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年会总结展望来年(二)(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位以后需要适应。

    京城作为首府,前两位是11,南京作为第二京城前两位就是12,其余行省诸位爱卿自己商量,13、14……等代表每个行省。

    百姓有了身份证,以后只看前两位开头就知道百姓是哪个行省的人。

    这方面等诸位爱卿将行省划分完毕,进行人口普查的时候朕会亲自参与进来。”

    “臣等遵旨!”

    众人听的一愣一愣,一点都不明白,但是陛下说了算。

    “还有一件事,就是大明子民种族的问题。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从先秦时期我汉人就和周边的多民族进行了数千年的战争。

    最终我汉人赢得了天下。

    大明要以汉人为主,其他民族为辅的多民族融合。

    人口普查要特意标准百姓的种族。

    现在大明除了汉人,有蒙古族、女真族,朝鲜族,西南边陲的回族、藏族、贵州川蜀、云南土司数十个少数民族。

    大明以汉人为主,但是也要尊重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习俗。

    只要不涉及造反,对于少数民族我们要包容,增加他们对大明的归属感。

    天下大同可能会很难实现,但是我们要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

    “臣等遵旨!”

    “接下来开办新学事情,内阁要全力在大明各地开办新学。

    6周岁以上适龄儿童,朝廷负责免费3年义务教育。

    3年义务教育男童和女童都必须入学。

    3年后成就优秀者可入京继续深造,男童成绩一般者该回家种地种地,女童该回家刺绣就刺绣。

    让大明的百姓从此不再是瞎子聋子,让百姓要有自己的判断是非的能力。

    不要总是被一些乡绅地主一顿忽悠动不动就聚众闹事。

    朝廷下方各地学堂的老师,待遇享三品官员俸禄。

    能为科学院培养出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农业高端人才的。

    朕会给予当地老师100银币的现银奖励,记住是每推荐一个可以通过科学院考试的学子就会奖励老师100银币。

    某个学堂的老师一年可以为科学院推荐10个优秀学子,朕就奖励他1000两,这个数额上不封顶。”

    朱由校现在巨想要更多的人才!

    “臣等遵旨!”

    所有朝臣感觉陛下就是个疯子,做什么事都太夸张了,让女人上学?

    这个陛下怕是真的疯了!

    “今年大明天灾不断,诸位爱卿都做的不错,没有让百姓流离失所。

    水利建设从三皇五帝大禹治水到现在我们人类为了生存一直都在努力。

    明年朝廷在水利建设方面还要继续投入资源。

    鼓励民间百姓学习水利知识,最好能在诸位有生之年,能像大秦的郑国渠,隋炀帝的京杭大运河一样,为后世百姓留下几件可以载入史册的水利工程。

    等数百年后,后人提起某一件水利工程,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诸位爱卿的名字。

    朕给诸位交个底,随着大明商业不断繁荣,工业基础不断完善。

    继废科举后,朕以后要废徭役,百姓也是人,他们的体力劳动付出应该得到应有的回报。

    趁着现在徭役制度还在,百姓的劳动力廉价,诸位施展自己的所学,为后世子孙多建造几个拿的出手的水利工程。

    现在不建设,等以后废徭役了,现在一个几百万两银子可以建造好的工程,到时候可能就需要几千万两。”

    “臣等遵旨!”

    废徭役这个词语一出还是让许多大臣心惊,怪不得陛下这几年每年都要朝廷增加对服徭役百姓的补贴。

    原来陛下这是为了以后废徭役做准备。

    “最后一件事,朕想为诸位爱卿继续谋福利!”

    “对于官员一辈子为大明为百姓操劳,内阁对于朝臣到达什么年龄可以请辞拿出一个章程。

    我大明现在人才匮乏,朕知道很多大臣已经到了花甲之年已然为朝廷、为朕、为百姓操劳。

    以后对于达到致仕年龄的官员,朝廷应该拿出一个方案,保证朝臣致仕返乡后可以颐养天年。

    朕收回了天下的田地,很多大臣致仕后回乡可能就没了收入来源。

    对于这件事朕也一直在思考,朕初步拿出一个方案,官员致仕后,可从朝廷一次性领取为官年数一半的俸禄作为养老俸禄。

    一个官员为官20年,致仕的时候可领取20年俸禄的一半作为养老金。

    诸位以为如何?”

    “陛下圣明!”

    所有朝臣这一刻感动的真的快要哭了。

    “陛下,只是如此一来,这要是朝廷连续几年财政赤字,这一方面很容易出现亏空纰漏,到时候朝廷怕是又要连续陷入无钱可用的地步了。”

    “温爱卿这个问题是个好问题,如果朝廷的财政连续2年出现亏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