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再起波澜(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早朝过后,朝野上下议论纷纷。

    原治粟内史袁晋与黑莲教有所勾结,被满门抄斩,而接替其位置的姚崇则成了朝堂新贵。

    “听说了吗?那黑莲教屡次在我大乾作乱,如今终于被连根拔起,真是大快人心啊!”一名百姓激动地说道。

    他身旁的另一个人也附和道:“是啊,是啊,这黑莲教乃是邪教,他们杀人不眨眼,无恶不作,多亏了宗正萧大人和大理寺卿李大人,才将他们彻底铲除。”

    至于西陵卫在普通百姓眼中的形象可并不好,因此并没有人称赞他们,也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功绩。

    这时,人群中突然有人惋惜地叹道:“可惜了,知人知面不知心,谁能想到这治粟内史袁晋竟然是个卖国贼呢?”

    听到这话,周围的人们纷纷表示赞同,并开始议论起来。

    紧接着,又有人好奇地问:“就是不知道这姚崇究竟是什么人,竟然能够一跃成为我大乾的高层官员?”

    这个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兴趣,众人纷纷猜测着姚崇的身份和背景。

    在大乾,朝廷并不以言论定罪,而且这里是乾都,天子脚下,因此朝中之事经常成为乾都百姓们的谈资。他们对这些事情充满了好奇心,总是热衷于讨论和猜测。

    太子萧恒下了早朝后,直接回了自己的府邸。

    一进门,萧恒就找到姚广孝,对他说道:“姚先生,袁晋被满门抄斩了。”

    姚广孝听了之后,只是点了点头,表示自己已经知道这件事了。

    萧恒叹了口气,惋惜地说:“真是可惜啊!袁晋虽然与黑莲教有染,但确实是个有能力的人。如今他死了,我们在朝中也少了一个强有力的助手。”

    萧恒的话里并没有太多的悲伤和愤怒,更多的是一种惋惜和无奈。

    对于他来说,袁晋并不是他的亲人或者朋友,而只是他的政治盟友。

    所以当听到袁晋被捕时,他首先想到的是会不会牵连自己。

    而当袁晋被满门抄斩时,他首先想到的也是自己失去了一个可以利用的力量,而不是对袁晋的遭遇感到同情或愤慨。

    “这没了袁晋,我们在朝中拉拢何人?”萧恒皱起眉头,一脸愁容地向姚广孝问道。

    姚广孝沉思片刻后,缓缓开口:“殿下,现在的情况确实有些棘手。袁晋刚刚被拿下,朝廷中的大臣们都人心惶惶,恐怕没有人会轻易选择站边。”

    萧恒听后,脸色变得更加凝重,他接着问道:“那姚崇呢?他能否为我所用?”

    姚广孝摇了摇头,回答道:“此人乃是乾皇的心腹之人,绝对不会轻易站在任何一方。”

    萧恒不禁想起了曾经试图拉拢的李斯,不禁感叹道:“跟那李斯一样么。”

    姚广孝点了点头,表示认同,并补充说:“有过之而无不及。”

    萧恒无奈地叹了口气,摇摇头说道:“那算了。”

    姚广孝看着萧恒,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眯着三角眼说道:“虽然此时无法拉拢众臣,但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有所行动。”

    萧恒疑惑地看着姚广孝,问道:“嗯?”

    姚广孝微微一笑,解释道:“如今朝中三公九卿之中,有明确支持对象的,当属楚王的支持者最多。”

    萧恒闻言,眼睛突然一亮,兴奋地问道:“难道姚师准备对诩衡那老匹夫下手了?”

    姚广孝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神秘的笑容,没有正面回答萧恒的问题。

    “诩衡乃是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此职位不可谓不重要,想要动他,没那么容易,还需从长计议。”姚广孝说道。

    “我只要那诩衡死,其他的不管。”萧恒语气冰冷地说道。

    “想要动诩衡,可以从两方面入手。”姚广孝眼睛微微眯起,沉声道:“第一,御史中丞余姚,此人心眼多,未必完全与御史大夫是同一条路。”

    “第二呢?”萧恒眉头微皱,疑惑地问道。

    “这第二就要看武都郡郡守林书鸿了。”姚广孝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之色,缓缓道:“武都郡原本归楚王管辖,若是在武都郡找到证据证明武都郡内官官相护,御史大夫刻意包庇他们,便能将其拿下。”

    “哦?”萧恒眼中闪过一丝亮光,好奇地问道:“这是为何?”

    “因为如果能证明武都郡内官官相护,而御史大夫又故意庇护他们,那就说明他已经失去了公正执法的立场。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通过弹劾、舆论等手段,让他下台。到那时,他就没有了权力和地位,生死也就掌握在了我们手中。”姚广孝解释道。

    “原来如此!”萧恒恍然大悟地点点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只要诩衡不再担任御史大夫,到时候是生是死还不是随意拿捏。”

    “好,我现在就修书一封给林书鸿,命其查找证据。”萧恒说道。他知道这件事情必须尽快处理,不能让那个幕后黑手有喘息之机。

    “武都郡楚王经营许久,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