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章 北进天下(2/3)
,那我宁延也没什么好隐瞒的了,只是希望老天师能保密,在我定州军未出平牢关之前,此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陆平远想了想,沉声道,“远征北蛮可是大事,仅仅依靠定州军怕是难成大事,羽化城之役历历在目,以一州之力对抗北蛮说得难听点就是不自量力,北蛮近些年发展迅速,慕容灼灼声名在外,还有长老门数不清的高手在暗中帮助北蛮军,宁州牧,这个英雄你怕是做不了啊!”
“为国而战,何须英雄之名,匹夫亦可!”宁延满腔豪情的说道。
陆老天师略微颔首,“看来你是执意北上了!”
“老天师来是想劝我不要北上的?”宁延轻声问道。
陆平远抬头看了眼宁延,冷哼一声,“老夫没有这个本事,来是想告诉你北征之战不是你宁延和定州军的事,而是整个大奉的事,当年土龙山危急之时,你宁延可以一封《英雄令》调动江湖武林高手前来相助,为何这次就不可以了?”
到这里宁延才明白陆平远话中意思,听完后愣了愣,大奉武林,这个问题他还真没深思过。
陆平远接着说道,“天师府弟子愿意参军北上,还望宁州牧允许。”
宁延摇了摇头,认真的看着陆平远说道,“老天师,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但天师府弟子参军一事,我不能答应,行军打仗,保家卫国是军人职责,这不是天师府弟子的责任,打仗要牺牲很多人,我宁延不想让更多的人白白牺牲。”
“那你就更应该让我天师府弟子参战!”老天师斩钉截铁的说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更何况还是我们这些武道中人,大丈夫修武若不能为国洒血,有辱一身功夫!”
刘紫苏冲着宁延拱了拱手,“还望州牧答应。”
宁延愣在原地,他不想将无关之人卷入战争,可陆天师说的话不无道理,军中若有武者坐镇,确实是能减少很多伤亡,但是让天师府弟子参战真的好吗?他们不是军人,不该卷入这场战争。
可就像老天师说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若是大奉人人有愿为国而战之心,人人有敢上阵杀敌之意,大奉何愁不兴,北蛮何愁不灭,“老天师,既然您执意如此,那我宁延就不推辞了,天师府弟子可以参军,随军北上。”
陆平远捋着胡须哈哈大笑,“成了!”
从宁府返回天师府的路上,刘紫苏低头不语,老天师看穿了徒弟心事,喃喃道,“宁延之志不仅是大奉,还有北蛮,之前老夫觉得以他之才甚至有坐上九五的可能,现在来看,他所求的可能要远超太和殿上的龙椅。”
刘紫苏看着师父,认真问道,“这天下真有比九五之尊还有吸引力的吗?”
陆平远想了想,缓缓说道,“老夫不敢相信有,可从宁延眼中我觉得确实如此,他要做的是万世之功。”
“一扫捭阖!”刘紫苏语气从疑惑变成震惊,“他要一劳永逸,彻底解决大奉北部边患!”
陆平远嗯了一声,语气中不乏震惊,北蛮和大奉征战千年,双方可以说是不死不休,大奉历代国君都将北蛮视作洪水野兽,双方连年征战,互有胜负;若是宁延此次北征,真能彻底解决北蛮犯边一事,那他的成就毫无疑问将是历史第一人。
历史上想要彻底解决北蛮南下问题的国君将军不在少数,可到最后都变成了不了了之,宁延此番北征,不论成败,都足以让他名垂青史。
老天师继续说道,“紫苏,你看着吧,这天下马上就要变天了。”
刘紫苏不会质疑师父的话,只是有些诧异,“因为宁延?”
“只有他!”
。。。
大奉神英八年五月,天气放晴,项州北门关前旌旗飘飘,铁甲阵阵。
大将军徐子谦亲率十万大军抵达北门关,经历土龙山一战后,项州军元气大伤,直到今年才差不多恢复过来,虽然实力大不如以前,但要上了战场也是不容忽视的战力。
大军远赴边关,所到之处尘土飞扬,疾风营上将军韩念和副将钱旭早已在北门关等候多时,土龙山一战,疾风营深入北蛮绕敌千里,在火野山谷给予了慕容灼灼沉重一击,若非韩念奇兵绕后,土龙山谁能笑到最后还真不好说。
此番北上,天山白马营是项州军绝对主力,白马呼啸震三关的天山白马营一直都是项州军的绝对战力,只要天山白马营还在,项州军就在。
看到徐子谦带着陈辛如,李凤荷等一众将军出现在北门关前,韩念和钱旭直接翻身下马,来到徐子谦面前拱手道,“徐将军,疾风营七千将士集结完毕,可随时北上。”
徐子谦点了点头,抬头看着北门关上飘扬的宁字军旗,沉声道,“宁字军旗在,项州军的精气神就在。”
如今的项州政务有钱桂和一众官员,打仗有徐子谦带头,整个项州高层都找不出一个宁姓官员,可这面宁字大旗并未随之消失,而是一直飘荡在北门关城头。
宁致,宁鹤父子两代一个创立了项州,一个让项州军立于大奉顶尖军队之列,身后的大旗不仅是宁家父
陆平远想了想,沉声道,“远征北蛮可是大事,仅仅依靠定州军怕是难成大事,羽化城之役历历在目,以一州之力对抗北蛮说得难听点就是不自量力,北蛮近些年发展迅速,慕容灼灼声名在外,还有长老门数不清的高手在暗中帮助北蛮军,宁州牧,这个英雄你怕是做不了啊!”
