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诈捐(2/3)
瞒过去的,你们三个当管事大爷也有五六年了,每年都要去街道办学习,不可能连这个都不知道。
关于强迫他人捐款,可不止傻柱一个人,你也有份,捐款讲的就是自愿,你们两人直接就让我捐二十块,不同意你们就直接动武,这不是逼捐是什么,也就是我会点功夫,不然不得被你们欺负死。”
这时周瑾无意间瞟到许大茂带着王主任和两个干事到了垂花门,于是便提高了音量。
“最后我来说说你们三个大爷联合贾家进行诈捐的事,刚才你也说了你们三个大爷是对贾家的情况进行调查后,确认无误后才组织的捐款。
那我们现在就只需要证明贾家到底穷不穷,就知道你们到底有没有诈捐了,你说对不对,易中海。”
易中海不知道周瑾打的什么算盘,但这话说的确实没错。
“没错,那你说说看,你要怎么证明贾家不穷”
周瑾要的就是易中海的这句话,他转过身看向院子里的人。
“我虽然回来没有多久,但我是在这个四合院长大的,而且我现在是轧钢厂的副科长,很多情况我还是知道的。
当年老贾去世的时候,轧钢厂赔了五百块,然后贾东旭就到轧钢厂顶班,学徒工是十八块,我说的没错吧,他们母子两个平均每人一个月是九块钱。
后来秦淮茹嫁过来,贾东旭已经是一级工了,一个月二十七块,家里也就三个大人,就算现在两个小孩,平均每人一个月也是五块四,这也远高于国家规定的贫困户标准。
我虽然不知道傻柱是什么时候开始给贾家带饭盒的,但应该时间不短了,不然何雨水不可能瘦成那个样子,这也为贾家节省了一大笔开支。
你再看看贾家这几个人,哪个不是满面红光,白白胖胖,特别是贾张氏,院里除了二大爷谁有她胖,人家二大爷是锻工,就得吃得多,不然没力气干活。
你们看看他们家穿的衣服,连个补丁都没有,易中海,你管这叫生活困难?我要是记得没错的话,他们家可是还有一台缝纫机,我们院除了贾家,谁家还有缝纫机。
这还是他自己家的,根据我的了解,从老贾去世开始,你易中海就多次为贾家组织捐款,差不多每年有两次,一次我们就按三十块钱算,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再加上老贾那五百块钱的抚恤金,贾家手里的现金起码也在一千块钱左右,这就是你易中海嘴里的困难户,这就是你们三个大爷经过调查后得出的结果。
你再睁开你的狗眼看看,前院的刘爷爷一家、后院的赵奶奶一家,哪一家不比贾家困难,怎么就没见你为他们组织捐款,反而年年为你徒弟组织捐款,还一年两次。”周瑾故意把徒弟两字咬的很重。
易中海心中暗暗叫苦,没想到周瑾居然对贾家的情况如此清楚。要是早知道这一点,他绝对不会轻易挑起事端。
可惜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地方,现在他只能硬着头皮解释道。
“这确实是我们工作上的疏忽,不过他们两家并没有向我们三位大爷反映过情况,我们又如何得知他们是否需要帮助呢?”
听到这话,周瑾不禁大笑起来:“哈哈哈,易中海啊,照你这么说,如果有人向你们三位大爷反映自己家庭困难,是不是就可以组织捐款了呢?反正你们也不会去调查核实。”
正当易中海还想上前反驳时,王主任终于忍不住了,从人群中走出来,站在了院子中央。
见到是王主任来了,刘海中和阎埠贵也赶紧站起身来,不敢再说话,只是低着头静静地站在原地。
“好啊,易中海,你可真是好样的,要不是亲眼所见,我还真不知道你易中海是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欺上瞒下,仗着管事大爷的身份随意欺压住户。
我选你当管事大爷,是为了调解邻里矛盾,传达街道办指令,方便我们对四合院的管理。
可我万万没想到,你居然敢利用街道办对你们的信任,把所有事情都按在四合院里处理,然后为你和你的徒弟牟利,丝毫不在乎其他住户的感受。
你倒是做的真好呀,先是帮自己徒弟私占他人房屋,事发后用各种手段捂盖子。
现在更是厉害了,不跟我们街道办汇报,不据实调查,就敢多次违规组织捐款,还武力威胁他人,你们四合院真是好样的,可是让我开了眼界。
还动不动就要把人赶出四合院,易中海,你来告诉我,是谁给你的这个权力,我看最该被赶出去的就是你易中海。
恐怕连我这个街道办主任都没你这么厉害,上一次你徒弟占周瑾的房子,我就警告过你,你倒是一点不知道收敛呀,这才几天,你又开始搞事情了。
小赵,你去趟派出所,让张所长带人过来一趟。”
易中海一听王主任要报警,立马就慌了,赶紧跑到赵干事面前,拉住赵干事。
