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王朗已成死局(1/2)
“哦!”李二凤故作意外的挑了挑眉,随后神色冷了下来,大声质问道:“敢做这样的事,你说朕该怎么处置你呢。”
“王大人!”
冷酷的质问落在众人耳中,局势一下子就变得异常紧张。
王朗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今日过来就是替侄子去死,保全王氏。
他老了,可侄子还年轻。
“陛下,根据我朝律法,构陷太子当被判斩刑。”
王朗跪在地上,面无表情道。
“叔父!”一旁的王行听闻,面色大变,正要上前认罪,却被眼神制止。
他攥紧拳头,站在原地身子忍不住的发抖,都是因为自己,叔父才不得不求死。
内心充斥着愧疚,几乎要把王行吞噬。
“好,既然你认罪,那朕就按律法处置你。”李二凤话音落下。
刑部尚书崔长书就待不住了。
八大豪族铁板一块,荣辱与共,他自然不能眼睁睁看着王朗被腰斩。
当即便站了出来,低声求情,“陛下,王大人老迈昏聩了,求你看在他是两朝老臣的份上,留他一条残命吧!”
清河崔氏的家主发声,另外几家自然不会无动于衷。
山阴谢氏的家主也跟着出声哀求。
“陛下,臣恳求你留王大人一命!”
“臣附议!”
“附议!”
“……”
李二凤看到这一幕,他早有预料,并且这种情形就是他想看到的。
在八大豪族的压力下,太子是否能给王朗定罪。
“去把太子从大理寺接出来,问问他,王大人该怎么处置。”
“诺!”传旨太监离开,约摸一刻钟后,被困在大理寺多日的李鼎,领着郭嘉走进金銮殿。
“儿臣拜见父皇。”
“太子,刚刚王朗已经认罪,说是他陷害你。”
“朕判他斩刑,但有许多人求情,你看看。”
李鼎闻言,看着跪在地上的人,都是来自八大豪族。
他目光闪动,心中深思,皇帝为何要请自己过来。
如果要杀王朗,他杀便是了,何必把烫手山芋抛到自己手里。
这是…试炼吗?
他咧嘴一笑,目光幽幽的看了眼王行。
很明显,这位王朗大人是出来顶锅的,一个在朝堂沉浮数十载的大家主,怎么可能会干如此不稳重的事。
不仅是李鼎,连皇帝,包括许多心思敏捷的官员,也都反应过来。
王朗是在替他侄子背锅。
李鼎走到王朗面前,居高临下的俯视着他。
“王大人,你陷害孤,如今被判斩刑,可有怨言?”
“没有,老臣愿意伏诛。”
“那就好。”
作为受害者和凶手的二人都没意见,崔长书却忍不住了,立马反驳道:“太子,王大人侍奉过太祖,又伺候陛下。”
“如此老臣,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更何况当初夺门之变时,是王大人领着家奴,守卫你与先皇后。”
“你难道真的一点旧情都不顾吗!”
夺门之变,是诛杀先太子的那个夜晚。
王朗为表忠心,立下军令状,以人头担保,才争来了这个守卫之功。
如今崔长书旧事重提,就是要摆功劳。
李鼎不为所动,冲他冷冽一笑道:“王大人是有功,可这大殿之上,谁没有功劳。”
“李锦绣老将军,魏青云丞相谁得功劳不大。按照你说的,有功就能藐视律法,那这天下还能治理的好吗!”
李鼎语气激昂,用近乎咆哮般的质问。
一下子便让崔长书哑口无言。
功勋并不是免死金牌!
“够了,崔兄,诸位兄台,这是我的命。”王朗背过身,冲着几位家主作揖表达谢意。
他必须死,只有死了才能给太子一个交代,皇帝才能满意。
只要王氏没灭,八大豪族还在,那么一切就都值得。
这一刻的王朗看淡生死,心情也并未有多沉重。
对于世家子弟而言,家族兴衰高于一切,为家族而死,是件荣光的事。
王朗缓缓跪在地上,取下头顶的乌纱帽,冲着高坐在龙椅上的皇帝叩首。
“陛下,老臣以后再不能侍奉左右了。”
望着殿中白发苍苍,老迈不堪的王朗,李二凤也不禁恍惚。
当年他还是秦王,王朗携琅琊王氏投靠,二人饮酒喝茶,高谈阔论。
这位在那时还年轻的家主,给了他许多有用建议。
那时的时光很美好,没有森严的规矩,他们所有人在一条船上,对抗先太子。
君主仁慈,臣下忠心。
但今时今日,黄袍加身,坐在龙椅上的李二凤,再也不能像从前那般,宽宏大量。
为了李家天下
“王大人!”
