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赈灾粮(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谦益拿起钱来也毫不手软,1万两轻松进入囊中。

    倒是户部尚书毕懋良这么多年来一直为官清廉,这帮人也不愿意触霉头。

    毕懋良要是想拿钱,户部拨款的时候自然会有暗示。

    其余的尚书或多或少都有拿到银子。

    80万两银子出京,路上损耗啥的,到了江南只剩下78万两。

    78万两银子按照粮商提供的2.5两银子一石米,总计应该31万2000石粮食。

    这帮粮商和乡绅地主,倒是没缺斤短两,做生意嘛!

    诚信为本!

    不过31万石粮食,里面有一半都是粗糠!

    没错,这帮人将粗糠的价格都卖到了2,5两银子一石。

    31万石粮食运送到陕西,路途又损耗了2万多石,至于一个运粮队怎么就损耗了这么多粮食,那不是正常现象吗?

    等运粮队离开江南,这些粮商和乡绅就开始分赃了。

    粮商的成本去掉,利润一半作为回扣返给当地的官员。

    当然这中间他们的一大半的粮食都是来自这些官员和南京武勋兼并土地种来的粮食。

    所以一来一回,这些钱大多数又回流到这些官员手里。

    这些粮商就像个拉皮条的,帮着这些官员销赃,要不然那些官员名下那么多田地,就算家里养一头大象也吃不完啊。

    78万两真正能到底层百姓手里的不到一成。

    为啥古代人都喜欢考功名当官,不就是为了光家耀祖积累财富嘛!

    对于这些朱由校心里已经很清楚,但是一时间又无法改变这一局面。

    除非土改,土地国有化,消灭粮商,让朝廷来调控粮价。

    土改在封建王朝可不是那么容易,朱由校的策略就是用资本打败资本。

    等他手底下的皇家商会强大了,让这帮老顽固,知道什么叫做资本碾压。

    这件事唯一的一个好消息就是有30万石左右的粮食运送到了陕西。

    那30万石粮食到了陕西后估计又会被官员层层克扣一番,能有10万石粮食到了灾民手里真的就要烧高香了。

    不过粮食既然到了陕西,总归是实实在在可以填饱老百姓肚子的食物。

    那些官员不给老百姓粮食了,还不能让老百姓抢了?

    这就得看王小二同学的表演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