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婉言拒绝 上(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田向南知道,陶老书记今天过来,其实还是跟县里在算计着他们呢。

    说白了,就是陶家坝和县里被沈缆厂那边坑了,采购回来了一批跟手上订单生产标准不相配的设备。

    眼下陶家坝就是想尽各种办法,哪怕是低价卖出设备,再换一批,也得保住手里的订单。

    这种壮士断腕的想法,听得田向南心里也是不由惊叹。

    可是他们手里的设备谁能接手呢?遍数周围,刚刚跟岛国那边签订了合作订单的青山大队,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哪怕青山大队现在拿不出,但作为利益交换,同样可以从岛国那边轻松弄回来陶家坝所需要的先进设备。

    所以这么看来,目前能救他们陶家坝的,也只有青山大队了。

    不然手上的那批设备怎么处理?总不能再开一家县里的第3个电线厂吧?

    而这件事情对青山大队有没有好处呢?

    从商业的角度上公正的来说,确实也有很大好处。

    因为陶老书记也说了,只要青山大队接手他们的设备,生产出来的产品,可以和供销社那边合作零售。

    他们一家来做这个生意的话,一年多少还是能赚点的。

    说实话,对于陶老书记跟他说的这个事,田向南也难免心动了一瞬。

    与陶老书记跟县里考虑的不一样,田向南则是考虑的更多,也更长远。

    首先就是这批设备。

    这可不是以前一五时期那批苏式的老古董,而是沈缆厂的改进型,在国内都算得上是先进的,生产效率也不错,要不然也不会被沈缆安装到新车间里了。

    最起码供应民用市场这一块,肯定是妥妥的。

    最重要的是,价格良心啊。

    沈缆厂那边固然是坑人了些,但肯定也是出于一些顾虑,所以设备的价格压得很低,才70万一套。

    这里的一套,可就是一条完整的电线生产线。

    原本就便宜的价格,此刻还被陶家坝给压到了50万,低到让田向南都忍不住心动。

    简单打个比喻。

    随着国内经济建设越来越发达,等到再过几年,电力的普遍应用,到时候生产电线的厂子,肯定也会一家接一家的建起。

    如果他们青山大队此刻接手了这批设备,先生产个几年,等到以后别人想建电线厂的时候,田向南转手就可以把这批设备卖出去。

    甚至到时候依旧能卖个五六十万一套保底。

    怎么看都不会亏吧?

    还有另外一条,就是和供销社合作的事情。

    6毛钱起步的采购价,对于跟县里合股的陶家坝电线厂没有多少利益,但对他们青山大队可不一样了。

    因为他们有矿啊。

    等过个一年半载的,工厂那边能把矿还给他们,那时候他们自己有了原料供应,生产电线的成本可以极大的压低下来。

    说不定到时候6毛钱的电线,他们自己生产起来,毛利就能有三四毛。

    虽然不能跟外贸或者是直接单位订单的利润比,但蚊子腿多少也是肉啊。

    就这已经不少了,这样的所谓蚊子腿肉,全国90%以上的生产队还吃不到呢。

    只是......可惜了!

    站在商业的角度上,这笔买卖确实能做。

    可站在田向南个人,以及青山大队的未来长远规划上,那这件事情就没有多大意义了。

    更何况,这事不管是好是坏,但依旧来自于县里对他们的算计。

    即便是田向南想回旋一下,但依旧跟吃了只苍蝇似的,浑身都觉得腻歪。

    于是思考了再三之后,面对陶老书记那期待的深情,田向南毫不留情地摇了摇头。

    “不好意思,陶书记,这件事情还是算了吧,我们青山大队暂时还没有能力扩大电线厂的规模。”

    “为什么?”

    听到田向南的回答,陶老书记一下子急了,伸手就拽住了田向南的胳膊。

    “向南,田书记,这对你们大队来说也是好事啊,你为啥不愿意啊?”

    “是不是因为上回的事?要是因为那事,你就直说。”

    “我知道那回是我们陶家坝对不住你,这回,只要你愿意帮我们一把,往后你咋说我就咋办,保证帮你在县里把姓梁的整的死死的。”

    “田书记,你就帮帮我们吧,你要是不答应。我们陶家坝真的很难迈过这个坎儿了.......”

    说到最后,陶老书记的眼中已经流露出了几丝哀求。

    “老书记,不是你想的那样,这事,它真不是那么容易干的.......”

    一听这老头话语中的意思,田向南心下一惊,连忙就开始找补。

    他知道,眼下这老头心里已经站在了悬崖边,这事要是一个处理不好,这位老书记肯定得恨上他们青山大队。

    田向南可以不在乎梁红旗这个外来户,但是他是真不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