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财政收支(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拿着小本子,记事就行了,过完年等着处分吧!

    赵令武从酒席上撤下来,就回到了他日常办公的后殿。

    在他的桌案上面已经攒了不少的奏折了。

    这些奏折都是经过通政司以后,由通政司的官员们和议之后,筛选出来的,是需要他亲自批阅的。

    赵令武一个一个的打开,看了一遍。

    这些是各地官员送上来的,去年的经济状况报告,和粮食的产量、赋税收入的详细数字。

    赵令武提笔写上:阅!

    这个是某地今冬明春,需要兴修的水利项目,需要银子若干。

    赵令武提笔写上:准了!

    这个是河道总督,请求维护河道所需要的费用,这是一笔大钱。

    赵令武:准了!

    这些是今年冬天,北方各地的雪灾报告,请求朝廷拨款救济。

    赵令武:准了!准了!准了!都准了。

    其实,能送到赵令武这里的,基本都是要银子的,而且还都是大数目。

    小数目,户部就可以决定是给还是不给。

    一个国家的运转,靠的就是银子。

    赵令武批准的这些奏折,林林总总的加起来差不多有一千多万两银子。

    这要是交给崇祯皇帝,崇祯皇帝就头疼了。

    因为大明朝每年的财政收入才两千万两左右。

    而大明朝的财政支出,是个无底洞。

    老朱家的那些王爷和龙子龙孙们,每年的俸禄银子,就占了财政支出的四分之一还要多。

    剩下的银子,还要给各地的官员们发俸禄。

    再剩下的,才轮到天下的老百姓。

    就剩那么点银子,崇祯皇帝根本就不可能周转开。

    他有时候,面子还矮,想给南方增加点赋税,被南方的官员和东林党的那些人一嘲讽,就不加了,就转移到北方了,后果就是北方乱了,大明朝没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