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兖州困局(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天启五年十一月底,在东昌待了两个多月的李常在带着部分的人手返回了济南城。

    临近济南城的西门,李常在等人驻足停留。

    “济南城依旧如此,只是来往的商人好像变得更多了,百姓变化倒也不太大。”李常在望着往来的人群,感慨道。

    “州府的治理本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短期内想要见到执政的成效,确实很难。”苏若莹见状,随口说道。

    也不知父亲为何揽下了东昌府的诸多事宜,让自己跟着这个李掌柜。虽说这李常在与抚台大人关系匪浅,可让自己长期跟在其身边学习,对于一个女子来说,终归有些不妥啊。

    殊不知,在苏恪决定由苏若莹担起苏家家业的时候,苏父就已经不再将苏若莹当成一个女子看待。而苏若莹也只是外貌装扮的与男子相似,心中从未将自己当做一个男子。

    “苏小子,你倒还算是有一番见识。”李常在不禁笑道。

    “全赖李叔指点。”苏若莹温声细语道。

    “好了,进城吧,在城外停留太久会影响商队通行。”李常在吩咐道。

    随后一行几十人纷纷入城。

    而此时的刘卓正与一众巡抚衙门的官员商议兖州府的事务,兖州府的问题若是处理得当,定能为山东省的发展提供极大的助力。

    天启二年二月初七,济宁州发生百年没有的大地震,郓城地裂泉涌,鸡犬鸣吠,墙屋倒塌。

    巨野城垣雉堞倾倒过半,文庙庑舍皆坏,历城房摇地动。曹州(今菏泽)、城武(今成武县)、濮州(今河南省濮阳)、金乡、鱼台皆有震感。

    地震波及兖州府东阿、平阴、东平州(今东平)、汶上、定陶。济南府历城、济阳、齐东、邹平、阳信、淄川、新泰。东昌府聊城、莘县、馆陶,广平府清河、鸡泽、肥乡、成安。

    河南省的河南府洛阳、偃师,开封府杞县、尉氏;归德府商丘、睢州、鹿邑、阳武。

    江苏省的徐州、沛县、丰县、萧县等。

    地震波及到大明朝的三省三十余府州县。

    到三月初七,济南府、东昌府的历城、长清、济阳、临邑、乐陵、东阿、茌平、肥乡等地又发生5.5级地震,并连震三日,倒坏民居无数,聊城、武定州等同日亦震。

    “发生在天启二年五月的徐鸿儒叛乱,多半是各地地震后,官府救助不及时导致徐匪趁虚而入,蛊惑各地百姓作乱。虽然叛乱已经被平息,但是兖州境内,地震、叛乱留下的痕迹还在。”

    “前些时日,本官也曾亲自去过兖州府。兖州府土地广阔,又有运河途经济宁州。纵然地震的创伤还在,但是近四年过去了,按照常理推算,当地的百姓也该恢复正常的生活了。可是,事实情况并非如此。”

    “兖州境内乞讨苟活、衣不蔽体的百姓随处可以看到,与如今的济南府、济南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换一句不好听的话,在座各位家中的阿猫阿狗,日子过得都比他们好。”

    “今日,众僚属齐聚于此。本官只是想问一问,诸位可有什么主意,能够助兖州府脱离目前的困境。”刘卓说着说着,神情不仅变的激动起来,情绪也愈发的高涨。

    “大人,并非我等不尽心,实乃兖州府情况特殊啊。大量的土地被人占着,百姓不是成为佃农,就是沦落得沿街乞讨的下场。”幕僚崔世英面露难色道。

    “大人,崔兄所言皆是我等心中所想。”幕僚邓德霖也开口附和道。

    “那就没有办法可以解如今的兖州之困吗?”刘卓皱眉道。

    “有倒是有,只不过属下担心会遇到一些困难,不太好处理,方才未开口直言。还请大人恕罪。”陈川平起身回道。

    “但说无妨。”刘卓眉头舒展,面露笑容。

    “先前,大人不是在济南府、东昌府建厂,如今也可以将工厂设在兖州府。兖州府产的粮食较多,若是一众商人蜂拥而至,定会出现会粮价大涨的情形。那时,百姓的生活就更加困难了。”陈川平担忧道。

    “可以由官府出面收购粮食,不仅可以平抑粮价,还能够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幕僚何良安提议道。

    “关键在于,兖州知府目前都难以为继了,更是没有多余的银两来收购粮食。”刘卓苦笑道。

    如今的困难就在于此了。兖州境内所产粮食众多,但是却并非百姓所有。粮食持有者自然是愿意卖给出价较高的商人,如此,穷者更是无路可走,富户则是挥霍无度。

    “大人,何不将如今的困境提到年底的六府议事上来。若是其他州、府愿意出手相助,兖州府的困境并非无解。”陈川平思索片刻后,严肃道。

    “这一点我也考虑过,但是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若是什么都靠着其他州府出手救助,以后的事情可就难办了,毕竟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倘若其他州府也提出困难,那又该如何应对?不到万不得已,州府之间不能轻言求助。”刘卓沉思了片刻后,才面无表情的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