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冯知县(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十万山脉中,两名衣衫褴褛的男人惊魂未定,好不容易逃出生天,此时正趴在一条小溪边上痛饮。

    此二人便是那常青峰野人洞的山匪,寨破之时见势不妙便撒丫子跑了。

    运气爆棚之下,倒也真的捡回了一条性命。

    两人坐在地上歇息了一会,传来了气喘吁吁的对话:

    “癞子,咱们虽逃了出来,可往后日子又该怎么办呢?”

    瘦小的野人洞逃匪哀叹一声,忧心忡忡的说道。

    眼下这山里是待不得了,凶神恶煞的黑风寨就不要说了,十万山脉中大虫毒蛇甚多,实难生存下去。

    体格粗壮,但满头瘌痢的丑陋汉子闻言后沉吟了片刻,随后一脸阴沉的开口:

    “孙寨主对我有恩,这次从黑风寨手里逃出,凭我二人报仇自然是不可能。”

    “不过,他们的日子也好过不了,嘿嘿...”

    瘦小山匪吃了一惊:

    “你是说,咱去将那黑风寨的盐田之事...”

    “哼,没错。”

    癞子冷笑道:

    “这个消息除了孙寨主外,只有我等寥寥十余人知晓。”

    “这正是苍天有眼啊,竟让我二人逃了出来。”

    瘦小山匪目光闪烁,其实按照他的想法,孙蛮子死都死了,大不了大家再找个山头讨得一个去处即可。

    何必多此一举呢,传出去有损自己绿林好汉的名声。

    不过,谁知道这癞子竟对黑风寨如此仇恨,宁愿做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

    他也只好勉强答应了。

    否则,以这位的身手和狠辣,自己万万不是对手,到时候被一刀噶了可找不到地方说理去。

    ......

    裴山县府衙中。

    浓眉长脸的中年男子习惯性的抚向长须,眼中露出一丝诧异之色。

    他身着青袍,胸前绣有鹭鸶弄云图,头戴长翅乌纱帽,举止之间尽显威仪。

    此人正是裴山县知县冯敬云,乃天启二年的举人出身。

    于崇祯四年时,被委派到这裴山县担任知县一职。

    官居正七品,至今已有五载岁月。

    裴山县赤贫,民不过万户。

    又因盗匪猖獗,周围土司林立,乡中豪强盘踞。

    让冯敬云这个知县当的并不是很顺心。

    方才廖县丞的讲出的一个消息,让他大为吃惊。

    “消息可靠吗?”

    冯敬云放下手头的案牒,脸上的表情十分难看。

    据廖县丞所说,临时得到消息。

    那十万山脉中有一伙匪盗,竟私自在海边开辟了一块盐田,声势甚为浩大。

    这可不是什么小事。

    如今私盐盛行,他冯敬云自然知晓,即便贵为堂堂知县,有些时候也是有心无力。

    就拿那卢家庄来说吧,卢家诺大的家业除了巧取豪夺之外,很大一部分也是靠这私盐发的家。

    此事并不是什么秘密,不过卢员外之子卢衡与身怀举人功名,据说在上面还有一些关系。

    因此,即便看卢家再不顺眼,也是万万动不得的。

    可如今,竟连匪盗都敢大张旗鼓的开辟盐田了,这还了得?

    自己要是不将这货贼人铲除,万一其他人有样学样,到时候这裴山县可就出名了。

    传到知州或者知府耳中,至少得落得一个管教无方的罪名。

    冯敬云脸色阴晴不定了一阵,随后吩咐廖县丞去传唤程千户。

    不久后,一个圆脸牛眼,体格粗壮的汉子快步走进县衙。

    此人身着绘有熊罢的青袍,腰间腰挂有犀角带,足登一对皂靴。

    依大明律,文官绘禽,武官描兽,从此人的服装来看,乃是正五品武官无疑。

    比那冯知县的品级还要高。

    不过令人费解的是,这程千户一进门后便满脸堆笑,一副点头哈腰的模样。

    哪里有堂堂五品大员的样子。

    “来了,坐吧。”

    反观冯敬云稳坐太师椅,只是不咸不淡的客气了一声,后者这才敢落座。

    如此奇怪的场景或许别的朝代兴许难得一见,可在这大明,尤其是明末乃非常正常的事情。

    大明虽以武将立国,但如今文官的地位确是要比武将不知道高到哪里去。

    往往在战时,正七品的知县临时指挥一两个正五品的守备并不罕见。

    甚至正三品的总兵也免不得被低他两级的知府呼来喝去。

    毫无面子可言。

    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十分复杂,暂且不议。

    因此,这程千户在冯知县面前只能唯唯诺诺。

    一盏茶过后。

    程千户苦着一张脸,陷入沉默...

    此次冯知县传唤他来的目的是剿那十万山脉中的匪,可这匪岂是那么好剿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