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章 黄河水患(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叔,这事您不想解释解释吗?”

    任小天似笑非笑的看了朱元璋一眼。

    朱元璋脸色微微有些臊红。

    “咳咳...

    那什么,赵匡胤。

    咱儿朱橚的王府就在你这皇宫旧址之上。”

    赵匡胤先是一愣,随即勃然大怒。

    “你说什么?!”

    朱橚虽是洪武十四年才去开封就藩。

    然而开封的王府早在洪武十一年就已经动工建设。

    所以朱元璋对此事是心知肚明。

    “你这老汉还真是...”

    孙权整个人都无语了。

    自己死后为朱元璋的陵寝守门不说。

    他居然还把儿子的王府弄到别人皇宫里去了?

    “你听咱解释啊。

    当时你这皇宫已经被金人焚毁。

    此处已经成了金人的皇宫。

    咱让橚儿在这儿建王府不也算是为你报仇了嘛。”

    赵匡胤依然不依不饶的说道:“这算什么狗屁理由?”

    任小天安慰道:“好了老赵,你也别这么大火气。

    宋元两朝黄河数次水漫开封,你的皇宫早就深埋地下了。

    朱橚的王府顶多算是在你的皇宫遗址上面建起来的。

    实际上也没占你皇宫的地方。”

    赵匡胤更觉不忿。

    这么一来那就等同于朱橚踩在自己头上一样了啊。

    “你...”

    柴荣幽幽说道:“行了吧赵匡胤,不就是一座皇宫么?

    你人都死了那么多年,还惦记它作甚?

    若是非要计较的那么清楚,那朕是不是先要和你理论理论?”

    赵匡胤顿时语塞。

    这皇宫还是柴荣建起来的,他比自己更有发言权。

    眼下柴荣都这么说了,那就暂且作罢吧。

    任小天继续说道:“其实周王府在这里也不是什么好事。

    整个大明一朝开封城无数次遭遇黄河水灾侵袭。

    周王府虽是王府却也不能免除灾祸。

    试想一下,谁愿意没事家里就来一次洪水啊。”

    朱元璋用力搓了搓花白的胡子。

    他现在已知藩王对大明遗患无穷。

    故而开始着手实施削减藩王待遇。

    现在又听闻周王府的遭遇,他想着干脆把朱橚召回应天算了。

    节约一笔开支不说,还能让妹子时常见到五子朱橚。

    秦始皇感慨道:“黄河水患自古有之。

    周王朝以前便有了大禹治水之说。

    这大禹治水治的正是黄河之水。

    战国周定王时期华夏也遭黄河大改道。

    整个黄河河道向南移动了千里之余。

    寡人登基以来也曾不遗余力的谴人治理黄河。

    这些年也初具成效,黄河虽有泛滥却并未造成较大损失。”

    似刘邦、刘启这些汉初的皇帝都得益于秦始皇治理黄河的成果。

    他们在位期间黄河整体还算得安定,没有发生特别大的水患。

    可刘彻就显得有些头疼了。

    “朕现在也正面临黄河水患之困。

    黄河支流屯氏河洪水前后持续十余年,附近百姓苦不堪言。”

    刘宏眨巴眨巴眼睛说道:“自光武先帝谴王景治河以来。

    黄河整体还算安定,百余年来虽偶有泛滥却并未对大汉造成什么损失。

    光武先帝您还真是知人善任啊。”

    刘秀笑了几声。

    刘宏这也不算是拍马屁。

    毕竟确实是刘秀力排众议用了王景治河。

    这才造就黄河流域平静了数百年之久。

    赵匡胤掐了掐额头道:“王景治河之法朕也略知一二。

    朕也数次派人去依此法治理过黄河。

    但收获却是一言难尽啊。”

    任小天摇摇头说道:“你这就有些照本宣科的意思了。

    王景他能成功治理黄河并不是他的办法有多么巧妙。

    而是他亲力亲为,根据黄河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得出的治理办法。

    自东汉到大宋已经千年,黄河情况早就不同往日了。

    你拿他的治理方法去硬套肯定是没戏。

    而且王景之所以能成功治河,与东汉时期的特殊情况也密不可分。”

    赵匡胤不解的问道:“什么特殊情况?”

    任小天解释道:“这就不得不说到黄河会变成如今这般泥沙滚滚的原因了。

    说到底还是上流植被砍伐严重导致水土流失所致。

    而东汉时期匈奴人、羌人大批迁入黄河上游地区。

    他们以放牧为生,自然会大量的种植牧草。

    这就造成当地大量被开垦的农田回退成了牧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