冷酷的质问落在众人耳中,局势一下子就变得异常紧张。
王朗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今日过来就是替侄子去死,保全王氏。
他老了,可侄子还年轻。
“陛下,根据我朝律法,构陷太子当被判斩刑。”
王朗跪在地上,面无表情道。
“叔父!”一旁的王行听闻,面色大变,正要上前认罪,却被眼神制止。
他攥紧拳头,站在原地身子忍不住的发抖,都是因为自己,叔父才不得不求死。
内心充斥着愧疚,几乎要把王行吞噬。
“好,既然你认罪,那朕就按律法处置你。”李二凤话音落下。
刑部尚书崔长书就待不住了。
八大豪族铁板一块,荣辱与共,他自然不能眼睁睁看着王朗被腰斩。
当即便站了出来,低声求情,“陛下,王大人老迈昏聩了,求你看在他是两朝老臣的份上,留他一条残命吧!”
清河崔氏的家主发声,另外几家自然不会无动于衷。
山阴谢氏的家主也跟着出声哀求。
“陛下,臣恳求你留王大人一命!”
“臣附议!”
“附议!”
“……”
李二凤看到这一幕,他早有预料,并且这种情形就是他想看到的。
在八大豪族的压力下,太子是否能给王朗定罪。
“去把太子从大理寺接出来,问问他,王大人该怎么处置。”
“诺!”传旨太监离开,约摸一刻钟后,被困在大理寺多日的李鼎,领着郭嘉走进金銮殿。
“儿臣拜见父皇。”
“太子,刚刚王朗已经认罪,说是他陷害你。”
“朕判他斩刑,但有许多人求情,你看看。”
李鼎闻言,看着跪在地上的人,都是来自八大豪族。
他目光闪动,心中深思,皇帝为何要请自己过来。
如果要杀王朗,他杀便是了,何必把烫手山芋抛到自己手里。
这是…试炼吗?
他咧嘴一笑,目光幽幽的看了眼王行。
很明显,这位王朗大人是出来顶锅的,一个在朝堂沉浮数十载的大家主,怎么可能会干如此不稳重的事。
不仅是李鼎,连皇帝,包括许多心思敏捷的官员,也都反应过来。
王朗是在替他侄子背锅。
李鼎走到王朗面前,居高临下的俯视着他。
“王大人,你陷害孤,如今被判斩刑,可有怨言?”
“没有,老臣愿意伏诛。”
“那就好。”
作为受害者和凶手的二人都没意见,崔长书却忍不住了,立马反驳道:“太子,王大人侍奉过太祖,又伺候陛下。”
“如此老臣,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更何况当初夺门之变时,是王大人领着家奴,守卫你与先皇后。”
“你难道真的一点旧情都不顾吗!”
夺门之变,是诛杀先太子的那个夜晚。
王朗为表忠心,立下军令状,以人头担保,才争来了这个守卫之功。
如今崔长书旧事重提,就是要摆功劳。
李鼎不为所动,冲他冷冽一笑道:“王大人是有功,可这大殿之上,谁没有功劳。”
“李锦绣老将军,魏青云丞相谁得功劳不大。按照你说的,有功就能藐视律法,那这天下还能治理的好吗!”
李鼎语气激昂,用近乎咆哮般的质问。
一下子便让崔长书哑口无言。
功勋并不是免死金牌!
“够了,崔兄,诸位兄台,这是我的命。”王朗背过身,冲着几位家主作揖表达谢意。
他必须死,只有死了才能给太子一个交代,皇帝才能满意。
只要王氏没灭,八大豪族还在,那么一切就都值得。
这一刻的王朗看淡生死,心情也并未有多沉重。
对于世家子弟而言,家族兴衰高于一切,为家族而死,是件荣光的事。
王朗缓缓跪在地上,取下头顶的乌纱帽,冲着高坐在龙椅上的皇帝叩首。
“陛下,老臣以后再不能侍奉左右了。”
望着殿中白发苍苍,老迈不堪的王朗,李二凤也不禁恍惚。
当年他还是秦王,王朗携琅琊王氏投靠,二人饮酒喝茶,高谈阔论。
这位在那时还年轻的家主,给了他许多有用建议。
那时的时光很美好,没有森严的规矩,他们所有人在一条船上,对抗先太子。
君主仁慈,臣下忠心。
但今时今日,黄袍加身,坐在龙椅上的李二凤,再也不能像从前那般,宽宏大量。
为了李家天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