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章 汉魏洛阳(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既然子桓(曹丕)已经重修了洛阳皇宫。

    那为何还是没能留存下来呢?”

    在去往隋唐皇宫的路上,曹操忍不住出声问道。

    任小天想了想答道:“曹丕他还都洛阳没多久之后就病故了。

    实际上重修汉代洛阳皇宫的已经是魏明帝曹叡。

    曹叡为了重修这洛阳皇宫耗费诸多人力物力财力。

    这就导致他在史书中毁誉参半。

    然而他也没享受到自己苦心重修的皇宫多长时间便英年早逝。

    后面你知道的,司马氏篡魏建立了晋朝。

    一统天下后司马炎定都洛阳。

    曹叡费尽工夫打造的皇宫就这么便宜了司马炎。

    而后司马氏内部斗争,先后爆发八王之乱、永嘉之乱。

    洛阳作为都城不可避免的被卷入战火之中。

    其后五胡乱华爆发,晋元帝司马睿携士族衣冠南渡定都建业。

    洛阳则是落入了胡人之手。

    而后几经更迭,北魏一统北方定都洛阳。

    拓跋氏再次重修洛阳城及皇宫。

    此时的汉魏洛阳城达到了规模上的顶峰。

    由于北魏崇尚佛教,所以龙门石窟、永宁寺塔都兴建于此时。

    可好景不长,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

    东魏权臣高欢深知洛阳为四战之地。

    为防手中的傀儡皇帝有失。

    他便挟持魏孝静帝元善见迁都邺城。

    为了不给宇文泰留下什么资源。

    他不光将洛阳及周边的四十万户百姓迁徙到邺城。

    连洛阳皇宫他也没放过。

    皇宫里能拆下带走的全部拆下。

    不能拆下的就全部摧毁。

    曾经盛极一时的汉魏洛阳城彻底沦为了废墟一片。

    甚至比当初董卓大火造成的后果还要严重许多。”

    曹操闻言重重叹了口气。

    当初洛阳大火他曾亲眼目睹。

    大(东)汉百余年的辉煌全部毁于一旦。

    这些年他虽然迁都许都,但心中仍有想法要重修洛阳城。

    不光是因为那里是大汉荣光之所在。

    更因为他就是从洛阳城中一步步走到了现在的位置。

    洛阳对他也有种难明的特殊意味。

    可如今听了任小天的话。

    他又开始犹豫是不是真的要重修洛阳城了。

    “老曹啊,你也不要想太多了。

    如今司马氏已灭,那未来应该不至于再发生五胡乱华的景象。

    即便你重修了洛阳城,应该也不会再有被焚毁的结局。

    何况一朝天子一朝臣,未来发生什么你也无法预料。

    倒不如去做你想做的事情。

    如果凡事瞻前顾后、畏首畏尾。

    那还是我所认识的那个曹孟德吗?”

    任小天大概是看出了曹操的困惑,于是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

    曹操抬起头看向了任小天。

    “小天所言甚是啊。”

    众人乘车先到了洛阳应天门遗址。

    “像,像极了。”

    “侄儿,你嘟囔什么呢?”

    李元吉看李治站在应天门前喃喃自语,忍不住走过来问道。

    李治回神说道:“皇叔,您看此门与前隋炀帝时的则天门是否相像?”

    李元吉挠着头仔细看了一会道:“你别说,还真是挺像的。

    不过看起来更加堂皇了些。”

    应天门始建于隋炀帝大业年间。

    而李元吉曾征战于洛阳。

    所以见过应天门也很正常。

    “这儿不是应天门吗?怎么又成什么则天门了?”

    刘邦背着手溜达过来,听见二人对话后插话问道。

    任小天笑道:“本来是叫则天门的。

    后来武则天称帝后,为了避讳就将此门改为了应天门。”

    刘邦点点头道:“别说,此门甚是宏伟啊。

    虽然知道是你们后世所重建。

    但既然李元吉他们二人都这么说了。

    想来此门原本模样便是如此吧。

    倒是比我大汉的宫门要高大的多了。”

    “那可不。

    这应天门是隋唐皇宫紫薇城的宫门,又俗称五凤楼。

    它可是历朝历代中规格最高的宫门。

    有隋唐第一门乃至天下第一门的称号。

    日后宋朝汴梁的宣德门、元朝大都的崇天门、明清北京故宫的午门都深受其影响。

    其在古代建筑史上都拥有难以替代的意义呢。”

    刘邦举手示意道:“我还有一事不解。

    长安地处关中之地,水土丰沃。

    要不然我当初也不会选择那里作为大汉的都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