿等人所杀吗?”
“三弟他性格急躁,时常打骂属下。
边鸿、妫览、戴员三人正是嫉恨三弟打骂才阴谋刺杀于他。
这有何离奇之处?”
孙权辩解的同时,脸上闪过一抹不自然的神情。
任小天看在眼里却没有说出来。
孙翊骁悍果烈,与长兄孙策极为相像。
孙策临死前张昭等人曾提议让孙翊接任,却被孙策拒绝。
而后孙翊担任丹阳太守,却被属下几人刺杀。
其中或许是因孙权所说孙翊打骂属下导致其怀恨行刺。
毕竟日后张飞也是死于此。
但从孙权的表现来看,或许孙翊之死并没有那么简单。
朱元璋点点头,没有再追问下去。
“孙权在稳定位置之后开始着手处理江东士族的问题。
与孙策和士族对立的态度不同,孙权更希望和士族和平共处。
因为他知道以孙家寒门出身想要在江东立足,就必须获得士族们的支持。
为了示好,孙权也征辟了不少士族子弟为官。
士族也知孙氏为江东实际掌控者,故而也没有拒绝孙权。
以吴郡顾陆朱张四姓为例。
顾雍、朱桓、陆绩、张温等人先后出仕孙权。
他们在江东也都身居高位,与青壮派和元老派互相制衡。”
“平衡之道,乃为君者首重。”
朱元璋也对孙权这种做法颇为认可。
洪武一朝当初也是浙东派和淮西派相互制衡。
奈何双方斗的实在太凶,连朱元璋连杀了好几轮都没有止住。
后来浙东派败于淮西派,朱元璋出于多方面的考虑只能废除宰相制。
任小天摇头笑道:“世间哪有什么绝对的平衡?
这种事其实就是在走钢丝而已。
像孙权晚年把朝堂平衡给玩崩了,几乎让东吴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孙权顿时一惊。
听任小天这话,东吴似乎是没有落到什么好下场啊。
正当孙权想继续听下去,任小天却转移了话题:“那事待会再说,咱们还是循序渐进。
自刘备入蜀之后,三国鼎立的局面初现。
两国也不甘心久居南方坐视魏国强大,于是各自出兵攻打魏国。
说到这儿我倒是想给孙权正一下名。”
孙权愣道:“为孤正名?孤名声怎么了?”
“后世许多人都说你是绝对的守成之君、偏安一隅不思进取。
与开疆扩土的父兄根本没法比。”
孙权的脸色极为难看。
毕竟这几乎是被人指着鼻子说是怂包了。
任小天摊摊手道:“其实孙权你还是很有进取之心的。
就是吧.....你也确实是太菜了。
莫说是攻城略地,单单一个合肥就困住了你数十年不得寸进。”
曹操闻言哈哈大笑。
“老曹,你也别高兴的太早。
吴国的确是六征合肥无功而返不假。
但是你们魏国也是如此。
四越巢湖都被吴国给挡了回来。”
曹操的笑声顿时戛然而止。
“哈哈哈,笑死俺了。”
反倒是张飞笑了出来。
朱元璋颔首道:“自古以来合肥就是长淮咽喉、军事要地。
兼之经济民生发达。
是为兵家必争之地。
魏吴两国在此鏖战也在情理之中。”
“史载东吴四十五年间共六次进攻合肥,孙权参与了前五次。
第六次乃是孙亮在位期间,东吴太傅诸葛恪亲率大军进攻合肥。
其中四次无功而返,逍遥津一战和诸葛恪攻合肥更是兵败而逃。”
逍遥津一战是孙权一生最大的痛点。
眼下被任小天反复提及,他的脸色是一会青一会红。
离远看还以为是红绿灯成精了呢。
“文远,这次你可是给本相立了大功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