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流寇和谈(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朱由校在平凉又待了一天,肃王朱识鋐从兰州来到平凉。

    朱识鋐今年25岁,比朱由校大一岁,两人又是同龄人。

    不过从辈分来讲,朱由校得叫朱识鋐爷爷,人家是朱元璋第九世孙,比自己足足大了两辈。

    朱由校没有直接召见朱识鋐,而是让朱本铉先和朱识鋐好好沟通一番。

    嘿嘿,果然不出他所料,朱识鋐被召见后麻溜的愿意将名下的田产全部捐献出来。

    主要是兰州那破地方实在太贫瘠了,朱识鋐早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家里的九代人积累的财富足够他花几辈子。

    用兰州那些贫瘠的田产换的自由,这对他来说是天大的好事。

    肃王的事情处理好,朱由校心情大悦,直接召见两个藩王陪自己用膳。

    “本铉、识鋐你二人只要好好跟着朕步伐,朕今天就可以答应你们,在你们有生之年让你们的家产比现在翻一倍不止。

    而且到时候大明的大好河山你们想去哪里玩就去哪里玩。”

    朱由校开始给两人画饼。

    “只要能帮到陛下,帮到陕西的百姓臣就很开心了。”

    朱本铉恭恭敬敬的说道。

    “本铉啊,你还是拿朕当外人,朕说到做到,你们现在损失的那点田产朕会十倍的给你们补偿回来。

    朕打算将陕西暂时划成特别行政区,以后陕西以发展商业为主。

    你二人要是想经商,回头朕给你们特批一批京城的最新商品,到时候肯定可以在陕西卖爆。

    不过以陕西现在的民生条件,不适合发展朕手里的那些商品。

    朕建议你们可以开矿场。

    煤矿、铁矿、铜矿随便你们选,只要你们正常缴税,朕保证,2两年后你们的资产就比现在多一半。”

    “陛下,我们这些藩王经商真的没问题吗?陛下会不会被朝臣弹劾,说我们这些藩王与民争利?”

    朱本铉一脸的担忧。

    “朕不是说了,陕西连年大旱,钦天监预测陕西大旱还要持续几年。

    现在朕将陕西划为特别行政管理区域,未来几年朝廷内阁都不会干预陕西的管理。

    你们大胆放心的干就好了。

    回头朕还会让工部给你们提供一批冶炼方面的工匠和新的冶炼之法。

    只要你们跟着朕好好干,朕肯定不会亏待你们的。

    陕西作为特别行政管理的特例,这几年你们就先委屈一下,只能在陕西境内开矿,所有的开采的矿产也只能卖给朝廷。

    等陕西旱情结束后到时候朕允许你走出陕西,去京城玩,去烟雨江南玩扬州廋马都没问题。

    哪怕你们以后想出海去看大明以外的世界都没问题。”

    “臣等一切听从陛下吩咐!”

    两人真的被朱由校画的饼给迷住了,交出了田产说不定真的换来一条金光大道也说不定。

    “差点忘了还有庆王,陕西的矿产你们三家随便挑,朕的意见是你们一家主要承包铁矿,一家主要承包铜矿,一家主要承包煤矿。

    每一家都可以拿出来两三成股份交叉兑换给其余两家。

    这样以来你们三家的利益就紧紧的绑在一起,盈亏同源。”

    朱由校说的商业知识直接将三人说愣住了,他们的皇帝陛下真的好厉害,什么都会。

    “以后臣就跟着陛下的脚步,陛下让我们往东,我们绝不往西。”

    两人信誓旦旦的说道。

    “嗯,等朕将流寇的事情解决了,你们叫上庆王,你们去一趟西安,找孙传庭洽谈一下承包矿产的事情。

    朕可提醒你们,不要仗着自己是皇族的身份就偷税漏税。

    朕欲重整山河,谁触犯了朕的逆鳞,朕就拿谁开刀!”

    笑嘻嘻的朱由校脸色突然严肃,两人连忙表态。

    “陛下放心,臣等绝不会给陛下添堵的!”

    “那就好,来,我们三个一起喝一杯!”

    “臣敬陛下一杯!”

    两人连忙举起酒杯迎合朱由校。

    一顿饭三人吃了一个多时辰才结束。

    此时李自成那边的戏也演的差不多了,皇太极一众人被铁链锁在大牢。

    皇太极每天睁开眼的第一件就是对着牢门外破口大骂,嗓子都骂嘶哑了。

    栽在大明皇帝手里他皇太极也就认了,结果阴沟翻船栽在一个流寇手里。

    一世英名全部毁了!

    话说腾骧四卫和关宁铁骑将西吉县包围的时候李自成手底下的那些流寇也是非常紧张。

    之前面对着钱谦益的两万大军他们心态都还不错,自从听闻城外是和建奴在辽东厮杀的关宁铁骑时,好多流寇内心就已经有点胆怯了。

    领兵的袁崇焕在辽东抵御建奴,名声响当当,好多流寇都听过袁崇焕的大名。

    再加上东城外皇帝亲军腾骧四卫到来,这些流寇知道朝廷动真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