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土财主张宪,掌管火炮的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都仿造出来了?

    张宪心头一动,让人安排汽车,直接前往兵工厂。

    刚准备上车,又让人拿上两箱子大洋。

    说奖励就奖励。只要火炮的性能达标,研发的技术人员都有奖励。

    五万大洋、十万大洋,张宪还是舍得掏出来奖励技术人才的。

    钱不给技术人员,难道去打赏戏子吗?

    搞笑!

    兵工厂这边弥漫着一股疲惫却兴奋的矛盾气氛,一伙人轮轴转,按照图纸仿造出来了迫击炮跟无后坐力炮。

    无后坐力炮对炮弹的要求比较高,这一点也需要协同配合。

    张宪到了兵工厂的时候,杨昭、秦朗两人也被下令迅速过来。

    这两人算是炮兵的支柱指挥,也是张宪一手扶持上来的。

    火炮好不好用,让专业的人来评估。

    对于无后坐力炮这样的新鲜玩意儿,秦朗留学汉斯,稍微有点眼力,一眼就认了出来。

    “司令,之前在汉斯留学,见过他们的75毫米无后坐力炮,携带方便,机动性强,既可以直射工事,也可以作为临时支援火力,非常优越。”

    张宪不说话,摆手示意他过去看看。

    75毫米步兵炮、无后坐力炮更适合配属给团级支援火力。

    目前有山炮、野炮,团级火力的需求没那么明显。

    57毫米无后坐力炮是准备配给步兵营的强势火力,还可以考虑给部分连队加强作战使用,作为反坦克、工事、碉堡的直射武器。

    每分钟射速8-12发,使用破甲弹可以有效打穿70毫米钢板以及0.2米深的混凝土。

    直射距离300米,最大射程3000米

    佩戴三脚架的重量是36千克,不带三脚架用肩扛式射击,只有28千克。

    找个壮汉就能肩扛射击。

    至于另一款迫击炮,则需要杨昭过去调教。

    82毫米迫击炮属于营级火力,真正冲锋的时候是放在后方,很难随步兵一起往前提供火力压制。

    手榴弹投掷距离最远不超过60米,真正作战二三十米就算好的。

    而60毫米迫击炮的定位就是给连排提供火力,弥补1000米左右的火力空档。

    最小射程100米,最大射程1500米,每分钟射速30发,总重量22千克。

    这两款武器,将大幅度增强连排火力。

    再搭配着掷弹筒使用,面对鬼子小队、中队级别,根本不需要火力支援,一个连就能轻松应对。

    按照张宪的规划,嫡系部队的连队,至少一门60毫米迫击炮,满编3门,搭配一门57毫米无后坐力炮。

    其他部队,一个营配置2门57毫米无后坐力炮,2门60毫米迫击炮,作为加强火力,随时配属给连队作战。

    这样一个师可以配备81门60毫米小炮,27门无后坐力炮。

    按照现有的产能,一个月能完成这些,一个月能装备一个师。

    秦朗跟杨昭真是爱不释手啊。

    这两款连级火力,将大大提升嫡系部队的战斗力。

    随后进行火炮验证,进行性能测试。

    张宪也兑现诺言,让人把现大洋搬上来,直接给技术工人分发。

    白花花的银洋,抓起一把撒下去,哗啦啦如流水。

    清脆悦耳。

    几个技术负责人嘴都快咧到耳后根了,这几天连夜不休的干为了啥,不就是为了大洋吗。

    “我这人办事儿,说到做到,突破技术有奖励,制作出精品有奖励,产量提升还有奖励。”

    挥手示意刘嘎豆,别磨磨叽叽的,给大家发钱。

    10万大洋毫不犹豫的洒出去。

    随后又让人拿来10万大洋,放在月奖金池子里,只要产量提升30%,大家分这些钱。

    除正常的薪水外,都是额外的奖励。

    先把积极性调动起来。

    兵工厂前后的干劲儿,可谓是翻天覆地。以前干得好了,那是领导层受益,干的差了扣工人的薪水。

    能有干劲儿才怪了。

    接下来就得考虑火炮入编,组织人手训练,这两件事秦朗跟杨昭负责。

    一个负责培训57毫米无后坐力炮,一个负责培训60小炮。

    培训完成后,往34师内编入。

    “一会替我下令,让张大彪的34师休整3天,随后往太源来,云中城交给12师就够了。”

    处理完这些,张宪并没有返回司令部。

    自己还得去一趟晋东南,先给三个师去消息,要求各师长等骨干人员,到高平等候。

    116师、130师目前在晋城、高平、陵川一带布防,依托山高地形,阻敌前进。

    91师目前在安阳,活跃在冀南、豫北,跟鬼子保持游斗。

    目前20师团逼近临汾,108师团在长治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