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石墨烯的坑,要填进多少个大学生?(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汤米很兴奋,一夜再没睡去。

    专注的从头到尾看了一遍王重发来的论文。

    虽然不能亲手做实验来验证这篇论文的真伪,

    但是以汤米对王重短暂的了解来说,应该问题不大。

    仔细审核一遍之后,顺便帮王重改了改论文的格式,便第一时间把论文发给了审稿人。

    他相信王重绝对不会在这个时候搞幺蛾子,据他所知,王重的校长现在满花旗的奔波,

    就为了多邀请几个人去华夏听王重的演讲。

    如果这个时候王重敢弄虚作假,那么王重和王重所在的学校就都完了。

    王重论文的审稿人没有太大变化,仍然是欧文教授和寇沃拉教授,

    为了严谨,汤米同时发给了五个物理学界比较知名的教授,邀请其做审稿人。

    王重的名字在物理学界已经有了普遍的知名度,所以很快,

    汤米就收到了第一封回复邮件。

    寇沃拉教授正被诺奖评委会气的睡不着觉,深更半夜的没事看自己学生的论文呢。

    突然之间,邮件里面弹出了一份审稿申请。

    看到题目之后,寇沃拉教授都惊呆了。

    《关于单层石墨烯在叠加旋转1.1°之后的超导现象》

    前几天王重刚发表出一个手撕石墨烯的论文,现在又来一个石墨烯的论文?

    石墨烯和超导这两个组合实在太吸引人了。

    人类统治蓝星的这些年,发现发明了无数科学技术和自然规律。

    科技越是发展,越是渴求无限的能源。

    在没搞定可控核聚变之前,超导是唯一一个可以在能源需求上可以与之媲美的科技。

    如果是常温超导的话……

    寇沃拉教授都不敢想,未来十年之内的世界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不过王重自己也有自己的打算,如果真的是常温超导,

    王重怎么可能拿出去发论文。

    还不得第一时间通知老爷子,让老爷子派直升飞机接应自己去京都?

    到时候没有两架五代战机护航,王重都不上飞机。

    点开论文,寇沃拉教授第一时间就看到了作者的名字。

    和上一篇手撕石墨烯的论文一样,独立作者,王重。

    看到王重的名字,寇沃拉教授内心中充满了自豪。

    就像亲手带大的一个小宝宝,一点点的茁壮成长。

    本来对这篇论文没有什么信心的他,也开始认真了起来。

    这是科学家对科学家的尊重。

    戴上眼镜,寇沃拉教授认认真真的逐字逐句看完整篇论文,

    暗自叹了口气,可惜不是常温超导。

    不过已经很厉害了。

    从石墨烯领域,发现超导现象的,王重是第一人。

    从制造石墨烯,到利用石墨烯,王重甚至只用了一两个月的时间。

    寇沃拉教授有种错觉,仿佛看到了年轻的爱因斯坦。

    那个才华横溢,举手投足之间尽是相对论力场的大神。

    而王重,只要这篇论文能再次从他这里复现,

    王重不好说能不能成为当代材料物理学和凝态物理学的第一人。

    但是当代物理学对石墨烯领域研究的第一人的冠冕注定要扣在王重的脑袋上。

    即使王重论文的排版让他看的很舒服,但是整篇论文看下来,再加上验算和思考,用了也将近三个小时。

    抬起头看向窗外,天色依旧昏黑。

    寇沃拉教授没有着急,最近他的学生们都玩疯了,没日没夜的手撕石墨烯。

    名义上是为了给他省点经费,实际上就是为了放松放松紧绷的大脑。

    科研这条路就是一条无限试错的路,在没有新思路的情况下,重复的工作和在工厂打螺丝差不多。

    所以寇沃拉教授也默许了。

    不过今天,在收到这个邮件之后,寇沃拉教授决定不再纵容学生们。

    享受世界上最好的科研资源,最好的设备,最多的资金,

    竟然还比不过来自华夏的大一学生,这让寇沃拉教授感觉很没面子。

    尤其这个大一学生还是一个哲学系的,寇沃拉教授每次想到这里,都跟吃了粑粑一样难受。

    欧文教授在收到王重的论文同样很震惊,他没想到王重竟然这么快就能出新的研究成果。

    和寇沃拉教授一样,在去到实验室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让助理放下手头上的一切事情,

    全力去按照王重的论文,尝试复现这个实验。

    欧文教授看的比寇沃拉教授远一些,毕竟寇沃拉教授年纪大了,

    在思维方式上面和很多年轻的科学家有着不一样的理解。

    寇沃拉教授看到的都是成果,是能给发明人或发现人带来什么。

    但是欧文教授不一样,欧文教授还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