“王主任,你看都是院子里的事,也没出什么大问题,您就看在我也为四合院兢兢业业的工作了这么多年,就别去报警了。”
关于强迫他人捐款,可不止傻柱一个人,你也有份,捐款讲的就是自愿,你们两人直接就让我捐二十块,不同意你们就直接动武,这不是逼捐是什么,也就是我会点功夫,不然不得被你们欺负死。”
这时周瑾无意间瞟到许大茂带着王主任和两个干事到了垂花门,于是便提高了音量。
“最后我来说说你们三个大爷联合贾家进行诈捐的事,刚才你也说了你们三个大爷是对贾家的情况进行调查后,确认无误后才组织的捐款。
那我们现在就只需要证明贾家到底穷不穷,就知道你们到底有没有诈捐了,你说对不对,易中海。”
易中海不知道周瑾打的什么算盘,但这话说的确实没错。
“没错,那你说说看,你要怎么证明贾家不穷”
周瑾要的就是易中海的这句话,他转过身看向院子里的人。
“我虽然回来没有多久,但我是在这个四合院长大的,而且我现在是轧钢厂的副科长,很多情况我还是知道的。
当年老贾去世的时候,轧钢厂赔了五百块,然后贾东旭就到轧钢厂顶班,学徒工是十八块,我说的没错吧,他们母子两个平均每人一个月是九块钱。
后来秦淮茹嫁过来,贾东旭已经是一级工了,一个月二十七块,家里也就三个大人,就算现在两个小孩,平均每人一个月也是五块四,这也远高于国家规定的贫困户标准。
我虽然不知道傻柱是什么时候开始给贾家带饭盒的,但应该时间不短了,不然何雨水不可能瘦成那个样子,这也为贾家节省了一大笔开支。
你再看看贾家这几个人,哪个不是满面红光,白白胖胖,特别是贾张氏,院里除了二大爷谁有她胖,人家二大爷是锻工,就得吃得多,不然没力气干活。
你们看看他们家穿的衣服,连个补丁都没有,易中海,你管这叫生活困难?我要是记得没错的话,他们家可是还有一台缝纫机,我们院除了贾家,谁家还有缝纫机。
这还是他自己家的,根据我的了解,从老贾去世开始,你易中海就多次为贾家组织捐款,差不多每年有两次,一次我们就按三十块钱算,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再加上老贾那五百块钱的抚恤金,贾家手里的现金起码也在一千块钱左右,这就是你易中海嘴里的困难户,这就是你们三个大爷经过调查后得出的结果。
你再睁开你的狗眼看看,前院的刘爷爷一家、后院的赵奶奶一家,哪一家不比贾家困难,怎么就没见你为他们组织捐款,反而年年为你徒弟组织捐款,还一年两次。”周瑾故意把徒弟两字咬的很重。
易中海心中暗暗叫苦,没想到周瑾居然对贾家的情况如此清楚。要是早知道这一点,他绝对不会轻易挑起事端。
可惜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地方,现在他只能硬着头皮解释道。
“这确实是我们工作上的疏忽,不过他们两家并没有向我们三位大爷反映过情况,我们又如何得知他们是否需要帮助呢?”
听到这话,周瑾不禁大笑起来:“哈哈哈,易中海啊,照你这么说,如果有人向你们三位大爷反映自己家庭困难,是不是就可以组织捐款了呢?反正你们也不会去调查核实。”
正当易中海还想上前反驳时,王主任终于忍不住了,从人群中走出来,站在了院子中央。
见到是王主任来了,刘海中和阎埠贵也赶紧站起身来,不敢再说话,只是低着头静静地站在原地。
“好啊,易中海,你可真是好样的,要不是亲眼所见,我还真不知道你易中海是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欺上瞒下,仗着管事大爷的身份随意欺压住户。
我选你当管事大爷,是为了调解邻里矛盾,传达街道办指令,方便我们对四合院的管理。
可我万万没想到,你居然敢利用街道办对你们的信任,把所有事情都按在四合院里处理,然后为你和你的徒弟牟利,丝毫不在乎其他住户的感受。
你倒是做的真好呀,先是帮自己徒弟私占他人房屋,事发后用各种手段捂盖子。
现在更是厉害了,不跟我们街道办汇报,不据实调查,就敢多次违规组织捐款,还武力威胁他人,你们四合院真是好样的,可是让我开了眼界。
还动不动就要把人赶出四合院,易中海,你来告诉我,是谁给你的这个权力,我看最该被赶出去的就是你易中海。
恐怕连我这个街道办主任都没你这么厉害,上一次你徒弟占周瑾的房子,我就警告过你,你倒是一点不知道收敛呀,这才几天,你又开始搞事情了。
小赵,你去趟派出所,让张所长带人过来一趟。”
易中海一听王主任要报警,立马就慌了,赶紧跑到赵干事面前,拉住赵干事。
“王主任,你看都是院子里的事,也没出什么大问题,您就看在我也为四合院兢兢业业的工作了这么多年,就别去报警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