“为国而战,何须英雄之名,匹夫亦可!”宁延满腔豪情的说道。
陆老天师略微颔首,“看来你是执意北上了!”
“老天师来是想劝我不要北上的?”宁延轻声问道。
陆平远抬头看了眼宁延,冷哼一声,“老夫没有这个本事,来是想告诉你北征之战不是你宁延和定州军的事,而是整个大奉的事,当年土龙山危急之时,你宁延可以一封《英雄令》调动江湖武林高手前来相助,为何这次就不可以了?”
到这里宁延才明白陆平远话中意思,听完后愣了愣,大奉武林,这个问题他还真没深思过。
陆平远接着说道,“天师府弟子愿意参军北上,还望宁州牧允许。”
宁延摇了摇头,认真的看着陆平远说道,“老天师,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但天师府弟子参军一事,我不能答应,行军打仗,保家卫国是军人职责,这不是天师府弟子的责任,打仗要牺牲很多人,我宁延不想让更多的人白白牺牲。”
“那你就更应该让我天师府弟子参战!”老天师斩钉截铁的说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更何况还是我们这些武道中人,大丈夫修武若不能为国洒血,有辱一身功夫!”
刘紫苏冲着宁延拱了拱手,“还望州牧答应。”
宁延愣在原地,他不想将无关之人卷入战争,可陆天师说的话不无道理,军中若有武者坐镇,确实是能减少很多伤亡,但是让天师府弟子参战真的好吗?他们不是军人,不该卷入这场战争。
可就像老天师说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若是大奉人人有愿为国而战之心,人人有敢上阵杀敌之意,大奉何愁不兴,北蛮何愁不灭,“老天师,既然您执意如此,那我宁延就不推辞了,天师府弟子可以参军,随军北上。”
陆平远捋着胡须哈哈大笑,“成了!”
从宁府返回天师府的路上,刘紫苏低头不语,老天师看穿了徒弟心事,喃喃道,“宁延之志不仅是大奉,还有北蛮,之前老夫觉得以他之才甚至有坐上九五的可能,现在来看,他所求的可能要远超太和殿上的龙椅。”
刘紫苏看着师父,认真问道,“这天下真有比九五之尊还有吸引力的吗?”
陆平远想了想,缓缓说道,“老夫不敢相信有,可从宁延眼中我觉得确实如此,他要做的是万世之功。”
“一扫捭阖!”刘紫苏语气从疑惑变成震惊,“他要一劳永逸,彻底解决大奉北部边患!”
陆平远嗯了一声,语气中不乏震惊,北蛮和大奉征战千年,双方可以说是不死不休,大奉历代国君都将北蛮视作洪水野兽,双方连年征战,互有胜负;若是宁延此次北征,真能彻底解决北蛮犯边一事,那他的成就毫无疑问将是历史第一人。
历史上想要彻底解决北蛮南下问题的国君将军不在少数,可到最后都变成了不了了之,宁延此番北征,不论成败,都足以让他名垂青史。
老天师继续说道,“紫苏,你看着吧,这天下马上就要变天了。”
刘紫苏不会质疑师父的话,只是有些诧异,“因为宁延?”
“只有他!”
。。。
大奉神英八年五月,天气放晴,项州北门关前旌旗飘飘,铁甲阵阵。
大将军徐子谦亲率十万大军抵达北门关,经历土龙山一战后,项州军元气大伤,直到今年才差不多恢复过来,虽然实力大不如以前,但要上了战场也是不容忽视的战力。
大军远赴边关,所到之处尘土飞扬,疾风营上将军韩念和副将钱旭早已在北门关等候多时,土龙山一战,疾风营深入北蛮绕敌千里,在火野山谷给予了慕容灼灼沉重一击,若非韩念奇兵绕后,土龙山谁能笑到最后还真不好说。
此番北上,天山白马营是项州军绝对主力,白马呼啸震三关的天山白马营一直都是项州军的绝对战力,只要天山白马营还在,项州军就在。
看到徐子谦带着陈辛如,李凤荷等一众将军出现在北门关前,韩念和钱旭直接翻身下马,来到徐子谦面前拱手道,“徐将军,疾风营七千将士集结完毕,可随时北上。”
徐子谦点了点头,抬头看着北门关上飘扬的宁字军旗,沉声道,“宁字军旗在,项州军的精气神就在。”
如今的项州政务有钱桂和一众官员,打仗有徐子谦带头,整个项州高层都找不出一个宁姓官员,可这面宁字大旗并未随之消失,而是一直飘荡在北门关城头。
宁致,宁鹤父子两代一个创立了项州,一个让项州军立于大奉顶尖军队之列,身后的大旗不仅是宁家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