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合流(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李家浜的这个日化厂,还真的是出问题了。

    卡蜜拉的心气儿是很高的,她邀请王洛共同竞争是一方面,但她不愿意、也不屑于靠污染环境挣钱,才是主要原因。

    所以卡蜜拉对环保的要求就很高。

    可她的投资额度又不大。

    就算把从李梁那赚的200万英镑,原封不动地都投进来,也就是2000万华元。

    别说生产线设备了,全用来购买污水处理设备都好悬够不够……当然,卡蜜拉以不列颠人的身份,从不列颠购买,和一个华国人以华国的身份,从华国购买,价格上肯定是有点儿区别的。

    简单说,就是卡蜜拉的本钱不太够,她也不可能投入更多了。

    所以,卡蜜拉就要求吴城市政府做配套,以及无息或者低息贷款。

    做配套可不只是三通一平什么的,其实就可以简单粗暴理解为共同投入的意思。

    于是,吴城方面就开始为难了。

    本来以为引进的是急需的外资,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及国际销售渠道……可你要我也配套,你还打算薅我羊毛咋地?

    你这不是我急需的关键行业啊,我给你配套了,给别人配不配?我给别的投资商怎么交代?

    虽然高标准的环保是好事,但国内现在是发展第一,效率第一,其他都是次要的,所以这两条,吴城方面都不可能答应。

    明摆着的事,环保虽好,但成本也高啊,不单单是设备贵,使用也贵啊,最终的产品价格高出一半也不是不可能……对于日化这种价格比较敏感的消费品,你贵上5%都不是小事了,不好卖就是不好卖。

    除非你往国外买,差着汇率呢,成本才能抗的住。

    只要你别要我配套,你自己出钱搞,那我很乐意接受。

    所以谈了几次以后,两边就尬在这里了,甚至都还没谈到李家浜那边征地、村民就业、自有配方、原有股份等问题呢。

    吃过了中午的接风宴,喝茶的时间,张市长和刘淑琴亲自坐下来陪王洛聊这个事。

    本来张市长是另有工作安排的,陪吃一顿接风宴就得走,接下来是刘淑琴继续跟进,陪参观、陪考察,反正王洛的对接人是她。然后刘淑琴会在合适的时候,提出李家浜日化厂的问题。

    结果迎接的时候,王洛一句可以让投资商换人来谈……这句话透出的信息,就是他可以影响到投资人。

    这下,张市长推了后面的行程,陪吃完了还陪喝茶。

    刘淑琴亲自泡了茶,一边轻声细语地跟王洛说这边谈的情况。

    王洛摸着茶碗,考虑着再投日化行业,是不是合适。

    他之前还是有点欠考虑了,只觉得前期可以配方授权,或者买断落后一些的配方,然后一边生产,一般自己建团队研发……王洛想的取巧的办法是,等到活力28过两年被雪藏以后,他可以把那边的技术人员挖过来。

    现在卡蜜拉因为环保投入太大,尬在这里,王洛觉得等自己投资的时候,大概率也会尬在这里。

    当然,即便环保投入大,往更加注重环保的丑国和欧洲卖,肯定也是有的赚的。

    等自己的研发上来以后,产品就有核心竞争力了……但在这以前,他需要扛的压力就更大了。

    关键是,这么挣钱多累啊,这可是重资产了。

    唯一能让王洛觉得有价值的,就是投下这一笔,所产生的社会效益了——投资拉大,把这座厂子打造成自己的名片。

    名片……

    是了,在丑国的话,这张名片就应该是金融,因为丑国那边的金融资本已经全面压制了产业资本。

    而在华夏,这张名片就应该是大型实体,因为华夏的金融资本是被打压的幼苗,产业资本却一直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

    张市长用眼神示意刘淑琴,刚才刘淑琴真的是啥话都说,一点儿也不委婉,给他都吓一跳,然后他就意识到两人貌似关系不错?

    刘淑琴有点儿为难,她和王洛的关系,真没好到那份儿上,她干那么直白的时候,是她了解王洛没兴趣猜委婉的表达,所以才直说的。

    但现在被器重自己的领导看着,她也只能硬着头皮说道:“王先生?这个配套的事,真的不好搞……”

    王洛回过神儿来,笑道:“卡蜜拉现在手头没太多钱,能动用的大概就几百万英镑吧,而且她的事业中心也不在华国,甚至都不在实业上面,说服她投下重金,不太可能。

    但这姑娘贵族出身,又不屑于赚污染的钱,所以她有这样的要求,其实也不奇怪……稍等,我给她打个电话问一下。”

    张市长和刘淑琴顿时精神一振,能直接联系上对方大老板,那就能直接对话了,不然跟她的手下人谈,那帮人也做不了谈判框架以外的主啊。

    至于王洛说,卡蜜拉手里没多少钱……能动用几百万英镑,还叫没多少钱?

    实名制羡慕了。

    很快,王洛的电话打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