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大明火车成功试验。(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想直接跟了上去,陛下都亲自上去了,他们没有理不上。

    六部的主要大臣也是咬着牙跟着上了火车。

    两节车厢,每节车厢15排座位,一排可以坐4个人,这就导致后面还有很多官员想上车没位置了。

    进入车厢中朱由校并无感,倒是其余大臣犹如刘姥姥进入大观园什么都新奇。

    “陛下这种座椅是什么材料制作?如此柔软?”

    温体仁一屁股坐在座椅上感受着沙发柔软的弹性忍不住问道。

    “里面是海绵,科学院研制的一种柔性材料,外面包裹着牛皮。”

    “海绵?这材料要是在家里制作在椅子上一定会很舒服。”

    “你们放心明年市面上就会有类似的椅子售卖,诸位到时候可以自行购买。

    不过价格有点贵,诸位还需努力工作提高商税收入啊。

    这样朕能赏赐你们的才会更多。”

    温体仁:???

    我随便一个问题陛下你就上升到税收高度,你是有多贪财啊。

    “陛下,这还有个小桌子,这种火车会很平稳吗?”

    “一会启动了你就知道了。”

    上车的所有朝臣东张西望,这里摸摸,那里看看可是新奇。

    此时四五个工人站在露天的火车头上,前面方以智亲自驾驶亲手设计的火车。

    随着一声汽笛响起,方以智启动前进阀。

    火车扑通扑通开始前进。

    车里的大臣手紧紧地抓着座椅靠背,听到沉闷的响声他们有点害怕。

    火车平稳前进,后面的工人开始不断朝着锅炉里装煤。

    方以智操控着火车看着各种压力仪表的数据。

    陛下可是在火车上坐着,容不得半点马虎。

    12月的北风呼啸,方以智和其余几个工人每人都带着一个玻璃防风眼镜,这是魏忠贤那边搞出来的。

    随着火车启动慢慢提速,速度达到20公里每小时。

    这不是火车的极限,方以智担心陛下的安危,害怕刹车系统出现意外不敢让火车速度太快。

    在试验的时候火车的速度已经30公里每小时。

    京城到通州20公里出头,最快只用了半个小时多一点。

    在整个过程中朱由检的小桌子上一直放着一个沙漏计时,一次是半小时。

    中间还通过2两座十余米宽的混凝土小桥,这些只是上游河流的一个分支。

    这几年连续干旱,这些小河流已经快枯竭。

    建造铁路的时候已经考虑到以后会发大水,这也是大明第一次尝试用混凝土建造桥梁。

    为以后桥梁的建造、桩基等方面积累经验。

    半个小时多一点火车来到通州火车站。

    这个火车站距离皇家工厂园区很近,以后工厂生产队 商品可以用最快的时间送到京城。

    “诸位爱卿,两刻钟多一点我们就从京城到达通州了!”

    火车停稳后朱由校指着车窗外面的通州淡淡说道。

    “陛下,这可太神奇了,这种火车不但速度快,而且平稳,一路上几乎没感受到任何颠簸。

    臣以为我们应该大力发展火车事业。”

    温体仁第一个上来开舔。

    “温爱卿是哪里人?”

    “回陛下,臣浙江湖州人士。”

    “以往你从湖州来京城需要多长时间?”

    “回陛下,臣上次来京城坐的马车,一共耗时近两个月。”

    “两个月,大好的时光都浪费在路上。

    如果我们从京城修一条去南京的铁路,到时候铁路所过之处的每个城池都会受益。

    以往需要两个月到达湖州,等铁路修好了可能只需要3-5天。

    你在火车上只是打个盹就到达湖州老家!”

    “陛下圣明,火车铁路是利国利民的事,臣再次请求陛下全力支持铁路事业发展。”

    “臣等支持陛下发展铁路事业。”

    其余人也跟着拱手附和。

    “诸位爱卿不要着急,铁路事业现在只是一个开端。

    修建铁路不但需要大量的钢铁,更是需要海量的民夫工人。

    这其中可以带动的产业链有数十种。

    诸位以为现在可以开始大规模发展新学为我大明提供更多更优秀的人才了吗?”

    “陛下,这……要不等明年科举结束再议?陛下想要废除科举,在民间已经引起了极大的恐慌。

    要不是陛下想大荒州移民,现在整个大明已经乱了。

    臣以为大力推广新学等明年科举结束再说。”

    “行,这件事也急不来,但是诸位应该知道,朕推广新学,广纳科研人才已经成为大明发展的趋势,现在就应该为新学做准备。

    那些迂腐守旧的人不想改变现状,就让他们跟随诸位藩王移民大荒州。

    在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