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借粮(2/3)
他是夫妻,自是共进退。”
苏云照知道劝不住容玉柳,便道:“那我也要去!”
容玉柳笑了笑,轻轻点头,“好。”
事不宜迟,苏云照一行人立即全副武装,将自己包的严严实实的,这才出府去那城北赵家。
一行人到赵家的时候,赵家大门紧闭,“夫人,这赵家是故意的吧?明明您早前就派人来告知了,如今却是……“容玉柳身边的侍女看着那紧闭的大门不由得抱怨道。
”多说无益。”容玉柳打断了她的话,示意另一个侍女去敲门。
大门吱呀呀地响着,门内探出一个老头来,他捂住口鼻,警惕道:“我们府上这会儿不接客。”
那侍女拿出令牌,冷声道:“我家夫人有事找赵老爷,还请通传一声。”
老头眼珠子滴溜溜地转,不知在想什么,看清了令牌也是一副不让人进的样子,只是说道:”老汉老眼昏花,看不清这是什么。这当官的不让串门,姑娘还是快走吧,免得被巡逻的人看见了,那就糟了啊!”
苏云照看不下去了,径直走向赵府大门,用力推门。那老头一时没防备,门便被苏云照推开了一个缝。苏云照顺势而入,那老头连忙拦阻,却被苏云照身后的侍女挡住。
“夫人,小姐,请。”侍女朝容玉柳和苏云照做了个请的手势,一行人无视老头的阻拦进了赵府。
赵府内静悄悄的,几乎没有人走动。苏云照和容玉柳穿过长廊,直奔正厅。到了正厅门口,便见一个中年男子正在品茶,他正是赵福德。见两人进来,赵福德只是微微抬眼,随即又垂下眼帘继续品茶。
“赵老爷,别来无恙啊。”容玉柳微笑着开口。
赵福德这才放下茶杯,站起身来,“原来是李夫人,有失远迎,还请恕罪。”他虽说着请罪的话,但脸上却没有一丝歉意。
“赵老爷客气了。”容玉柳也不拐弯抹角,直接道明来意,“如今城中粮食短缺,百姓生活困苦,不知赵老爷能否放些粮食,以解百姓之困?”
“夫人说笑了,这百姓之事自然是由李大人他们管,赵某只不过是一介粮商,如何能解百姓之困?”赵福德话锋一转,避开了容玉柳的请求。
容玉柳心中微微一沉,但面色不改,继续说道:“赵老爷此言差矣,百姓之困,实则也是赵老爷你之困。若城中百姓因饥饿而乱,赵老爷的粮食又怎能安然无恙?再者,赵老爷若是能放些粮食或者低价出售粮食,解了城中百姓燃眉之急,赵老爷的善举必将为城中百姓所铭记,对赵家商号的声誉也是大有裨益。”
赵福德听了容玉柳的话,未有一丝动摇,只淡淡地说道:“李夫人说的轻巧,可赵某的粮食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收上来的,若是低价出售,岂不是血本无归?恕赵某不愿。”
容玉柳见他如此坚持,心中不免有些着急,碧泉县的商户向来通同一气,粮商又唯他赵福德马首是瞻,若是不能说服他,那其他的粮商恐怕也不会同意。
苏云照见状,忍不住开了口,“赵老爷,这放粮一事于你而言有利无弊。你放粮解百姓之急,不论是官府还是百姓都会记住这一善举,瘟疫过后,赵家何愁没有生意可做?”
“呵,粮食都被低价卖出去了,瘟疫过后,我赵家哪里还有粮食可卖。”赵福德冷声道。
苏云照见他如此坚持,心知再怎么软言相求也无法动摇其心意,她看了眼容玉柳,眼中闪过一丝坚决,“常言道,民不与官斗。今日家姐身为知县夫人亲自前来商议,也无法改变赵老爷你的心意,那日后生意不好做,休怪我们无情。”
“李大人怎会因这等小事而针对我赵家呢?”赵福德笑了,显然并不将苏云照的话放心上。
容玉柳见状终是开了口:“赵老爷,家妹年幼,多有得罪之处还望见谅。”接着又说道,”既然我们如何劝说都无法,那想必你心中自有想法。什么条件说出来吧,只要合理,我定会办到。”
“哈哈哈,还是李夫人上道,你妹子还得再练几年啊!”赵福德放声大笑,随即正色道,“既然李夫人如此爽快,那赵某也不藏着掖着了。实不相瞒,赵某近日打算在京城开一家粮铺,可一来这京城寸土寸金,以我的心意,我家在京中的粮铺须得是最大的粮食铺子!赵某一时还找不到合适的铺子;二来嘛,没人在京中照拂,赵某心中也是害怕铺子开起来了,没有生意可做啊!”
容玉柳微微皱眉,随即笑道:“我在京中有一家还算合适的铺子,若是赵老爷你不嫌弃,那这铺子便送给你了。”
苏云照知道那是容玉柳嫁妆中最大的铺子,骤然听此,便有些不忿,可想到城中粮食短缺,只得忍了下来。
“李夫人说合适那自然是合适的。”赵福德眯着眼笑道,活像只千年老狐狸。又话锋一转,感叹道,“不过,这京城达官贵人遍地都是,也不知赵某能不能在京城立足啊!”
容玉柳闻言微微一笑,却不作声,只看了眼苏云照,苏云照心领神会,”赵老爷你放粮于民此等善事,李大人自会
苏云照知道劝不住容玉柳,便道:“那我也要去!”
