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打探(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立正!”

    一阵悉悉索索的声音过后,徐晋看着眼前站的歪歪扭扭的手下,气不打一处来。

    “那个谁!”

    “立正的时候两脚并拢,你腿叉那么开作甚?”

    众匪面面相觑,实在不知道大当家今天是吃错了什么药。

    一大早就把大伙都集合在一起,说是要操练什么队形。

    当个土匪还要操练,那不跟明军一样了?

    “不站好队形,今天没饭吃!”

    训练一支火枪兵,可是徐晋思量许久的事情。

    眼下火枪虽然还没搞到,但提前训练一下队形.纪律还是很有必要的。

    这第一步嘛,就从站姿练起。

    只不过黑风寨这些夯货们实在是狗肉上不了席面,不是在那抓耳挠腮便是几人一伙窃窃私语。

    沉思了一阵后,徐晋打算换一个方式。

    他将“游击队”的六十多人经过精心挑选,淘汰掉对训练满不在乎的家伙,以及不遵守纪律的刺头。

    这样就只剩下了一半的人。

    而这入围的三十人,只要最后的考核合格,便可以每月领取一两银子的饷。

    目前黑风寨上还没有饷银这么一说,只有赏钱。

    因此,在这点上,火枪队的福利甚至比冲锋队还好。

    不过随着后续的正规化,冲锋队员们也是可以领取到饷银的。

    此消息一出,大伙顿时哗然。

    那些方才被淘汰掉的家伙现在纷纷哭着喊着想要进来。

    另外,徐晋让木匠那里连夜打造了几十杆“木铳”,这些器材自然是不具备杀伤力的,但却可以用来训练。

    这三十人的“火枪队”队长叫做赵仁毅,之所以选此人原因很简单。

    老实.听话,对上级的指令一丝不苟。

    属于八棒子都打不出一个屁的那种。

    至于稍微缺乏了点灵活的头脑,在这些优点面前可以选择性的忽略。

    徐晋给他的任务是,务必在一个月时间内将这几十号人练的板板正正,不说战斗力了,最起码队形要达到自己立下的标准。

    赵仁毅个头不高,皮肤黝黑,闻言后只是憨笑道:

    “大当家放心。”

    另一边,去思明府打探“盐况”的几人也在这几日里有了一些进展。

    刚开始,他们托人找到了一名专业的盐商,待将带来的“样品”呈上之后,对方顿时大吃一惊。

    如此高品质的食盐,怕是在江南和京师都甚为少见吧。

    “这位兄弟,敢问此盐从何处而来?”

    “产量如何?”

    盐商屏退了小厮后,连忙将门窗掩上。

    他虽有大明官府特许的贩盐资格,但官盐的进货成本毕竟太高,私下里自然也会悄悄的进一些低价私盐。

    黑风寨一匪拱手答道:

    “产地在裴山县,详情恕我不能泄露,不过这产量嘛...”

    “大约在三百石左右。”

    盐商倒吸一口凉气,三百石?

    这可不是个小数目了。

    此盐观之雪白,丝毫没有杂质,可谓是比那最高等级的“青盐”还要好,价格自然也会很昂贵。

    思明府的百姓是吃不起,不过那两江与京师都很是富庶,想来如果运到那边去肯定能大赚一笔。

    不过想着想着,他还是又开口确定了一下:

    “敢问可是年产三百石?”

    “月产。”

    “......”

    这下,盐商彻底愣了。

    众所周知,这品质越好的盐就要经过愈多的工序才能生产出来,所耗费的人力物力不计其数。

    不过他并不知道这盐实际的生产成本并没那么高,一切都是化学的功劳。

    “实不相瞒。”

    盐商脸上露出遗憾之色:

    “如果是年产三百石,我还吃的下,这要是月产嘛...”

    “凭我一人是根本吃不下的。”

    看来得想想法子了...

    他知道,要将如此数量的白盐运到两江和京师,必须得依靠徽商.晋商这些大型财团的力量方可完成。

    也就是说,这些盐只能卖给他们,也只有他们这个能力一口吃掉。

    两名黑风寨山匪面面相觑,他们今日是普通老百姓的打扮,因此并不引人注目。

    “不知这盐价,大约几何?”

    盐商沉吟了片刻,表示如果品质稳定的话,每石可以给到三两五钱银子。

    两人听后顿时一喜,这个价格已经高出了大当家三两银子的心理底线。

    实际上那盐商才更是高兴,他花三两五钱银子进货之后,转手再卖给商团,每石最少有个一两五钱的赚头。

    这个过程中,他只需要当个中间商就行,啥都不用付出。

    至于那商团将这些盐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