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心儿在飞(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不知不觉,三年过去了。

    当一排排灰砖青瓦的职工单人宿舍排列在山坡时,从彭州来的矿工,从此告别了原始人的穴居生活。

    有的矿工,开始把自己的老婆接来,过起了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幸福生活。

    别人看着孙燕从很生鲜,日子过得很快活。要吃有吃,要喝有喝。爱情吗,有山溪一般清秀的山妞相伴,大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洛阳花的得意。只有,华明晨几个贴心的兄弟才知道,孙燕从度过了多少内外夹击,几次城门失守,面临家破人亡的困境?

    私人老板的钱是那么好挣的吗,他们只是满足着自己的贪婪和欲望,哪怕朱门酒肉臭后,也不管路有冻死骨。每天他们会为着自己腆起的肚皮发愁,不屑的挥霍千金,去买曾经的英姿飒爽。也不会为下一顿的饭食而发愁的贫困阶层,发一点恻隐,花去九牛一毛的钱财。

    这些人理直气壮的箴言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居高临下的撇着嘴,揶揄着和自己一样的生命。即使,他们在宠物狗上的花费是一掷千金,在贫穷的人身上,他们是一毛不拔的。

    看到孙燕从的包矿业务干的红红火火,虽然自己挣的是大头,孙燕从挣的不过的骨头缝里的肉,老板还是想来夺走一口。

    幕后老板已经几次指示李海龙,准备实施减工提效的办法。李海龙不过是幕后大人物的一条小狗,帮狗喳食的东西。几年的煤矿生活,开采技术、安全生产他还是个门外汉,敲骨吸髓的技巧却也提高不少。

    密谋在悄悄进行。黄巢杀人八百万,在劫一人也难逃。

    算无遗策吗!

    不知不觉,包矿承包已经进行到第四年。期间,矿主们赚得满盆满。

    技巧能生钱,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

    因为凭借实力和素质,孙燕从们的劳动收入也很丰厚。煤矿工人的传统是,赚来钱大家分。上交过给国有大矿的承包费用后,除了搞些福利事业,孙燕从把钱全分给了弟兄们,实践了他的承诺:大把分金银。

    当然,孙燕从的收入也不少,除了在山妞老家的山沟里,建起档次不低的小洋楼,他还在彭州买下四居室的房。

    人总归要老,幻化成泥,为老年以后的生活置块点修生养息的落脚点,也是正常人的思维。

    这天,因为想的事太多,孙燕从翻身打滚就是睡不着觉。

    睡不着,就不睡!孙燕从赌气的从床上爬起,披着件夹克向矸石山走去。

    原先这里只有深深的山涧,采出来的煤矸石往深沟里一倒了事。随着煤矿生产规模的扩大,原先手工业式的采煤已经被淘汰。

    经过几次勘察,从环保的角度,孙燕从建议把矸石山放在山涧沟对面的山峪。远是远点了,孙燕从建议在山涧沟是建了座铁轨桥,使用方便,消除了雨季山洪灌井的隐患,产量上去了,平摊开成本也不会有显着增加。

    也许受上边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的环保理念触动。掌握实权的大老板,很快批准了孙燕从的方案。

    建成的铁轨便桥,宛如逶迤的长龙。

    孙燕从过了铁轨便桥,轻车熟路的向倾倒煤矸石的地方走去。即使电力在奇缺,煤矿的夜里总有两个亮点。

    一个是井口附近的工业广场,另一个便是矸石山。在一些资深的老煤矿,矸石山高耸入云,深夜矸石山上的灯光,便如夜空闪烁的星星。

    黑龙沟煤矿的正式开采史,仅仅有孙燕从们来的几年,规模始终处于小煤矿的产量。矸石山现在还称不起山,顶多算是个小山坡。

    孙燕从走到坡顶,在倒煤矸石的地方,他讶异的发现有位老年人,背着蛇皮袋在捡煤块。看着闪闪发光的煤块,将要被埋藏在矸石里孙燕从感到阵阵心痛,不由自主用手扒拉着,也跟着捡了起来。

    开始气氛很凝滞。两人各干各的活。在等下一班矿车休息的时候。老人说话了,话语带着浓浓的当地乡音:您个不缺吃不缺喝的,看样是个有钱的人,半夜三更的捡什么煤呀呢?

    孙燕从笑笑:老人家!你不理解采煤人的心情哩。一个汗珠子摔八瓣采出来的煤,轻易扔掉,可惜着哩。先别说,浪费了国家资源的大道理。就是老板花了钱,咱也不忍心浪费着哩。

    老人听得频频点头:是哩,是哩!吃了不疼撒了疼。看样,娃你也是穷人家长大的哩!

    第二天刚上班,李海龙把孙燕从喊到办公室。这时办公室,早已是鸟枪换炮,和初认识的时候不可同日而语。

    老板传下话了,你是个好人。他旗下的煤矿,你愿意承包几个,他就和你签几个。

    时间相处长了,秘密就不再是秘密。真正的大老板是谁,都是心知肚明的事。李海龙嘛,不过是个应应人场,跑腿的。

    看到孙燕从很高兴,李海龙往前凑凑头:老板还说了,减人提效的事不要再说了。

    李海龙就是这样的人,狗肚子里藏不住四两香油,脾气虽然火爆,流氓习气浓烈,对人还真没有多少坏心肠。自从知道孙燕从和山妞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