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干吃汤圆(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距离村里面男人去服役都过了一旬,天才渐渐地放晴,溪里的水也渐渐消退,家家户户都没敢闲着,扛起锄头,挽起裤脚,就去田间地头放水。

    林秋缘家靠近溪边的几亩田都有倒灌的现象,家里老老少少都齐上阵帮着挖沟排水。

    他们家的田地势高一些,没被嚯嚯得太厉害,溪边地势地一些那头的田受损严重些,水一放,稻谷上就爬上了虫子。

    陈舅公也忙着带着儿子、侄子们去给被淹过的稻谷撒草木灰,撒完一遍又撒上第二遍,幸亏也撒的及时,稻谷没被嚯嚯太多。

    瞧着对岸的四邻忙活不过来,撒完灰的几人也会顺带去帮上一把,毕竟这是事关粮食的大事。

    田里撒完灰后,就到鸭子和鹅子大军上场,稻谷上的虫卵那也是万万不能放过的。

    陈家和几人专门负责把鸭鹅赶到溪边几亩田巡逻,来来回回巡上几回,别说是虫卵了,就是田里杂草都看不见几根。

    做完这些,地里头的苞谷也陆陆续续能掰了,家中的老老少少齐上阵,把先种的那一茬苞谷抢收回家中后,又去肖大脚家帮忙。

    先头肖大脚和朱氏也忙得团团转,罗二丫两姊妹收完地里头的苞谷,就来帮肖大脚,朱氏把小麦交给罗三丫带着,婆媳二人带着两个童子军,进度倒是也不慢,何氏也带着儿子儿媳来帮忙,两天就把肖大脚家早熟的苞谷给掰完。

    黄氏家今年栽种的苞谷不多,婆媳二人每日起早贪黑,早早就把苞谷给收完,俩孩子也算听话,黄氏的婆婆负责掰,黄氏负责背回家中,两个孩子就老老实实坐在家中扯苞谷壳。

    家中只有妇孺在家的,四邻也是能搭把手就搭把手,哪里有需要,不用招呼,大家自发就去了。

    我帮你,你帮我,立秋前,家家户户地里头的苞谷基本上都收回了家中。

    林秋缘几人在家也不得闲,忙着给苞谷编辫子,今年他们家种的苞谷比往年都多得多,院子里都晒不开,于是陈舅公便提议把后头那一茬的苞谷全给编起来,挂在廊下晒,等到时候农闲时再慢慢脱粒。

    这段时间家里头都是换着花样的把高粱和苞谷掺进饭里头,倒让一家子吃了个鲜,可再鲜,也有吃腻的时候。

    于是次日,林秋缘起了个大早,非缠着她外婆表示想吃荞麦粑粑。

    “来来来,让外婆看看,你哪颗牙想吃?”

    陈氏将抱着的装了红糖块儿的罐子放在桌上,在围裙上擦了擦手,就去捏住了外孙女的下巴,作势要拔她的牙齿,林秋缘吓得哇哇大叫,忽然眼睛不经意间瞟到了桌上的盆里,鼻子嗅了嗅,不正是荞麦面粉?

    “呀!外婆,咱们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今儿真的吃荞麦粑粑呀!”

    林秋缘扑到桌前,瞧着盆里褐里泛着绿的荞麦粉,乐得笑眯了眼。

    “瞧,我就说她属狗的,鼻子灵得很……”

    陈氏指着林秋缘,对着正好抱着一捆柴进来的何氏吐槽道。

    “谁说不是呢?哈哈哈哈,她就喜欢这个荞麦粑粑,一个月非得吃上几回,乖乖,这个月估计吃高粱米和苞谷粑都吃得打亚亚(吃吐)了吧?”

    何氏放下柴,伸手撩了撩落在头上的干树叶,便坐下开始生火,也很是无奈地摇了摇头。

    “诶,秋缘,你喜欢吃的话,喊你外婆教你做嘛!二回你想吃,都可以试着自己做咯!”

    何氏对着灶膛吹了口气,里头燃起的火星就窜了起来,没一会儿,灶膛里就烧得噼里啪啦,何氏便起身开始准备烙饼,从桌上端过发好的面团时,见林秋缘好奇地盯着陈氏揉面,何氏便提议道。

    林秋缘一听,这确实很有道理!但又怕自己学艺不精,便开始求助外援,吧嗒吧嗒就往灶房外头冲,没一会儿,灶房里就站满了大大小小四个娃娃围在桌前瞧陈氏和面。

    “记着啊,加两个蛋,会让荞麦粑粑更香……”

    “水糖不用太多,有甜味就够了……”

    “要是想吃烙荞麦饼,就少放点水,揉成面团……不过你们现在都没这技术,还是学这个蒸的好些……”

    “喏,就这样……家和,帮舅婆把柜子里头的纱布拿来……诶,就是那块!夏至,帮外婆把炉子上的陶锅里掺点水,然后把蒸屉放上头……”

    陈氏一步步地跟几个娃娃讲解着具体的步骤,面糊也已经调好,只等着上锅蒸,见几个娃娃也瞧得仔细,便开始让他们上手来。

    荞麦糊糊倒入铺了纱布的蒸屉,盖上盖子,蒸上一刻钟就差不多能吃了。

    何氏的烙饼也差不多烙好,便让几个娃娃帮着摆饭,顺带去地里叫忙活的人们回家来吃早饭。

    快到立秋,家家户户都在忙着给水田放水,服役的男人们还没回来,但田里的谷子可不能马虎。

    天没亮,柳幺舅也被他爹抓起来,扛了锄头去给水田放水去,听见娃娃在唤他们,柳幺舅便扛了锄头走前头,将手中的锄头随手递给外甥后,便开始去半山坡上的瓜地里走一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