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兵临城下(1/2)
“这...”
林丛之语塞,稍加思索后表示,这思明府附近虽然没有可以支援的友军,但不如立即向桂林府那边求援,同时征召城内青壮拒敌。
依他估计,只需扛上十天半个月,贼军定然会自行撤离。
“嗯...也只好如此了。”
贺知府与杨同知对视一眼后微微点头,同时将目光投向游击将军毛勇的身上:
“毛将军怎么看?”
心里有底之后,贺知府的语气也温和了许多,否则就直呼其名了。
毛勇露出苦笑,他一个败军之将哪有什么好办法,无非就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这林从之的法子的确是目前最稳妥的办法了。
“既然如此,那就速速去办吧!”
贺知府当即拍了板,他犹豫了一下后说道:
“兹事体大,我等性命皆系于此。”
“本官决定将麾下家丁拨出一些,供尔等驱使,勿要让我失望...”
毛勇和林丛之闻言大喜,连忙抱拳道:
“大人英明!”
贺知府可是养着好几百号家丁呢,若是杨同知也愿意如此的话,那守城的话无疑压力会减少许多。
果然,见众人的目光都有意无意向自己投来,杨思远也抹不开面子,轻咳一声道:
“本官...本官也会拨出两百家丁,令...愿捐出纹银三百两犒军。”
“嗯...杨大人是识大体的。”
贺知府满意的点了点头,他此举便是有抛砖引玉之意,只要他和杨思远开了头那就好办了。
连知府和同知都出钱出人了,你们这些城里的商贩和狗大户还不意思意思?
人出不了,银子总有吧?
他琢磨着,麾下家丁皆是花了大把银子养出来的,万一到时候死几个自然心疼的要死,不过要是能借此机会让城中商户“踊跃”捐款,那倒是让坏事变成了好事。
搞不好自己还能小赚一笔。
很快,思明府城中的百姓便得知了贼寇欲来攻城的消息。
一时间人心惶惶。
官府的告示中,对保乡军的描述极其夸张,声称这股恶贼不但喜欢烧杀抢掠,还喜欢生啖人肉,尤其是十岁以下的孩童。
据说,那贼寇头子乃九幽黄泉中的饿鬼转世,每日必食三个童男童女,还必须清蒸。
老百姓一听这话顿时吓了个半死,心里对那保乡军的抵触也就到了极点。
这个时代,消息还不是很灵通,再加上官府有意的封锁消息,也就导致裴山县那边的具体情况极少有人知道。
眼看目的达到之后,思明府衙门再次张贴告示,言说这为了抵御恶贼护我思明百姓,特此号召我大明子民协助守城,各商户则可捐赏犒军。
就连衙门里的大人也都出钱出人了,甚至贺知府本人都准备奋战在第一线。
这一套操作下去,仅仅两天时间,便从城中筹得三万多两银子,另有粮布米肉许多。
效果如此显着,思明府衙门上下顿时乐开了花。
不过这百姓中也不尽是些傻子,许多行脚商或者在裴山县有亲戚的人家自然对官府的说辞嗤之以鼻。
他们不但知道这保乡军并不是什么生吃活人的怪物,反而还是给贫民分地发银子的大善人。
可惜这个时候没有人敢替保乡军发声,即便是有,也很快便淹没在了人海中。
而商贩们也不尽是些省油的灯,尤其是那些大户,一个比一个的吝啬,随便掏几两银子便如同死了爹娘一样。
为了从这些人手中榨出银子,贺知府也是六亲不认的直接派出了衙役和兵卒,按家产多寡给这些大户定下了硬性的捐献指标。
哼哼!
要是敢不捐,直接将名下店铺产业全部查封。
此举,顿时惹的众人敢怒不敢言。
当然了,若是寻常时候,给他贺太升十个胆子也不敢这么得罪全城的大户,这里边搞不好哪一家就有人能在上面说上话,到时候告状的多了,就算他是知府也同样吃不了兜着走。
不过现在是什么时候?这是战时!
非常之时须用非常手段!
只要他贺太升能守住这思明府,那便是大功一件,些许流言蜚语怕什么。
顶多私下里如数奉还便是...
而对于这搜刮而来的三万多两银子,经过贺知府和杨同知的磋商,决定拿出一万两银子用以犒军。
剩下的两万两银子里有一半是不能动用的,须托人再奉还给那几家有权有势的大户。
而最后这一万两,自然是由此二人三七分润。
毕竟,大人们养家丁也是很花钱的。
那一套盔甲兵器再加上战马,就得好几十两银子。
如此一分,便还剩不到一千两的银子,便留给下面的师爷.典史.衙役喝点汤,要是一毛不拔,那以后下面的人可就
林丛之语塞,稍加思索后表示,这思明府附近虽然没有可以支援的友军,但不如立即向桂林府那边求援,同时征召城内青壮拒敌。
依他估计,只需扛上十天半个月,贼军定然会自行撤离。
“嗯...也只好如此了。”
贺知府与杨同知对视一眼后微微点头,同时将目光投向游击将军毛勇的身上:
“毛将军怎么看?”
