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心动瞬间(二)王氏祠堂(2/5)
耸立,气势不凡。接着,步入了内宅区域,前上房济安堂宽敞明亮,是接待宾客、举行仪式的重要场所。前后堂楼济福堂则是家族成员的寝居之地,布局合理,温馨舒适。配楼安雨阁作为书房,静谧雅致。
整座公爵府由99间古建筑构成,分为前后九进院落,中路为主体部分,每一进院落都各有特色,错落有致。穿梭在院落之间,感受着这座古老府邸的历史韵味。花园部分更是美不胜收,繁花似锦,绿树成荫,为这座公爵府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在大约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大体浏览完了整个公爵府。这时,老狂想去花园里坐着打会儿游戏,我答应了,同时也表示我还想去安雨阁再逛一逛。于是,我们在济安堂前的院子里告别,各自朝着心中的目的地走去。
来到安雨阁,我再次被这里的氛围所吸引。墙上的各种关于这间阁楼的概要,以及刘王夫妇二人的作品展览,已经在之前的大体浏览中有所了解,所以并没有驻足观看太久。我沿着展柜,指尖轻轻划过玻璃,浏览着一部又一部诗集或者作品。
这些作品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后人留下的,但也有一部分是刘王夫妇的杰作。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那本已经发黄的右翻页线装诗集《福濂学士集》。我仔细查看出版日期,鉴定为正化年间,也就是说这本诗集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了,真是个老古董。
接下来,我又看到了几部刘王夫妇的作品,他们的字体都是以简单豪迈的行草着称。在特别展出的几幅书画中,我惊叹于他们的书法技艺,就连写字一向潦草的我看了都自愧不如。那些字简直潦草到几乎看不懂是些什么,大概是因为其中还有一些是繁体字的缘故吧。
除了这些书法作品,我还看到了王嫦杉的其他文学作品的翻印版本。每一件展品都让我对王嫦杉的事迹有了更多的了解。我感叹于她的才华和魅力,也更加有信心去演好这个角色了。
然而,当我浏览完所有的展品后,心中也不免有些遗憾。500多年过去了,沧海桑田,这里的布局似乎已经不是那时候的模样了。
正当我全面地浏览完这里,准备踏出门槛离开时,阁楼内的LEd灯突然间呲啦呲啦地闪了几下。我不由自主地停住了脚步,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恐怖片里的情节——遇到这种情况,通常都会立刻熄了灯,然后鬼就出现了。但转念一想,这里又不是凶宅,应该没那么恐怖吧。
正当我打算迈出脚步离开时,突然感觉周围的气息似乎变得不一样了。我忍不住揉了揉双眼,有点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然而,当我转过身,再次看向阁内的时候,所呈现的居然又是另一番景致。
这是妥妥的古代书房的布局!向阳的一边有专门用来闲聊或者读书用的坐榻,向阴一边则是休息用的卧榻,似乎还摆着叠好的精美的毯子。古典的木质书桌摆在离门槛不远处的书柜前,几乎可以顶到房梁的书柜上琳琅满目的都是线装本的书。更离谱的是,书桌上居然还有砚台、毛笔架,沾了墨的毛笔,以及被翻开的右翻本的线装书。
看到眼前这一幕,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狠狠地扇了自己一巴掌,却发现这并不是梦。莫不是我真的穿越了?我愣在原地,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心中充满了疑惑和惊讶。
正当我愣在原地,满脸疑惑之际,眼前的第一个书架背后传来一声响动,那声音听上去有点像金属钥匙扣掉下去的声音。紧接着,一阵清脆而又有磁性的女声传来,操着一口很浓的南安口音:“呀!掉咯,咩求哦,这龟阀子啷用嘛!”
听到这声音,我瞬间明白,自己绝对是穿越了。而且,说话这人该不会就是王嫦杉吧?莫不是我穿越到了500多年前?错不了,这么浓厚的南安口音,也就只有从小土生土长的南安人才能说得出来。
回想起大学时闲极无聊,稍稍了解过各地的语言文化,我深知在古南安话里,“咩求”大概相当于普通话的“怎么回事”。而后面的“哦”则是尾音,古南安人讲话通常都会带上一个这样的尾音。至于“龟阀子”,我就不太清楚了,但大多数语言里加上一个“龟”,似乎都带有一种调侃的意味,就比如说“龟儿子”“龟孙子”。
我还愣在原地,细思着现在的状况。那阵女声再次传来:“出来些!是我搞错了咩?莫要惊慌!”再次听到这声音,我没想到穿越剧真的在自己身上真真实实地上演了。而且,这女的口音也太重了吧?
