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野有遗贤(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小嘴:“我今天的活多,没干完,不放心。你们的活没干完,先走吧!”

    真是个好机会,牛郎想。

    待其他仙女走完,牛郎悄悄抱起织女的红色衣衫,一纵身飞过银河,向自己家里飞去。

    再说,织女正在专心的洗泡劳累,见人偷走自己的衣衫,顾不得自己只穿着短内衣,连忙起身追去。

    待追到牛郎的破草房,只见牛郎跪在地上,垂着头,两手高举着织女的衣衫:“请仙女姐姐治罪?”

    织女看到牛郎四面透风的家,再看破碗冷灶,冷冷清清的四壁。喝令牛郎抬起头来:“谁透露天上的机密给你。”

    牛郎仰起脸,泪水婆娑的诉说了爹娘死后,和老牛为伴的生活。

    听完牛郎的话,织女的泪水早已落满衣襟,忠厚老实的牛郎,实在让她心动。

    从此两人结成了夫妻。你恩我爱,生下一对儿女,日子越过越红火。

    后来玉帝委派负责织造的官员,几次督查,因为众姊妹的遮掩都瞒了过去。

    瞒一瞒二。不可瞒三。事情还是被新来的官员,发现了。

    先是把织女缉拿上天。任凭牛郎和孩子的哭求,老牛的皮,也被收缴。

    从此,牛郎织女只能分战银河两岸,苦度日月。

    他们的恩爱感动了仙界,玉帝那边是说不动的,人仙的界限,犹如阴阳相隔。还是后来查验牛郎实在是忠厚老实、勤快善良,才采取了用喜鹊搭桥,每年七月七允许牛郎织女见一面的特许。

    姥娘讲的李时珍的故事,在黄石中听来,也特别有趣,

    话说李时珍当年走遍天下,尝百草写下《本草纲目》。

    他能看出病因,更能治得了病,在医界名声大噪。被皇帝招到京城,成为了头牌御医,声震一时。

    这一年,居住在家乡的李时珍的母亲得了重病延请了,当地多少名医瞧看,苦药喝了不少,就是不见病情减轻。

    是药三分毒,药治病,药也伤身。加上心理恐惧,李母虽然没有讳疾忌医,也渐渐病的卧床不起,眼见得就不行了。

    这时,李时珍的弟弟想到,哥哥乃是天下第一杏林高手。京城虽然远,还是找哥哥救母亲吧。

    七月流火,赤地数金,冒着毒辣辣的太阳,娘两个千辛万苦来到京城。

    李时珍见到骨瘦如柴,双目无神,肤色黯淡的母亲大大吃了一惊。连忙号脉,看舌苔,询问治疗经历,敲击关键穴位,嗅闻母亲身上的味道。

    然后把弟弟拉到门外,眼泪婆娑的说:你马上拉着母亲回去准备后事吧,路上要快马加鞭,晚了就怕死在路上。你前脚走,我后脚到。生前不能尽孝,死的时候也得让老人家尽享哀荣。

    李时珍是头牌御医,行动不自由,不得上边同意,是不能随便出京城的。所以他火急火燎的催弟弟赶快上路,自己请假随后到家。

    弟弟一听,知道母亲的病已经绝望,不做他想,心如火烧,急忙往家里赶。

    三伏的天,鏊子般热的天,李时珍的弟弟汗流浃背。不住的催促家人,驱车如飞。他实在怕奄奄一息的母亲,大热天的,死在路上。那时,尸体可是难以保全呦。

    这一天,走到涟泉区的群山间,前不见村,后不靠店。老娘在山路的颠簸中,勉强睁开眼,可怜巴巴的对儿子说:“我儿……娘快渴死了……好歹找点水我喝。”

    恰逢涟泉地区大旱,多日未雨,天焦地燥,山脚的泉眼干涸,沟枯涧干,哪里去找水?

    李时珍的弟弟孝顺,看到母亲接近弥留之际,泪如雨下:弄口水喝!这可能是母亲这辈子最后的要求了。

    他安排手下仆人,将车停在一颗遮天蔽日的大树下,自己亲自拿着水钵,大汗淋漓的漫山遍野的去找水。山膀、山脚、山涧沟遛了个遍,就是找不到一滴水。

    就在他绝望的时候,见到一棵千年古树的树荫下,荆棘丛生,绿草茂盛。罕见的涧石上有苔藓,而碧绿的苔藓上,隐隐有人天灵盖骨。

    带着好奇和祈祷,他走近一看:天灵盖里有些水,只是水里有条蚯蚓在里边浮动。

    想到母亲干渴起皮的嘴唇,想到这是一个濒死的人最后的要求。李时珍弟弟犹豫了一下,把骷髅天灵盖里的水倒进了水钵里。昧着良心,端回去给母亲暂且解渴。

    母亲饮尽几口水,人就昏迷过去。再次醒来的时候,精神了不少。

    待死赶活干,挣着命回到家里,老太太的病竟然好了。除了身体还有些虚弱,原先的痛苦症状全都消失。

    老太太到家后感到腹饥,吃了点饭。休息一夜,老太太精神越发的矍铄。

    见到自己神清气爽,病体痊愈。想到去京城找李时珍治病的过程,老太太不由的大怒:“我儿人称神医,实则欺世盗名!他着作的《本草纲目》,本想济世救人,现在看来不过是误人骗人!要它何用?”

    于是吩咐小儿子把书稿抱来,在火盆里付之一炬。

    李时珍的弟弟,对哥哥也颇有怨怼,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