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颉利的脑洞(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就算对方占着装备优势,但人数上的优势明显是大过装备优势。

    就在颉力百思不得其解之时,探子来报。

    “启禀可汗,属下已经探明,河西城内的守军大约三万余人,”

    “且守将已经换人,换成了喻有军神的李靖。”

    “什么?是他。”

    颉力为之一惊,眉头瞬间皱起。怎么可能会是他?难道说自己的计谋早已经被大唐发现,

    可从昨日的战况来看,那一切都不像是作假。随即颉力自作聪明的想通了一点。

    大唐的援军不可能这么快赶到这里,但若只是一人,马不停蹄昼夜兼程的赶路,那完全有可能赶到。

    至于那多出来的三万人就更好解释了,定然是从下一个城池借调而来。

    不然他李靖不可能突然之间冒出这么多的士兵出来。

    就在颉力沉思之际,另一路注视河西城动向的探子也赶了回来。

    “启禀可汗,属下发现河西城内发出了八百里加急。”

    此话一出,颉力紧皱的眉头瞬间舒展开来。

    朗声大笑道“看来本王猜测的不错,河西城现在已是强弩之末。”

    下方的各部族首领不明所以。颉力自鸣得意的说道“你们可知对面的援军是从何而来?”

    “还望可汗示下。”

    众部族首领确实想不明白这些人是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的。

    “当然是越过河西的下一个城池,李世民既然已经下令大军回援长安,那他必定会放弃这沿途的城市。”

    “但为了防止大唐百姓的口诛笔伐,他又不得不派出士兵抵抗。”

    “同时据我所知,李靖乃是李渊在位时期的老臣,功劳甚大,”

    “哪一位新王登基都不会允许功高震主的人物存在。”

    “何况这李靖又是李渊的旧臣。借着此次机会,李世民不仅能够铲除李靖,同时也算是给大唐百姓了一个交待。”

    “因此李世民才会派遣李靖前往这河西城,那城中多余的三万大军,想来就是李靖在路过的沿途城市,收拢过来的吧。”

    颉力头头是道的分析着自己的看法,各部首领暗自点头表示赞成。

    若李无忧在这里,听到这一番说辞,都不得不夸奖一句“你脑洞真大。”

    若是以前,李靖遇到这样的事情,确实会急流勇退,他已经贵为国公,再上一步那就只有封王,

    但大唐并没有封异姓王的先例,且李世民也不可能会开这样的先例。最好的办法便是称病推脱。

    但现在不一样了,自从李清灵嫁与了李无忧,李靖与皇室的关系因为李无忧便紧紧的绑在了一起。

    何况这次还是李无忧带着李世民亲自找的他,他不来怎么可能。

    见各部族首领都表示赞成,颉力再次开口说道“方才,探子汇报的消息你们也听到了,”

    “李靖传出了八百里加紧,想来这便是他们最后的兵力了。”

    “不然李靖不可能这个时候向大唐朝廷发出八百里加紧。”

    听完颉力的话,各部族首领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同时也开口询问道接下来的计划。

    “大军暂时休整一天时间,既然李世民都已经放弃了他们,那本王也没必要急于这一时。”

    “给河西城内的李靖送去书信,若他愿意投降,本王自当扫榻相迎。”

    “封他为异姓王又有何不可,所有的大唐将士投降过来以后官升三级。”

    “属下遵命。”

    颉力正在大帐内癔想着。李靖这边却不敢闲下来。

    “苏将军,此次多亏你们及时赶到,如若不然我等怕是早已战死沙场。”

    “大将军客气。末将相信凭借大将军的指挥才能,就算没有我等的支援,也定能支撑到援军的到来。”

    知道苏定方说的是客套话,李靖也不过多纠缠这事。

    “苏将军,最迟明日一早援军就会赶到,到时候也就是大战正式启动的时候。”

    “我的计划是率领十万大军,全部穿着秦王殿下送的新式装备,正面迎击突厥的剩下的大军,”

    “而你则带着剩下的大军连夜绕道其后方,阻断其后路,两者前后夹击,一举吃下这三十万人。”

    “善。只要坚持过今日,便是我等反击的时刻。”

    这一日对于李靖等人而言,过得异常漫长。除了中途程咬金与尉迟敬德被李无忧送来之外,整个战场异常的安静。

    终于后半夜,援军赶来。按照事先安排好的方案,苏定方趁着夜色带领二十万大军悄然离开。

    天微微亮时,李靖依旧采用着先前的防御之策,他知道今日颉力势必会加大兵力,夺下这座城池,

    他再次以敌示弱,准备在瓮城内吃掉一部分突厥重骑兵之后,再发起进攻。

    果然一切都不出所料。这一次颉力投入了整整五万的重骑兵朝着河西城方向冲杀而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