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果然成功(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了寺庙,赶走了和尚。在官军剿灭刘黑七的时候,寺庙被炮火轰塌,从那衰落下来。

    听到这里,田苹拍手欢呼,咯咯笑着:妙!真的妙啊!

    在半山腰,他们还看到了多处摩崖石刻。虽然有些斑驳,凭现在的技术,修复起来还是不难的。

    没有下山,田果就急不可待,在颓废的古寺残垣断瓦边,她就召集随性人员。开了此次项目开发的可行性会议。作为对山山水水了如指掌的当地通,老书记也被邀请参加。

    今天的田苹笑容分外灿烂,就像一个成竹在胸,有了必胜方案的将军。她手向环绕的群山一指: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这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不要忌惮南边的风景区开发,那里的人工雕琢痕迹太明显,我们要走顺其自然,保护自然,欣赏自然的路子。

    我们要把这些石墙石屋改造成民居农家乐,修复山上的古迹,形成古村落享受自然游。

    我们首先把莲花寺修好,几百年的传说本身就是宝,对善男信女有绝大的吸引力。

    如果扩展经营,咱们对游客开展免费微山湖水面游。微山湖也是很神奇的啊。

    大家都很信服田果的想想力,除了莲花寺,微山湖的确很神奇。

    在本地人的传说里:微山湖有的说是黄河改道漫灌形成,也有的说是因为地震形成,湖底下有座城市哩。

    据说有个卖豆腐的人,早起卖豆腐,天大雾。自以为对这一带很熟,也没什么打怵的,顺着小路走去。看到热闹的市井,喧哗的闹市。

    有人对豆腐很感兴趣,买了不少。没钱付,就以黄豆作抵。等到太阳升起,浓雾慢慢散去,人和城市漫入涛涛大水中。卖豆腐的紧跑慢跑,好容易跑到大水没漫到的地方。满身大汗,长舒口气,这才发现换豆腐的黄豆,全部都是金粒子。

    神奇的微山湖诸多传说,就是旅游市场的辅助产品。

    见大家聚精会神的看着自己,田果接着说:这里的水,不止与微山湖可以成为产品。向南不老河宽段,那是块神奇的所在,咱们可以开发水面游乐场,作为咱们主旅游区的附属区。那里的古老传说,也应该很吸引人。

    当地的传说:鸡蛋里边如果有虫,那就是蛰!

    据说上千年前,有个小媳妇,想给儿子用煮沸腾的水,给小儿子冲碗鸡蛋茶。

    碗里蛋液里,有只才出卵壳的黑色小蚕样的东西。老奶奶脸上变了色,看了会说:这是蛰!吃了会要命的。

    小媳妇害了怕,她心疼宝贝儿子,可不能害了孩子。连忙它挑出来,扔到地上。

    谁知,这小黑蚕样的小虫,沾地就蠕动着往地下拱,很快就不见了影。

    它蛰伏到地下,经过千年,长得十几里地长。

    不知哪年,闹洪水的时候。蛰翻翻身,墙倒屋塌,山崩地裂。

    不老河宽段,就是蛰翻身弄成的。人们传说不老河宽段,这里就是那条翻身“蛰”的窝,深可通大海哩!

    见到大家频频点头,田果喝了口家乡的山茶水,眼珠转动着,接诊说:这里的重点,一是修路,要修的不是大公路,是充满山趣的旅游路。二是改造民居,重点是卫生宜居。三是修复文物古迹,四是找文坛高手,写出这里的传奇……

    看到田果筹划在胸,思路清晰,前景广阔,大家都不禁受到感染,象田苹一样舒心的笑起来。

    田果是个雷厉风行,说干就干能的人。以前的她,有想法,没有资本,墙上画饼不能拿充饥。

    现在既然有了第一桶金,田果就放开了手脚。

    田果以自己出生的小山村,开发出的山村民居游,不仅在景色传说上下功夫,还在山村好味道上,吊足了游客的味蕾。

    她资助邻居家,用网棚养蚱蜢。这是蝗虫的一种,味道更好一些。

    田果还奇思妙想,把长到斤半的鸡,从养鸡场拣体格健壮、品相好的,单独放在球形笼子里。

    鸡可以在球形笼里,在平缓的山地移动觅食。增加了肌肉的力度,还能防止野物的伤害。为当地特色菜,准备了充足的原料来源。

    有山有水有河流,有景有传说,还有吃过余香回味多日的美食,田果的创业火的映天红。

    田果家乡黄泥套的旅游开发,吃住行、看听赏一体结合。营业之日起就红红火火,如今更是游人如鲫。

    看到田果项目的成功,最高兴的还是孔庆新和陈根娣。当时虽然有些矛盾,当他们到黄泥套旅游生活体验了一下,心里马上平坦的刚用熨斗熨过,脸上也都有了田果标志性的笑。

    孔庆新的奖励是在老婆头上深深的一吻。

    陈根娣的奖励是是:我的个小乖乖。百步之内必有芳草,野有遗贤。侬这个苏北农村来的小姑娘,真不得了耶!

    秋晓薇本来就是高三的底子,语文功底挺不错的。只是高考落榜以后,过早的享受生活;而后则是下岗的磨难。疏落了文字,语文水平就掉了下来,如今为心上人整理文章,语文水平,在不知不觉间提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