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1章 考察与坏消息(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我就一个大队书记,我能有多大的本事啊........”

    “还管全县的事,我有那能耐,我早就当县长了.........”

    挂断电话之后,田向南还忍不住嘀咕呢。

    他知道老领导说这话的意思,说白了,就是看他们青山大队这回发了,想让田向南能不能帮帮县里其他地方。

    哪怕是帮别人出出主意。

    老领导这么想也没错,毕竟他是县书记,考虑的是全县的局面。

    田向南不一样,他就是一个大队书记,以前他也没有那么多能力帮助其他人。

    可现在就不一样了,经过老书记的这一番“教诲”,田向南突然也有了一些想法。

    这与他先前关于这笔钱咋花的想法,还真有些不谋而合。

    如果换成以前,那县里其他公社大队什么的太穷,那田向南就算给他们出主意,他们也未必能拿得出钱来发展。

    可现在就不一样了,现在他们青山大队有的是资金。

    打个比方,如果城南三里公社那边有什么资源,那么青山大队可以出钱,出项目,来跟那边合作办产业,并占据股份的大头。

    这样一来,就等于给青山大队增加了大半个产业,同时也给三里公社提供了很多就业岗位,还有一份产业收入。

    这不也算是一种扶持吗?

    而且不光是城南三里公社,就连县里其他地方也一样,只要是有前景,并且合适的产业项目,青山大队都可以投资。

    田向南原本就是打算把那三亿资金的大头,专门挪出来成立一家投资公司的。

    从小到大,什么都可以投资。

    像是这种给各个公社的产业方面的投资,那根本也花不了多少钱。

    或者以后国内有什么着名的公司,能到后世发展起来的,那他们青山大队都可以投资。

    如果有一天,他们青山大队能拥有,甚至控制县里各个地方产业的股份,那他们青山大队在县里的地位还用说吗?

    甚至,这个范围都可以逐渐辐射到市里的一些新兴产业中。

    光想想那种前景,田向南就忍不住心潮澎湃。

    再说眼下。

    主意打定之后,田向南把果园和接待住友晴子的事交给了赵大虎,他第二天就去了县里,还直接住到了周渔家里。

    一方面是为了与周渔培养感情,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考察市场”。

    一连在县里住了三天,白天周渔去上班,田向南就蹬个自行车满乡下的跑。

    县里县外,城南城东城西,各个公社他基本都跑了一遍。

    他考察的很仔细,穿了一套周渔给他弄的县公所制服,说是下乡巡逻的公安,到一个地方就跟老乡聊天,打听一下本地乡下的风土人情。

    先旁敲侧击的询问有没有什么特别资源,没有的话,再评估地处位置,想着适合搞什么项目。

    连续三天,县周围的地方几乎被他跑遍了。

    其实,这种事情原本不需要他来做的,只可惜他们青山大队还没有培养出这方面专业的团队。

    眼下也只能他自己来了,就当是这几天无聊散心了。

    一番打探下来,说实话,田向南的心里有些失望。

    县周边几个比较穷的公社,都是属于那种没有特殊资源的。

    当然,这也正常,有了青山大队的榜样,县里早在资源这一块也都关注过。

    那些穷公社真要有啥可利用的资源,县里估计也就想办法扶持了。

    可要是没资源的话,那就只能用钱硬砸出产业项目来了。

    在这一块,田向南倒也没有多灰心。

    因为就在眼下改革开放的这个时间段,你随便搞个什么轻工业产业,最起码在10来年以内,那基本上都是能稳赚不赔的。

    或者说搞几个产业,回头再搭上田庆华边贸公司的路子,那咋的也能挣个几年快钱。

    一番考察下来,田向南心里也基本有了数,就等回头跟田庆华商议一下,看哪些产业是适合做边贸的,到时候就可以商量投资立项了。

    而且这几天,田向南还特意去城东红梅公社那边看了看。

    当然,也是悄悄去的。

    红梅公司那边,似乎跟前几年没什么两样,经济方面起色不大。

    现在当家的还是那位周大强,周书记。

    前几年因为跟羊头村的事,周书记吃的牵连,是被降了职位的。

    当然,后来事情调查清楚,再加上田向南也告了一状,当时那位姓陈还是姓啥的副书记,是被直接撸到底的。

    后来县里出资,在红梅公社那边建了一家罐头厂,就在他们公社旁边。

    但,这一家罐头厂,似乎也没能让红梅公社翻过身来。

    尤其是羊头村.......

    田向南肯定不会自己找事的跑去羊头村,而是顺嘴跟人打听了一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