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台湾的情况(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何千军转头望向了曹克敌,将想法说了出来。公子智计无双,或许有破敌之策。

    “职责所在,必定如实禀报公子。”曹克敌爽快的答应下来。

    “诸位有什么什么书信需要转交,或者有什么物品需要在下转达的,尽数言明即可。”两人的话音刚落,曹克敌就继续开口对众人说道。

    此时吴俊的副手,有些犹豫的走了上前。然后有些紧张的询问:“曹老弟,能否回到登州后,替我等众将士询问一下公子,我等驻扎多久可以返回山东?”

    众人听到话声,目光立马朝这边望来。

    “天启三年四月,我等千余将士,乘船来到这袅无人烟的台湾岛驻守。如今,已近两年。虽说我等在此也是吃喝不愁,有酒有肉,但此地终归少了几分欢闹与人烟。”

    “况且,众将士上有父母,下有妻儿。若是一直驻守下去,这对于众将属实过于残忍了些。”副手说着说着,眼泪就止不住的流了下来。

    “曹老弟,众将士并非抗命不遵,只是希望你可以代为询问一番。问明我等还要在此地驻防多久?”

    “也好让我等有个盼头啊。不然,众将士整日情绪低迷,士气不振,军心不齐。不仅不利于以后的作战,还可能会造成不小的伤亡。”吴俊见副手率先提出驻守的问题,随后开口补充道。

    “两位请放心,等曹某抵达了登州后,必定向公子言明台湾岛上的驻守问题。”曹克敌信誓旦旦的对两人说道。

    “麻烦曹老弟了,以后定有厚报。”吴俊激动的说着。

    ……

    天启五年三月二十日,招募的五千新兵已经列阵在城外的校场内。由于报名的青年、百姓多数住在省治济南城附近,这些人明显比登州府城附近招募的士兵结实、精神不少。

    这也就极大的节省了抚台衙门的开支,易于速成。

    到了崇祯年间,即便流民再多,只要火枪兵枪声不断,没有任何人可以抵挡的住。

    简单叮嘱了练兵的陈子成后,刘卓就不再关注城外的新兵了,任由陈子成训练。

    刘卓是打算在两年的时间内,练出一支万人的火枪兵,至于以后配不配火炮另说。跑的快、跑的久、跑得远是这支队伍招收时候的最主要的条件。

    毕竟,以刘卓如今的实力,还不足以为全军士兵配备马匹。养三、四万匹战马,还不如培养出十万大军来的划算。火器时代到来后,骑兵的作用会大幅度的减弱,直至日后彻底退出军事舞台。

    即便是欧洲的各种骑兵,在马克沁机枪面前,依旧不堪一击。只要自己不断引导火器、火炮的研发方向,终有一日会赶上,乃至超越欧洲的各国。

    二十四日,曹克敌带领船队返回了登州港。

    在得知刘卓升任山东巡抚后,曹克敌的表现与众人一样,兴高采烈。

    “你骑马前往济南府,多马换骑,三日就可以抵达济南城下。”林怀建议道。

    “也只能如此了。”曹克敌无奈,升官是好事,可是跑的太远就不好了。随后继续说着。

    “船队就停靠在港口了,船上的一些南方特产,你记得安排人手卸货。”随后,曹克敌带着属下,急冲冲的骑马飞驰。

    没几日的功夫,曹克敌就抵达了济南城。然后在路人的指领下,一行多人来到了抚台衙门。

    “公子,这是台湾岛上的几位将军托我转交给你的,称是红毛鬼的布防情况及实力情况。几位将军有些拿不定主意,所以征求您的想法。”曹克敌如实向刘卓禀报。

    虽然自己内心深处抵触与荷兰人交手,但是只要公子下令,没说的,该上就得上。

    大概一盏茶的功夫后,刘卓就放下了手中的信件。望着曹克敌开口:“既然打不过,那就没必要白白牺牲将士的性命。荷兰人想做生意,我们和他们做。此去,你多带上几艘船,再带上五万两白银以及大量丝绸、瓷器、茶叶等物资。”

    “派人与对方沟通一番,若是对方傲慢无礼,亦或者拒绝交易,即刻回报于我。”刘卓认真的叮嘱道。

    “属下明白。”曹克敌点头表示听懂了。

    “属下还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曹克敌有些犹豫,不知如如何是好。

    “你既然都开口了,还是有什么当讲不当讲的。痛痛快快的说出来,别婆婆妈妈的。”

    “吴将军托我代为询问,台湾岛的一千余驻兵已经驻守两年了。何时可以返回山东?”曹克敌厚着脸皮问道。

    “两年了?时间就这么不知不觉的过去了。好快啊。”刘卓感慨万千。先前,

    确实是忙于诸事,忘了他们的安排。如今,既然提出来了,也该派人换防了。

    片刻后,刘卓继续说道:“我稍后会向登州的两千驻军下令,选出千人同你再上台湾岛。你返航一趟不容易,今日就与我多喝上几杯。”

    “大人菩萨心肠,将士们一定会感念大人的恩德。”曹克敌随口说道。

    “什么时候,你也学会拍马匹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