“出来些?”我暗自嘀咕,若不是对南安口音稍稍有一点了解,乍一听上去,分明就是“踹些”。“出来”两个字连在一起,就成了“踹”这个音,“些”是后面的尾音,用作修饰。
我站在原地,心中五味杂陈,既惊讶又兴奋,同时也带着一丝不安和迷茫。
但很快我又想到,既然这女子说了“出来”,还说什么“自己搞错了,莫要惊慌”,那么就意味着我的行踪可能已经暴露了。于是,我小心翼翼地迈开脚步,这一刻的感觉好真实,仿佛我真的走在古代的阁楼里,和剧组里的那种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整座公爵府由99间古建筑构成,分为前后九进院落,中路为主体部分,每一进院落都各有特色,错落有致。穿梭在院落之间,感受着这座古老府邸的历史韵味。花园部分更是美不胜收,繁花似锦,绿树成荫,为这座公爵府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在大约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大体浏览完了整个公爵府。这时,老狂想去花园里坐着打会儿游戏,我答应了,同时也表示我还想去安雨阁再逛一逛。于是,我们在济安堂前的院子里告别,各自朝着心中的目的地走去。
来到安雨阁,我再次被这里的氛围所吸引。墙上的各种关于这间阁楼的概要,以及刘王夫妇二人的作品展览,已经在之前的大体浏览中有所了解,所以并没有驻足观看太久。我沿着展柜,指尖轻轻划过玻璃,浏览着一部又一部诗集或者作品。
这些作品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后人留下的,但也有一部分是刘王夫妇的杰作。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那本已经发黄的右翻页线装诗集《福濂学士集》。我仔细查看出版日期,鉴定为正化年间,也就是说这本诗集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了,真是个老古董。
接下来,我又看到了几部刘王夫妇的作品,他们的字体都是以简单豪迈的行草着称。在特别展出的几幅书画中,我惊叹于他们的书法技艺,就连写字一向潦草的我看了都自愧不如。那些字简直潦草到几乎看不懂是些什么,大概是因为其中还有一些是繁体字的缘故吧。
除了这些书法作品,我还看到了王嫦杉的其他文学作品的翻印版本。每一件展品都让我对王嫦杉的事迹有了更多的了解。我感叹于她的才华和魅力,也更加有信心去演好这个角色了。
然而,当我浏览完所有的展品后,心中也不免有些遗憾。500多年过去了,沧海桑田,这里的布局似乎已经不是那时候的模样了。
正当我全面地浏览完这里,准备踏出门槛离开时,阁楼内的LEd灯突然间呲啦呲啦地闪了几下。我不由自主地停住了脚步,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恐怖片里的情节——遇到这种情况,通常都会立刻熄了灯,然后鬼就出现了。但转念一想,这里又不是凶宅,应该没那么恐怖吧。
正当我打算迈出脚步离开时,突然感觉周围的气息似乎变得不一样了。我忍不住揉了揉双眼,有点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然而,当我转过身,再次看向阁内的时候,所呈现的居然又是另一番景致。
这是妥妥的古代书房的布局!向阳的一边有专门用来闲聊或者读书用的坐榻,向阴一边则是休息用的卧榻,似乎还摆着叠好的精美的毯子。古典的木质书桌摆在离门槛不远处的书柜前,几乎可以顶到房梁的书柜上琳琅满目的都是线装本的书。更离谱的是,书桌上居然还有砚台、毛笔架,沾了墨的毛笔,以及被翻开的右翻本的线装书。
看到眼前这一幕,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狠狠地扇了自己一巴掌,却发现这并不是梦。莫不是我真的穿越了?我愣在原地,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心中充满了疑惑和惊讶。
正当我愣在原地,满脸疑惑之际,眼前的第一个书架背后传来一声响动,那声音听上去有点像金属钥匙扣掉下去的声音。紧接着,一阵清脆而又有磁性的女声传来,操着一口很浓的南安口音:“呀!掉咯,咩求哦,这龟阀子啷用嘛!”
听到这声音,我瞬间明白,自己绝对是穿越了。而且,说话这人该不会就是王嫦杉吧?莫不是我穿越到了500多年前?错不了,这么浓厚的南安口音,也就只有从小土生土长的南安人才能说得出来。
回想起大学时闲极无聊,稍稍了解过各地的语言文化,我深知在古南安话里,“咩求”大概相当于普通话的“怎么回事”。而后面的“哦”则是尾音,古南安人讲话通常都会带上一个这样的尾音。至于“龟阀子”,我就不太清楚了,但大多数语言里加上一个“龟”,似乎都带有一种调侃的意味,就比如说“龟儿子”“龟孙子”。
我还愣在原地,细思着现在的状况。那阵女声再次传来:“出来些!是我搞错了咩?莫要惊慌!”再次听到这声音,我没想到穿越剧真的在自己身上真真实实地上演了。而且,这女的口音也太重了吧?
“出来些?”我暗自嘀咕,若不是对南安口音稍稍有一点了解,乍一听上去,分明就是“踹些”。“出来”两个字连在一起,就成了“踹”这个音,“些”是后面的尾音,用作修饰。
我站在原地,心中五味杂陈,既惊讶又兴奋,同时也带着一丝不安和迷茫。
但很快我又想到,既然这女子说了“出来”,还说什么“自己搞错了,莫要惊慌”,那么就意味着我的行踪可能已经暴露了。于是,我小心翼翼地迈开脚步,这一刻的感觉好真实,仿佛我真的走在古代的阁楼里,和剧组里的那种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