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理论武装头脑!(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苏白让胡喜拿了一两银子,给邻居表示一下感谢。

    不能白要人家的一片心意。

    一两银子也不多。

    胡喜回来之后道:“老爷,他们家太恐怖了!”

    “满院子都放着黄纸,就和义庄一样,鬼气森森的。”

    “人人都神神叨叨的念念有词,不知道在念什么!”

    苏白点点头,不甚在意。

    这时候的香火结社,拜的老爷千奇百怪。

    人家要是不说,你都不知道具体拜的是谁。

    反正也不是自己家,苏白正忙着写字呢!

    造反也好,革命也好,只要是暴力运动,就不能光有暴力,而没有理论!

    前辈的经验早就告诉过苏白。

    能够成就大事的人,都有一颗聪明绝顶的头脑!

    在他们的脑海里凝聚出的理论,才是指导革命成功的明灯。

    纵然深陷低谷,但仅凭一支笔杆子,也能写出震撼人心的文字!

    所以他要根据后世的经验,然后结合大明的实际情况,写一些理论出来。

    理论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给人塑造精神,激发梦想!

    让人明白自己为何而战?

    不再是糊糊涂涂的活着!

    只要人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那么就可以战胜一切不可能。

    华夏两千年的封建实在是太长了!

    传统的道德和伦理,已经深入到了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统治阶级还在不断强化,尊卑贵贱,从精神上统治百姓。

    尤其是现在的大明在推行程朱理学,鼓励老百姓当狗。

    还要老百姓努力主动的去给别人当狗,并且加以赞美。

    读书科举就是为了做官,做了官就是人上人。

    然后穷人再给人上人当狗,用自己努力获得的产出,供养人上人。

    还说什么天经地义!

    “剥削和压榨,第一层是物资上的,拿走你生产出来的多余财富。”

    “第二层就是精神上的,让你心甘情愿当牛做马。”

    “封建就是礼教,礼教的本质就是为了奴役!”

    “是故,自宋以来,华夏精神已不复汉唐之风……”

    胡喜在一旁盯着看,却不怎么看的懂。

    可看着苏白手随心动,便能唰唰唰写出一堆文字,胡喜便欢喜地鼓掌。

    老爷写的真好!

    自己不能理解就对了,那一定是很高深的学问。

    “老爷,我觉得你可以考状元咧!”

    “你还觉得我可以当皇帝呢!“

    “对啊,老爷就应该当皇帝。”

    胡喜觉得苏白说的一点问题都没有。

    老爷这样的人当皇帝,一定能治理好天下。

    老百姓一定能过上好日子。

    也必然能受到百姓的爱戴!

    朱元璋算什么好皇帝?

    他还杀了自己亲爷爷呢!

    京师中乞儿无数,胡喜流浪的时候又不是没经见过。

    若不是她能力有限,自己都吃不饱,她还能收拢更多小乞丐。

    但再看老爷,作风完全不一样!

    老人、孩子,都是苏白关心的对象。

    倘若苏白真能当皇帝,这个天下必将是另外一番模样。

    胡喜小时候便家破人亡,没读过什么书。

    并不知道何为天下大同,她只是听她爷爷胡惟庸说过。

    胡喜想,若是人人的日子都如牛头岭的村民一样。

    那便是天下大同!

    胡喜也觉得,她可以把自己的格局放大一点。

    现在她是老爷的侍女,以后可能就是老爷的妃子呢?

    退一万步说,便是老爷看不上她,她做不了妃子。

    做个女官也是可以的吧?

    苏白如今的生活起居,财政人事,基本都是胡喜在管。

    小丫头已经越来越有经验了!

    可惜苏白为人太正经。

    除了造反,脑袋里再容不下别的事情。

    不许她陪着睡觉,要么滚自己房间去睡,要么只能睡在床边边上。

    胡喜当然选择睡在床边上!

    腰上还插着两把火铳,怀里再抱着一颗炸弹,专门保护老爷的安全。

    当然,这些苏白都不知道。

    若是知道,绝对不会让她抱着炸弹!

    苏白写了一个下午,眼看天黑,便准备吃完饭去见知县老爷。

    晚餐就是粥,饼子,还有一些烤肉。

    他正吃着,抬头就看到隔壁家的墙上多出了一个狗头。

    一个少年,正羡慕的看着他们坐在院子中吃肉。

    “王满哥,过来吃肉啊!”

    这是隔壁老王家的孩子。

    明明眼睛都盯着烤肉不放开,可还是摇摇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