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谁说火枪兵不能近战(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而在安南北朝大军来袭之时,保乡军也早已发现了这群不速之客的踪迹。

    若干斥候早已放了出去,时刻盯着四周的异动呢。

    此刻,保乡军第一步都的营地中。

    “来者不善啊...”

    一边听着斥候的报告,马户从盘中的稻谷饭上夹起一扇颤巍巍的猪肥膘,吃的满嘴流油。

    军伍中禁止饮酒,这让他抓耳挠腮十分难受。

    无奈之下,只好用食欲来对抗酒欲。

    “你才是来者。”

    罗延康无奈道:

    “大将军曾言,安南土人狡诈,不可大意。”

    “打算怎么应付?”

    马户撩起袖子,胡乱的擦了擦嘴角,不假思索道:

    “正面交锋呗。”

    “我倒想看看这土人有何厉害之处。”

    “若不是大将军严令不可深入,老子这就去把那狗屁郑王捉回裴山县垦荒。”

    不过,话虽这么说,但马户心中却并未大意。

    无论如何,这安南北朝军也足足有五六千,在人数上是有绝对优势的。

    而清都王座下大将彭於也很快做出行动,命令手下的五千大军正式朝那些汉军发动进攻。

    交战之前,双方并没有什么书信往来,甚至连使者都不曾派一个。

    两日后的清晨,这场大战终于在长定县外的荒原上拉开帷幕。

    而保乡军依旧采用传统的战术,将第一步都又分为三个小方阵。

    炮兵压制,枪兵拒敌.铳兵射击.甲士掩杀.骑兵收割。

    经过大量的战斗,各兵种之间的配合已经极为熟练,很多时候不需要上级指示,各自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安南军这边,大将彭於瞳孔一缩。

    眼前的汉军战阵看起来十分陌生,与他见过的皆不相同。

    但作为一个久经战阵的军人,只一眼,彭於便看出对方的与众不同。

    汉军的士兵将队形保持的十分紧密,并且神情自若毫不畏惧,那星罗棋布般的火铳,令人一阵头皮发麻。

    而其两翼的精骑与那十几门火炮亦是巨大的威胁。

    “为何如此...”

    彭於眉头紧锁,他心道这大明难道真是就是天朝上国,连一支地方贼军都有如此豪华的装备?

    此时的安南国内混战中,火器的使用亦很频繁,甚至一度成为战场上决定性的力量。

    不过毕竟国土狭小.人丁稀薄,技艺方面也要落后一些。

    无论是从火器比例还是威力上都与保乡军有云泥之别,甚至都比不过明军。

    安南军大多装备的还是“神机铳”,此物还是“胡朝”时期从大明流入的,距今已有两百年历史。

    所使之炮也皆是小口径的铁炮,威力极其堪忧。

    与这北方郑军相比,反而南方阮军的火力要更加强悍一些,他们控制了沿河口岸,能从外界购得优质枪炮。

    保乡军可不管这安南土人如何讶异,第一步都开始主动向敌军推进。

    一阵沉稳有力的鼓声在天际响起,保乡军的士兵们闻声神情一肃,坚定而沉稳地向前迈进。“咚!咚!咚!”他们的步伐整齐划一,与鼓声的频率完全一致。

    安南郑军面对这一景象,显得有些不知所措,纷纷面面相觑。汉军每一步踏在地上发出的轰隆声,都让他们的心脏为之颤抖。

    “故弄玄虚!”大将彭於冷笑一声,他没想到人数处于绝对劣势的汉军竟敢主动向自己发起进攻。

    “自寻死路!”当保乡军逐渐逼近时,郑军也毫不示弱,如潮水般向前涌来。

    随着距离的拉近,双方的火炮开始轰鸣。震耳欲聋的声音此起彼伏。然而,刚一交手,双方火力上的差距便立刻显现出来。

    郑军的小炮威力有限,精准度也不足,即使侥幸射进人群中,也最多只能杀死两三个人。而保乡军所携带的虽然是三斤炮,但都是精良之选,威力和射程都比对方大了不止一星半点。

    每一炮下去,都会在人群中犁出一道血痕。

    很快,郑军的箭手开始仰天拉弓,密密麻麻的箭雨在空中划过弧线,朝敌群射去。保乡军的长枪手见状,急忙挥动手中的武器,奋力拨开落下的箭矢。

    尽管如此,仍有数十人被射倒在地。见到终于对汉军造成了伤亡,大将彭於心中一喜,连忙命令弓手继续压制。

    但俗话说得好,临阵不过三箭。还没等郑军射出第二轮箭雨,他们的弓手就被保乡军的十几门火炮压制得无法抬头。

    此刻,双方之间的距离仅剩七八十步。

    “杀!”“杀光这些汉狗!”郑军士兵发出阵阵嘶吼,气势汹汹地冲向对方。

    土人士兵手持各式刀枪,如潮水般汹涌而出。“预备!”保乡军这边毫无惧色,随着各队统一号令,层层叠叠的火枪立即瞄准了这些土人。

    “放!”

    “砰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