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3章 兵临宣威门,最后的议和(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坐下谈一谈。”

    “老东西,你想要卖国吗?”下面的少壮派官员再度被点燃了怒火,在大明殿上吵了起来。

    耶律原看着自己的老王叔,脸色难看的和吃了屎没什么区别,但他想要反驳却又不知道如何反驳,真想说一句: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这字说签就能签,这可是要留在历史中被后人评判的!到时候子孙后代戳的不是你的脊梁骨,而是我的!

    汗国千年以来,自己的祖辈没有一人与中原奉朝签订过议和书,更没有被中原军队杀到王庭的记录,被定州军杀到王庭已经很丢人了,要是再签个议和书,那他真的的就要被钉死在耻辱柱上了。

    “大汗明鉴,老臣是为我汗国千年基业着想,绝无半点私心!”耶律江突然抬高嗓门,在大明殿上吼了起来。

    这下倒是显得耶律原有些里外不是人了,无奈的耶律原只能起身做老好人,“好了,好了,都被吵了,现在大敌当前,你们就算是把大明殿拆了都没用,王叔说的也有道理,当务之急是想办法让定州军退兵!”

    耶律原一说话,大明殿又安静了下来,一直沉默的老国相孙成盛眼珠子一转,起身拱手。

    当所有人认为孙成盛要作为少壮派代表起身反驳耶律江的时候,孙成盛一开口就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大汗,老臣以为耶屠王所言极是,既然宁延把议和书都送上来了,那我们就没有熟视无睹的道理。”

    “国相。。”下面的少壮派官员纷纷露出疑惑神情,平日里素来主战的国相今天怎么说出来这么一番话,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

    孙成盛面不改色的站在大明殿中央,转身看向耶律江,颔首轻笑,“王爷此番妙语实乃救我汗国为难之良方,老夫佩服!”

    说完话后的孙成盛竟是当着满朝官员的面朝着耶律江鞠了一躬。

    这个鞠躬让耶律江有些始料未及,也只能硬撑着上前扶起孙成盛,“国相客气了,我等同朝为官,自当砥砺奋进,共同退敌。”

    孙成盛能和耶律江握手言和并且还能当着自己的面说出来,这让他一时半会都有些发懵;但比起发懵他最难受的就是这封议和书,难道他真的就要签了吗?

    要作为一个失败者在议和书上签字了吗?

    。。。

    身在宣威门死守国门的董长陵突然接到大汗要和宁延签订议和书的消息,当传令的宦官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董长陵整个人都傻了,他和呼延山石为了保卫王庭付出了多少心血,为了保卫王庭他们汗国付出了多少代价,呼延阔将军,呼延山石将军为了汗国都牺牲在了和定州军交战的战场上,现在你告诉我要议和?

    早知道要议和他们何苦如此,呼延将军何苦牺牲,自己身后的金甲卫将士又何必牺牲!

    这一刻,董长陵面如死灰,悲愤交加,此时的他感受到一股深深的背叛感和无力感,这个年过半百的老将军起身望着远处的大明殿,“噗嗤!”一声吐出一大口逆血。

    他董长陵可以战死,但绝不枉生!可大汗为什么你就做不到呢?那是这个国家的主人啊,你就忍心让汗国被宁延和定州军踩在脚下吗?

    董长陵仰天长叹,眼泪直流,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董长陵一番悲愤怒吼后极不甘心的走向了大明殿。

    此时已经是黄昏傍晚。

    大明殿中只剩下了耶律原和孙成盛。

    孙成盛皱眉看着孙成盛,老国相也没有了之前的淡定,而是神色凝重,两人面前摆着的正是宁延送来的议和书。

    “先生!”耶律原没有开口叫孙成盛老师或者国相,而是说了句先生,“这样真的可以吗?”

    孙成盛深呼吸一口气去,艰难点头,“汗国危难,我们必须置之死地而后生,此事若成,汗国危急可解;若败。。”

    孙成盛没有说下去,但两个人都是心知肚明,一旦失败,那等待他们的就只有死亡一条路。

    耶律原牙关紧咬,借着昏暗烛光拿起手边的玉印,皱着眉头盖在了议和书上,而这一幕刚好被走进来的董长陵看到。

    董长陵深呼吸一口气,艰难的走到大明殿前,冲着耶律原跪拜行礼,“董长陵拜见大汗!”

    耶律原收好玉印,起身来到董长陵面前,扶起这位为了汗国呕心沥血的老臣,“董大人,这几天您辛苦了。”

    董长陵摇了摇头,义正言辞的说道,“回大汗,一切为了汗国,属下不辛苦。”

    耶律原点了点头,转身来到案几前,拿起盖好大汗玉印的议和书来到董长陵面前,将议和书放在董长陵手上,“董大然,还请您务必将这封议和书交给宁延,告诉他,本汗同意议和,邀请他来大明殿共商两国边关一事,请他务必前来。”

    董长陵看着盖着红印的议和书眉头紧锁,心情极度沉重的他抬起头,直到此刻他还是不小心大汗会议和,“大汗,真的要议和吗?呼延将军尸骨未寒啊!!”

    “董大人。。”孙成盛起身来到董长陵面前,脸色苍老的国相抬手递给董长陵一个锦囊,“这不是大汗一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