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蒙古与辽东现状(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一片广袤的草原上,矗立着一座城,察罕浩特。

    城中,林丹汗正在思考着如何给后金制造麻烦,既然拿了大明的岁赐,就最好做出些动作,不然下次不好意思张口要钱。

    林丹汗,全称孛儿只斤·林丹巴图尔,乃是北元时期的最后一位蒙古大汗,达延汗的八世孙,布延彻辰汗长孙。其十多岁就登上了汗位,当时由察哈尔部与内喀尔喀五部辅政。

    成年后的林丹巴图尔,为了强化自己的汗位,完全控制蒙古诸部。不断地对明朝辽西、辽河河套发动袭击。如万历四十三年劫掠广宁、锦州各地。

    为了与明朝达成互市,林丹巴图尔提出愿意送还俘虏,但是被明朝明确拒绝。

    后来,随着后金努尔哈赤的崛起,明军多次败于后金八旗军之手。明廷才同意与察哈尔蒙古互市。

    当时,明朝朝廷内部有人提出挑唆内喀尔喀与察哈尔对付努尔哈赤,为了达成这一战略意图,明朝不断地扩大岁赐额度。

    后来,内喀尔喀联盟、察哈尔蒙古与后金不断交战。在萨尔浒之战后,后金挥师铁岭,内喀尔喀的首领宰赛率领一万蒙古骑兵支援,但是被努尔哈赤击败并俘虏。

    在内喀尔喀在与努尔哈赤歃血结盟后,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宰赛父子才被赎回。一个多月后,在明朝赏赐的诱惑下,内喀尔喀又回归明朝的怀抱。

    在林丹汗改信红教,并与明朝结盟后,林丹汗遭到了众多蒙古部落的背叛。

    天启二年二月,蒙古左翼三万户的大臣锡尔呼纳克杜棱洪台吉领三千多户,万余骑兵投奔辽阳城,归顺努尔哈赤。

    天启三年正月,内喀尔喀拉巴什希布、索诺木、莽果、达赖台吉等也率各部投奔后金。

    此后,乌珠穆沁部多尔济、苏尼特部素塞巴图噜、浩齐特部策凌伊尔登、阿巴噶部都思噶尔远走北部的喀尔喀。

    天启六年春,后金攻打宁远失利,内喀尔喀联盟转而又与明朝结盟。后金努尔哈赤见此情况,派军攻打内喀尔喀,内喀尔喀大败。喀尔喀的领袖卓里克图败走,遇到林丹汗后,被吞并了部众。

    十月,皇太极率众攻打内喀尔喀,喀尔喀的六万联军大败。

    而北元的林丹巴图尔不仅不出兵援助,还趁火打劫、落井下石,这也为林丹巴图尔的失败埋下了伏笔。此后内喀尔喀也就只剩下了巴林部和扎鲁特部。

    天启七年,皇太极使用计策使得林丹汗手下的奈曼、敖汉二部归附后金,并盟誓。从此,林丹汗也就走上了败亡的道路。

    “科尔沁部落不仅与后金通婚,还胆敢结盟,这是对蒙古人的背叛,也是对北元朝廷的背叛。这次就拿科尔沁部落开刀,我就不信还有人再与后金交好。”林丹汗望着手下的众将领、大臣。

    “自万历二十一年,努尔哈赤在古勒山击溃女真各部与科尔沁等部落,科尔沁就与努尔哈赤结盟。早该出手教训科尔沁部落了。”有人开口。

    “大汗,科尔沁蒙古被攻打,后金绝对会派兵援救。我军可没有攻城利器啊,若是强行攻城,损失必定不小。有没有可能从明廷那里获取一些攻城利器、武器。”一年老的大臣建议道。

    “大汗,不如先派人与科尔沁的奥巴台吉先行沟通一番,然后再做打算。”有一年长的大臣进言。

    “派何人前往合适?”林丹巴图尔望着众人询问。

    “绰尔济喇嘛。”

    “好。另遣人联系张家口,购置物资。”林丹巴图尔开口。

    明朝推行的“以虏治奴”的策略,在一段时期确实起到了牵制后金八旗兵的作用。

    但是,由于蒙古各部内部矛盾不断。明朝与察哈尔部、内喀尔喀部之间的联盟过于松散,未能形成统一、有效的领导,各部之间各自为战。

    在这种情况下,更有利于后金八旗兵的各个击破。甚至在后金攻打内喀尔喀的时候,林丹巴图尔还在背后捅刀子。

    无论是察哈尔部,还是喀尔喀都是想着从明廷这边获取足够的好处。只要利益受损、达不到自己的要求,随时可翻脸、反目。

    后来,林丹巴图尔攻打大同,劫掠百姓十万,就是为了要挟崇祯皇帝继续给赏赐。

    与林丹巴图尔结盟,实在不是一个良策。还真是应了那句话,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本质是利益的交换。党派之间、部落之间、国家之间更是如此。

    辽阳东京城。

    “奴才李有为给两位贝勒爷请安。”李有为准备跪地行礼。

    此时的李有为已经换了一身的装扮,不仅脑袋后面扎了个辫子,一身服饰也是后金的样式。

    “李将军不必如此,快快请起。”代善弯腰扶着李有为。

    “谢两位贝勒爷。”

    “李将军,我有一事想要了解。你在辽州、山东登州的时候,有没有在刘卓的麾下见到过威力比较大的利器什么的?”皇太极眉头紧锁,一脸认真的询问着。

    “威力大的利器。”听了皇太极询问,李有为神情严肃,不断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