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祖大寿(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氏一族开始崛起。

    到了祖大寿这里,彻底将关宁军掌握在手中。

    吴三桂为什么能接手关宁军?

    一方面是战功,另一方面是因为他是祖大寿的外甥。

    肥水不流外人田。

    正因为有这层关系,当祖大寿第二次投降时,皇太极没有任何怪罪的意思。

    不过为了防止祖大寿再次叛逃,皇太极将他软禁在家中,不能随意出入。

    做为一个边军将领,祖大寿宁愿吃人也不愿投降,可以说是坚持到了最后。

    当然。

    他毕竟投降了,可以说没有舍生取义的勇气。

    但是。

    祖大寿在投降后,没有杀过大明的一个士兵,甚至一个百姓。

    就凭这一点,他就无愧于大明。

    崇祯明白这个道理,在场的文臣们也清楚其中缘由。

    所以当崇祯说出要换回祖大寿后,所有人都没有反对。

    崇祯换回祖大寿还有另外一层想法。

    吴三桂拥关宁军自重,表面忠心实则一身反骨。

    如果换回祖大寿,情况就不一样了。

    祖大寿同样拥兵自重,但是他忠于朝廷。

    不会背刺崇祯。

    而且祖大寿回归后肯定会和吴三桂争兵权。

    他们之间一旦产生矛盾,崇祯就有机会了。

    在被崇祯的脑回路惊到后,李邦华先是高兴,随后有些担心:“陛下,祖大寿对建奴来说非常重要。”

    “仅凭阿济格,遏必隆以及那些败兵的尸骨,多尔衮和多铎怕是不会同意。”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