心里有底之后,贺知府的语气也温和了许多,否则就直呼其名了。
毛勇露出苦笑,他一个败军之将哪有什么好办法,无非就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这林从之的法子的确是目前最稳妥的办法了。
“既然如此,那就速速去办吧!”
贺知府当即拍了板,他犹豫了一下后说道:
“兹事体大,我等性命皆系于此。”
“本官决定将麾下家丁拨出一些,供尔等驱使,勿要让我失望...”
毛勇和林丛之闻言大喜,连忙抱拳道:
“大人英明!”
贺知府可是养着好几百号家丁呢,若是杨同知也愿意如此的话,那守城的话无疑压力会减少许多。
果然,见众人的目光都有意无意向自己投来,杨思远也抹不开面子,轻咳一声道:
“本官...本官也会拨出两百家丁,令...愿捐出纹银三百两犒军。”
“嗯...杨大人是识大体的。”
贺知府满意的点了点头,他此举便是有抛砖引玉之意,只要他和杨思远开了头那就好办了。
连知府和同知都出钱出人了,你们这些城里的商贩和狗大户还不意思意思?
人出不了,银子总有吧?
他琢磨着,麾下家丁皆是花了大把银子养出来的,万一到时候死几个自然心疼的要死,不过要是能借此机会让城中商户“踊跃”捐款,那倒是让坏事变成了好事。
搞不好自己还能小赚一笔。
很快,思明府城中的百姓便得知了贼寇欲来攻城的消息。
一时间人心惶惶。
官府的告示中,对保乡军的描述极其夸张,声称这股恶贼不但喜欢烧杀抢掠,还喜欢生啖人肉,尤其是十岁以下的孩童。
据说,那贼寇头子乃九幽黄泉中的饿鬼转世,每日必食三个童男童女,还必须清蒸。
老百姓一听这话顿时吓了个半死,心里对那保乡军的抵触也就到了极点。
这个时代,消息还不是很灵通,再加上官府有意的封锁消息,也就导致裴山县那边的具体情况极少有人知道。
眼看目的达到之后,思明府衙门再次张贴告示,言说这为了抵御恶贼护我思明百姓,特此号召我大明子民协助守城,各商户则可捐赏犒军。
就连衙门里的大人也都出钱出人了,甚至贺知府本人都准备奋战在第一线。
这一套操作下去,仅仅两天时间,便从城中筹得三万多两银子,另有粮布米肉许多。
效果如此显着,思明府衙门上下顿时乐开了花。
不过这百姓中也不尽是些傻子,许多行脚商或者在裴山县有亲戚的人家自然对官府的说辞嗤之以鼻。
他们不但知道这保乡军并不是什么生吃活人的怪物,反而还是给贫民分地发银子的大善人。
可惜这个时候没有人敢替保乡军发声,即便是有,也很快便淹没在了人海中。
而商贩们也不尽是些省油的灯,尤其是那些大户,一个比一个的吝啬,随便掏几两银子便如同死了爹娘一样。
为了从这些人手中榨出银子,贺知府也是六亲不认的直接派出了衙役和兵卒,按家产多寡给这些大户定下了硬性的捐献指标。
哼哼!
要是敢不捐,直接将名下店铺产业全部查封。
此举,顿时惹的众人敢怒不敢言。
当然了,若是寻常时候,给他贺太升十个胆子也不敢这么得罪全城的大户,这里边搞不好哪一家就有人能在上面说上话,到时候告状的多了,就算他是知府也同样吃不了兜着走。
不过现在是什么时候?这是战时!
非常之时须用非常手段!
只要他贺太升能守住这思明府,那便是大功一件,些许流言蜚语怕什么。
顶多私下里如数奉还便是...
而对于这搜刮而来的三万多两银子,经过贺知府和杨同知的磋商,决定拿出一万两银子用以犒军。
剩下的两万两银子里有一半是不能动用的,须托人再奉还给那几家有权有势的大户。
而最后这一万两,自然是由此二人三七分润。
毕竟,大人们养家丁也是很花钱的。
那一套盔甲兵器再加上战马,就得好几十两银子。
如此一分,便还剩不到一千两的银子,便留给下面的师爷.典史.衙役喝点汤,要是一毛不拔,那以后下面的人可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