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金子(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热烈。

    随着这场宣传活动的成功举办,镇上再也没有人敢提及上山采矿的事情。

    然而,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措施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为此,镇长决定召集几位村民代表,一同商讨应对之策。

    他们围坐在村子的议事厅内,面色凝重,气氛严肃。

    “我们必须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加强对非法采矿的监管力度。”一位村民代表提议道。

    另一位代表附和道:“可以组织巡逻队,定期巡查山区,及时发现并制止非法采矿行为。”

    还有人建议:“应该设立举报奖励制度,鼓励村民们积极举报非法采矿线索,形成全社会监督的合力。”

    经过一番激烈讨论,最终确定了一系列具体的对策。

    最后,镇长总结道:“好,那我们就按照大家商量的方案行动。从明天开始,我们会组织巡逻队伍加强对山上的监管力度。同时,我也会在村里张贴公告提醒大家不要轻易尝试违法活动。”

    第二天一大早,李大牛就带领着一支巡逻队伍上山了。

    他们仔细地搜索着每一个角落,寻找那些可能存在的非法挖矿点,并加强了对山路的监控和管理,确保没有人员能够偷偷上山进行非法挖矿行为。

    同时村镇两级也安排人在村里的显眼位置张贴了公告,提醒大家要遵守法律法规不要为了贪图小利而从事违法活动。

    起初有些村民对公告并不以为意,但当他们看到李大牛带领的巡逻队伍每天辛苦地在山上巡逻时,开始逐渐意识到这件事情的严重性,并纷纷表示支持村里的决定,也开始自觉遵守规定不再上山挖矿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监管和宣传教育后,村里的人们深刻认识到了私自挖矿的危险性,并自觉抵制了这种违法行为。

    整个村子也变得更加和谐稳定起来,再也没有人敢轻易尝试违法挖矿行为了。

    而李大牛也因为及时发现并制止了这种危险行为,而受到了村民们的赞扬和尊敬。

    中午头的时候,电线杆子上的大喇叭也一直有人在喊。

    “老少爷们,这天寒地冻的,可别相信谣言,有金子那也是国家的,私自挖掘是违法的,是要判刑的!”

    不过李大牛知道,这里没有金矿,真正的金矿在另外一个地方。他清楚地记得,上辈子这里是没有金矿的消息,因为那金矿的秘密,是他外家祖上四兄弟用血汗甚至生命换来的。

    现在天寒地冻,即使有金子也肯定找不到。

    但人们总是被贪婪和谣言所驱使,就像那些被错误地图引导去盗矿的人一样。

    没过多久,政府工作人员果然来到了镇子上。

    原来,是有人偷盗了矿产地图,而那个地方和牛头镇读音相似,导致有人误信谣言,以为这里就是金矿的所在地。

    工作人员站在镇子的中心,大声地向聚集的村民们宣告:“金子是国家的,个人不允许挖掘!”

    李大牛站在人群中,听着工作人员的告诫,心中不禁感慨万分。

    他想起外家祖上四兄弟的遭遇,那些为了金子而客死异乡的亲人。

    这些事情并不是无中生有,而是真实发生过的。

    很多关内人听到东北有金子的消息后,纷纷背井离乡来到东北讨生活。

    然而,他们中的大多数最终都没有找到金子,只能空手而归。

    “唉!咱这都建国几十年了,难道国家矿物人员不干活?”有人提出疑问,觉得既然已经建国这么多年,国家应该会派人寻找金矿,但为什么一直没有发现呢?这个问题引起了大家的深思和讨论。

    村民们议论纷纷,有的人对此表示怀疑,认为可能根本不存在金矿;有的人则露出失望的神情,原本以为这里有金矿,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现在看来希望渺茫。

    “可不是,就说闯东北,那也有几十年了,谁能挖出金子还能瞒着人吗?我外家祖上还闯过东北,说的就是来挖金子,四个兄弟死了两个。”李大牛忍不住插了一句话,双手摊开,脸上带着几分不信和嘲讽。

    在场的人们都陷入了沉思,他们不得不承认李大牛说得有道理。

    如果真的有金矿,这么多年了,怎么可能一直隐瞒得住呢?

    “大牛,那你说真正的金矿在哪里?”一个年轻人忍不住好奇地问,打破了场中的沉默。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李大牛身上,仿佛他掌握着通往财富的秘密。

    李大牛微微一笑,摇了摇头,“肯定不在我们镇子附近。咱镇子有很多坐地户,他们世世代代都住在这里,要是知道有金子,还不早就挖出来了?”

    “说得也是,”村里的老刘头点了点头,他捋了捋胡须,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那大牛,你外家祖上有没有留下什么线索?”

    李大牛苦笑着摇了摇头,“要是有,我不早就去挖了?还等到现在?”他的话引起了一阵轻笑,气氛顿时轻松了不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