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卢友平无意结缘 柳红杏洁身创业(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友平心里一个咯噔,他又停下了车。对众人说:这里好像世外桃源,在城市化,集镇化的推动下,这样的带有原始风貌的村落已经稀少。

    见到大家点头,卢友平下了车,大家分散在村落里溜达观看。

    这里的民居,大多还是青石的围墙,青石的屋子。院门多是栅栏般,屋子的窗户悬在屋檐下,插着木棍,虽然方正却只有尺把大。门是实木的没有玻璃,房顶基本都是麦秸或红茅草苫顶。

    一连蹿了几家,大多是墙倒屋塌。除了树上的鸟起起落落,加上几个老人聚集拉呱,佝偻的身影。连个山村,一般平和景象的驴喊马叫,猪哼羊哶,鸡猫狗转悠的影子都看不到。

    更别说,标志性的袅袅炊烟!

    卢友平在村里转了一会,见到这里大多院落坍塌,半天见不到年轻人。心里知道,村里的人大多外出了,在国家经济飞速发展的时候,还有谁甘愿在偏避的山村守护贫穷。

    不过,虽然难以见到人的踪影,可山村原始的风貌,青石小路边没过膝盖的草丛,背阴处的苍苔,很能呼唤远去的乡情。

    这破落的村子,人迹稀少,倒也不是没有人烟。夕阳下,倒也有几家柴扉搬开,隐隐有铁锅碰到铁器的尖锐声。

    卢友平向着开始冒出炊烟的地方走,透过院墙,观看着破败的近似原始部落的民居。

    该看的都看了,卢友平心里浮现起奇怪的想法:这里是逃脱现代喧嚣的好去处。一时间,竟有了在这里居住的冲动。

    就在溜到村边,紧靠杏树林不远处,卢友平打算转身回去。

    也就是在这时,他发现夕阳西下,破墙茅屋,一缕淡淡的炊烟在暮霭里盘旋消散,这是晚饭人口不多的人家!

    卢友平想。

    卢友平注上了意,再细细望去,院中有带花的杏树枝逸出。栅栏门紧闭,门前的草倒清理的很干净,只是青石是的苍苔很是明显。

    走近了看,院子里青石铺地,寸草不生,农具、柴禾堆放的整。屋门和小窗户擦拭的干干净净,一看住在这里的就是勤快人。

    卢友平有心结识,对着冒出炊烟的锅屋,大声吟道:应怜履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听到门口有人念诗,引起了屋里人的注意。就听有个清脆的女声念道:世人但知杏花美,哪识冬夏生存苦!

    就在众人惊愕的时候,一个姑娘探出头来。

    众人在惊诧姑娘不施粉黛的天然美貌时,卢友平和姑娘的脸都红了,原来是卢友平尴尬时遇到的姑娘。

    美之心人皆有之,几个朋友,好想施展撩妹的手段。没想到姑娘黑葡萄的眼神,在卢友平脸上盘旋了下,头一低进屋关门,给了众人吃了个闭门羹。

    这是柳红杏初见到卢友平的情景。

    其实,这不是他们第一次见面,只是岁月覆盖了尘土罢了。

    柳红杏当时感觉脸红耳热,开始以为是卢友平撒野,尴尬相见的原因。再细想想,应该是以前见过面,在哪地方呢?

    这夜,柳红杏没有睡好,就是想不起来。明镜上的灰尘长久不去擦拭,岁月的尘埃就遮盖住记忆的原貌。

    柳红杏这次回到山村,是想逃避城市的喧嚣和腐臭。爸妈和弟弟都在外地打工,她独自回家是想修养伤口。

    她是这一带有名的才女,罕见的上过高中的女孩子。只是教育资源的不平等,只能遗憾的落榜。想到高考前为了得到一部汉语词典的艰难,她至今都泪水难抑。

    那时村里还不像现在这样寥落,男人没见多出色,女人倒是长得十分出色。个个粉面红腮,腰细腚翘,正可谓深山出俊鸟。

    每当春节打工人归来,男人没几个扬眉吐气。美女们则华服盛装,大包袱小行李,昂首挺胸的进村。个别出色的,小车送到院门口,后备厢里搬出一摞摞东西。

    同村年龄相仿的几个小姐妹,受教育水平好的,连高中都没上过。她们都混的风生水起,引起一片羡慕。

    村里人要是有老人问她们在外边干什么,大多是说打工。其中一个说漏了嘴,顺口说;洗头!

    羡慕的撸锄头把子的爷爷辈,不解的议论:洗个头都能挣大钱?连个头都要花钱让别人洗,城里遍地是黄金吔。

    说漏嘴的女孩子,为了能够蒙蔽:洗脚也能赚钱呢。

    幸好,老人们不懂洗头泡脚的时代含义。在村里没闹起什么风波,免了年轻女子们的尴尬。

    柳红杏在村里人缘好,无论是曾经同过学的,还是一起下地剜过野菜的,都能处的来。她脑瓜子好使,性直心灵,不脱滑耍奸,嘻嘻哈哈就把事情办完了。

    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没能力供她复读。柳红杏每天下地来家,三把并作两把忙完家务,就开始点灯熬火的复习功课。

    她还在做着大学梦!

    春节前,那些归家的姐妹就开始劝她,外出打工去。过了元宵节,俊鸟纷纷向外飞去。

    和柳红杏关系最好闺蜜,临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