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苦中作乐(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么叫鼋汁狗肉?

    青年工人被华明晨一连串的问句,砸晕了,纷纷向他靠过来。

    只是可惜,这时众人已经走到临时巷道,太狭窄,队伍变成单人行。他的故事,只能等到班中休息的时候讲了。

    又是一个班组生产流水节奏,前面迎头放好炮以后,林彦俊招呼大伙抓紧出货(出炭)。就是说:赶紧把炸药炸下来的炭清理出去,以利于下一道工序的进行。大家一齐行动起来,铲的铲、刨的刨。李树来跟着季成矿,拿着一把矿镐超前找顶,也就是把顶板处被炸药炸松动的矸石,还没落下来的,提前发现搞掉,防止突然落下伤人。

    然后便是大家擦着汗休息。

    被华明晨几句问号,弄得心痒难熬的青年人,开始往华明晨身边凑。

    华明晨得意的看看季成矿,说书人一样,清清喉咙,拍着大腿当惊堂木啪的一声,摇头晃脑的说起来:

    走遍全国,卖熟食的肉摊上,都少不了放把刀,那是为了切割肉方便。

    彭州卖狗肉的熟食摊上却不一样,没有带刀的!这是什么缘故?

    一文鸿门宴,让樊哙威风凛凛的出现在大家面前:带剑盾闯帐,披帷西而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俱裂……

    天刚放亮,入冬的天雾气大,人不走到面对面,都很难认清。汉刘邦的朋友不少,多是下层人的生死之交。

    侠义多是屠狗辈里,应该有樊哙,他不仅是刘邦的连襟。着名的鸿门宴,盾牌上切下大块猪肩膀,大块生啖,让他名彪青史。和刘邦认识的初期,樊哙只是个卖狗肉的,生活很是拮据。

    大雾的帷幔,让人憋闷的喘不过气来。来往的行人,难以看清彼此面容。在晌晴的天,应该是日上三竿的时候,今日大路上仍然很难见到人影。

    这不,一个高大粗壮的汉子,挑着付担子,晃晃悠悠走了过来。看样担的东西不轻,随着他的脚步,桑木扁担吱吱呀呀的轻响着。

    这汉子乃是祖籍沛郡的樊哙。

    此人生的膀大腰圆,两肩发乍。柳斗上的大脑袋,生就一双圆彪彪的环眼,蒜头鼻子,吃破天的大方口。两腮和下巴直戗戗的,满是钢针样的虬髯。

    乍一见,让人凛然生畏。

    其实樊哙虽然长相凶恶,武艺高强,待人的心肠是极好的。光在县城里,他就有七八个割心剜胆的朋友。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为了大一统,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民众的赋税很重,单单在田地里刨土疙瘩,交完各种税赋,能弄个肚儿圆,就是上等人家。

    樊哙四肢发达,头脑可不简单。动了番脑子,东方不亮西方亮,见到战争结束后,随处可见的刨坟吃人肉的恶狗、家里主人养不起的流浪狗、等待货卖求钱的嫌弃狗,成群结队。也就是说当时狗比人多,专干坏事的狗比人恶。再怎么说,这些汪汪狂吠的畜生的肉,也比树皮野菜好吃多了,顶不济也能和狼肉、野兔子肉,有得一比吧。想到这里,樊哙便做起了屠狗、卖卤狗肉的生意。

    还真别说,樊哙这人手脚勤快,又肯动脑筋。很快就把握了卤狗肉的诀窍,让饕餮之徒爱上卤狗肉,这一特殊口味的人数不断增加。

    啧啧,刚烤好的热烧饼,夹上糯烂如泥的狗肉,慢慢的吃上一口,这是那个香啊!

    说穿了,樊哙的卤狗肉的诀窍,不过就是人勤快,不断改进。他头天将狗杀好,用清水浸泡,换洗几遍血水。第二天五更起来点火烧煮,加上多种香料和卤水,狗肉的血腥和土腥气全没有了,变得香味扑鼻,牵动馋虫。

    在厚厚的雾障中,樊哙深一脚浅一脚,不知不觉就走到了沛郡城的南门。

    远远望去,吊桥已经放下,城门大开。

    民众是可以随意进出的啦。

    樊哙刚抬脚欲进城门,又止住了脚步,犹豫了一下,舍近求远的向城东门走去。

    樊哙今天不想在南门一带老地方卖狗肉,打算换个卖狗肉的新地方。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他换了老地方,就可能失去一大批老主顾。可在老地方卖,樊哙又被一个老饕客吃伤了心。

    这人官不大,顶多是个乡镇干部。

    他吃樊哙的狗肉上了瘾。

    每天樊哙狗肉摊才摆好,他就摇摇摆摆来了。此人胃口极好,连嚼带吞小半只狗肉就没了,临走时还得顺走大半拉狗肉。

    光吃不给钱不说,理由还冠冕堂皇:带点给朋友们下酒!

    这让樊哙瞠目结舌,这人的朋友大多也是樊哙的朋友。

    小本买卖啊!樊哙就像患了严重的咽炎,嗓子眼有严重的异物感,却是咳不出来、咽不下去。

    他所说的朋友竟然也是樊哙的朋友!朋友嘛,有福共享,有难同当。

    吃点狗肉算什么?那是看的起你!

    樊哙毕竟家里贫穷,全家人全靠他屠狗的微利生活。日积月累,被这人吃白食下去,怎么得了。

    所以樊哙今天换了卖狗肉的地方,就是为了避开白食客:偶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