容玉柳笑了笑,轻轻点头,“好。”
事不宜迟,苏云照一行人立即全副武装,将自己包的严严实实的,这才出府去那城北赵家。
一行人到赵家的时候,赵家大门紧闭,“夫人,这赵家是故意的吧?明明您早前就派人来告知了,如今却是……“容玉柳身边的侍女看着那紧闭的大门不由得抱怨道。
”多说无益。”容玉柳打断了她的话,示意另一个侍女去敲门。
大门吱呀呀地响着,门内探出一个老头来,他捂住口鼻,警惕道:“我们府上这会儿不接客。”
那侍女拿出令牌,冷声道:“我家夫人有事找赵老爷,还请通传一声。”
老头眼珠子滴溜溜地转,不知在想什么,看清了令牌也是一副不让人进的样子,只是说道:”老汉老眼昏花,看不清这是什么。这当官的不让串门,姑娘还是快走吧,免得被巡逻的人看见了,那就糟了啊!”
苏云照看不下去了,径直走向赵府大门,用力推门。那老头一时没防备,门便被苏云照推开了一个缝。苏云照顺势而入,那老头连忙拦阻,却被苏云照身后的侍女挡住。
“夫人,小姐,请。”侍女朝容玉柳和苏云照做了个请的手势,一行人无视老头的阻拦进了赵府。
赵府内静悄悄的,几乎没有人走动。苏云照和容玉柳穿过长廊,直奔正厅。到了正厅门口,便见一个中年男子正在品茶,他正是赵福德。见两人进来,赵福德只是微微抬眼,随即又垂下眼帘继续品茶。
“赵老爷,别来无恙啊。”容玉柳微笑着开口。
赵福德这才放下茶杯,站起身来,“原来是李夫人,有失远迎,还请恕罪。”他虽说着请罪的话,但脸上却没有一丝歉意。
“赵老爷客气了。”容玉柳也不拐弯抹角,直接道明来意,“如今城中粮食短缺,百姓生活困苦,不知赵老爷能否放些粮食,以解百姓之困?”
“夫人说笑了,这百姓之事自然是由李大人他们管,赵某只不过是一介粮商,如何能解百姓之困?”赵福德话锋一转,避开了容玉柳的请求。
容玉柳心中微微一沉,但面色不改,继续说道:“赵老爷此言差矣,百姓之困,实则也是赵老爷你之困。若城中百姓因饥饿而乱,赵老爷的粮食又怎能安然无恙?再者,赵老爷若是能放些粮食或者低价出售粮食,解了城中百姓燃眉之急,赵老爷的善举必将为城中百姓所铭记,对赵家商号的声誉也是大有裨益。”
赵福德听了容玉柳的话,未有一丝动摇,只淡淡地说道:“李夫人说的轻巧,可赵某的粮食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收上来的,若是低价出售,岂不是血本无归?恕赵某不愿。”
容玉柳见他如此坚持,心中不免有些着急,碧泉县的商户向来通同一气,粮商又唯他赵福德马首是瞻,若是不能说服他,那其他的粮商恐怕也不会同意。
苏云照见状,忍不住开了口,“赵老爷,这放粮一事于你而言有利无弊。你放粮解百姓之急,不论是官府还是百姓都会记住这一善举,瘟疫过后,赵家何愁没有生意可做?”
“呵,粮食都被低价卖出去了,瘟疫过后,我赵家哪里还有粮食可卖。”赵福德冷声道。
苏云照见他如此坚持,心知再怎么软言相求也无法动摇其心意,她看了眼容玉柳,眼中闪过一丝坚决,“常言道,民不与官斗。今日家姐身为知县夫人亲自前来商议,也无法改变赵老爷你的心意,那日后生意不好做,休怪我们无情。”
“李大人怎会因这等小事而针对我赵家呢?”赵福德笑了,显然并不将苏云照的话放心上。
容玉柳见状终是开了口:“赵老爷,家妹年幼,多有得罪之处还望见谅。”接着又说道,”既然我们如何劝说都无法,那想必你心中自有想法。什么条件说出来吧,只要合理,我定会办到。”
“哈哈哈,还是李夫人上道,你妹子还得再练几年啊!”赵福德放声大笑,随即正色道,“既然李夫人如此爽快,那赵某也不藏着掖着了。实不相瞒,赵某近日打算在京城开一家粮铺,可一来这京城寸土寸金,以我的心意,我家在京中的粮铺须得是最大的粮食铺子!赵某一时还找不到合适的铺子;二来嘛,没人在京中照拂,赵某心中也是害怕铺子开起来了,没有生意可做啊!”
容玉柳微微皱眉,随即笑道:“我在京中有一家还算合适的铺子,若是赵老爷你不嫌弃,那这铺子便送给你了。”
苏云照知道那是容玉柳嫁妆中最大的铺子,骤然听此,便有些不忿,可想到城中粮食短缺,只得忍了下来。
“李夫人说合适那自然是合适的。”赵福德眯着眼笑道,活像只千年老狐狸。又话锋一转,感叹道,“不过,这京城达官贵人遍地都是,也不知赵某能不能在京城立足啊!”
容玉柳闻言微微一笑,却不作声,只看了眼苏云照,苏云照心领神会,”赵老爷你放粮于民此等善事,李大人自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