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转变方法物理模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很可惜,在经过无数次尝试之后,无论是星辰研究小组还是金大科研团队,都未能有新的突破性发现。

    这一结果并未出乎江辰的意料。

    毕竟,如果超导领域的进展真的如此轻而易举,那么该领域也不会长久以来陷入停滞,未有显着进步。

    这种研究陷入僵局的状态,却意外地引起了江辰的深入思考。

    他逐渐意识到,或许一直沿着铜氧化物这条路径探索,并不是通往成功的最佳途径。

    化学领域的范围极为广泛。

    尤其是氧化物的研究,虽然其中蕴含着一定的规律可供探寻,但每一种潜在的材料都需要经过严格的数学计算和实验验证。

    这意味着,研究团队将面临一项艰巨的任务,即需要对海量的材料进行逐一检测和分析。

    如此繁重的工作量,不仅耗时漫长,而且所需投入的成本也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即便最终能够找到理想的材料,其过程中的付出也将是巨大的。

    这与他原本计划以最快速度实现人造太阳的目标背道而驰,因此,寻找一个更为高效且切实可行的方案变得迫在眉睫。

    在实验室的一角,王教授等人惊奇地注意到,江辰竟然暂时搁置了手头对材料的繁琐计算和检测工作,转而全神贯注地坐在电脑前。

    这一突如其来的转变,让众人不禁感到好奇。

    当他们纷纷围拢过去,仔细观察江辰的屏幕时,发现他正在专心致志地编写代码。

    这一幕让金大的物理教授宋教授半信半疑地开口询问:

    “江辰,你这是在尝试构建物理模型吗?不过,具体是针对哪个问题的物理模型,我一时还没看出来。”

    正处于高度专注状态的江辰,被突如其来的问话打断了思路,他猛地回过神来,随后点了点头,认真回答道:

    “没错,是物理模型。按照之前那种一款材料一款材料逐一摸索的方法,进展实在太缓慢了,而且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这次我们研究的超导材料是高温超导方向上的,而超导现象又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因此,我在想,我们能不能通过构建一个物理模型,来系统地总结和归纳之前所有已知超导体的特性?

    毕竟,目前在高温超导领域中,已知的材料数量还相对有限,这为我们构建模型提供了可能。”

    这种创新的思路如同一股清泉,让几位经验丰富的老教授们豁然开朗。

    然而,尽管心有所悟,他们却并未立即投身其中。

    毕竟,他们一生的科研生涯都是遵循着传统的方法论一步步走过来的,要接受并采纳一个全新的想法,并非易事。

    江辰对此表示理解,并没有强求他们改变自己的研究方式。

    科研需要时间的沉淀和个人的选择,于是他继续自顾自地投身于代码的编写中,致力于构建那个可能引领未来研究方向的物理模型。

    与此同时,老教授们依然沿用着他们熟悉且信赖的老办法,稳步推进着研发工作。

    而江辰,则带领着一群充满活力的年轻人,勇敢地踏上了尝试新方法的征程。

    此外,有了几位老教授坐镇实验室,许多棘手的问题在他们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学识面前都能迅速得到解决。

    这使得江辰能够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自己的研究之中,不必为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和突如其来的问题所牵绊。

    他得以将全部精力和时间用于深化和完善他的物理模型。

    不仅如此,实验室里其他项目的研究员们也经常遇到难题,他们不时地拿着这些问题来向江辰和教授们求教。

    而教授们总是乐于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慷慨地为他们提供指导和帮助。

    面对这种情况,江辰并没有打算阻止或限制这种交流。

    相反,他认为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可以让公司的研发人员在教授们的指导下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编写模型是江辰的拿手好戏,他精通计算机技术和数学知识,这些正是构建物理模型所必需的基础。

    他熟练地运用这些技能,不断地对模型进行调试和优化。

    他的目标十分明确,就是要将已知的高温超导材料按照不同的规律和特性进行分类。

    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然后将这些数据全都输入到模型中进行计算和分析。

    通过不断地调整模型的参数和算法,探索出这些材料的在某方面的相似之处,进而为寻找具有相似性能的高温超导材料指明方向。

    物理模型作为一种科研工具,其出现和发展相对较晚,因此即便是许多资深的数学家也鲜少采用这种手段进行深入研究。

    更不用说其他科学领域中的老一辈科学家了,他们往往更依赖于传统的实验和理论分析方法。

    然而,江辰却与众不同。

    他从最初就对计算机技术保持着高度的热情和深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